中国五一调休上12天,凭什么英国只上4天?
有人假期调休哭天喊地,有人迎来弹性工作欢天喜地。
人类的悲欢真的不相通。
万恶的资本主义!
前有清明3天假换6天调休。
后有五一5天假换12天调休。
双休变单休,单休变无休,整个四月,都变成了单休月。
抱怨几句,还要被“过来人”批评“不能吃苦”。
如果中国人都算不能吃苦,那正迎接弹性工作制的英国人呢?
4月6日,英国全境正式实行弹性工作制。
凡是工作26周及以上的员工,都可以根据这条最新弹性工作条例,申请选择工作时长、工作地点、工作日期、工作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企业老板除非有充分理由,否则不得拒绝员工的申请,不然员工有权上诉。
政策一出,员工生活水平明显升高。
不用通勤了,可以多陪伴家人了,不必忍受奇葩同事了,不时休个小长假,身体和心理都“欣欣向荣”了。
正为调休咬牙切齿的中国网友,只能骂一句:万恶的资本主义!
明明是一心看钱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人怎么能忘记初心呢?
其实,一个国家工作制度,绝不是随心所欲乱调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点:
一是劳动力的身体界限,也就是打工人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休息、饮食以维持身体运转。
二是劳动力的社会界限,即打工人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去满足精神需求和社会需要。
咱的调休很可能是只学习了第二点,选择性忽略第一条。
因为工作日的两个界限有极大的弹性和变动余地,历史上才会出现8小时、12小时等工作日时长。
英国在全面实行弹性工作制度前,就在2022年试行了四天工作制。
61家公司里的2900名员工,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每周只工作四天,发现他们比工作5天效率更高。
71%的人表示四天制的“工作倦怠”程度比以前低,39%的人压力更小了,与往年同期相比,各企业的收入平均增长了35%,离职员工数也下降了 57%。
员工开心,企业赚钱,英国政府决定全国开展弹性工作。
受疫情时期影响,很多企业都被迫居家办公。
不试不知道,一试才体会到居家办公的香。
既能节省不必要的通勤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兼顾家庭和生活。
疫情结束后,英国人都不想再回到公司上班了。71%的人更喜欢在家工作,58%的人认为居家办公更有效率,如果企业逼他们回办公室,攒够养老金的人宁愿直接退休。
现在英国实行弹性工作制度,其实就是迎合疫情以来,劳动者习惯了居家办公,不愿意回办公室的需求。
别看英国人过得好,其实全世界都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逃不过。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老龄化加重,劳动力短缺,失业率连连攀升。
英国实行缩短工作时间的“四天工作制”,本质是基于现实情况,希望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增加就业、提升消费、缓和社会矛盾。
凭什么西方打工人那么快乐?
大家不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反而工作时间最短?
比如冰岛、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尝试“四天工作制”。
不排除是他们已经把能吃的苦吃过了。
就像英国18世纪的时候,不管男女,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活,资本家连童工都不放过。
《雾都孤儿》里, 童工的平均工作时间一天要12小时。
《摩登时代》中,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工人查理每天挣扎在生产流水线上,以至于发疯想要进入监狱躲避。
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压根没有工作时长的概念。
回顾历史,西方国家每次对工作时间的缩短,往往是在经济危机时期。
1926年,美国福特企业率先推行5天工作制,仅仅3年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美国学者雷布琴斯基指出:在美国让两天制周末得以落实的,并非利他主义或激进行动,而是爆发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为了缓解失业、促进消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缩短工作时间。
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将最高工时限制为每周44小时,1939 年降到 42小时,1940年再降到40小时。
可以看出,缩短工作时间,是西方国家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
现在又因为疫情、战争等不安定因素,全球经济疲软,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欧美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见的水平。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至 2016年英国收入前10%家庭的财富,是后50%家庭财富总和的5倍。
一方面是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商品,但也造成越来越多人失业。另一方面,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导致严重贫富分化,削弱了大家的消费能力。
一边是无人购买的积压商品,一边又是失业低薪的打工人,还有经济衰退、新冠疫情的客观因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显。
而缩短上班时间,不仅能在有限的岗位上增加就业,还能增加大家的闲暇时间,带动旅游等消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困境。
所以,不管是四天工作制,还是弹性工作制,本质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想要促进就业与消费,缓解经济困境的一种措施。
上4休3,遥遥无期
既然资本主义国家都缩短工时了,那我们离四天工作制还远吗?
工人日报曾发表刊文说,现在定论四天工作制更好还为时尚早。
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来看,想要过上四天工作制的好日子,确实想得多了。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工作时间的缩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马克思曾预言: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工作日就越能缩短。
但这个前提,还要看你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以及物质财富的厚实程度。
发达国家掌握着科技研发、高端制造产业,我们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据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又迫切想要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强国,这个目标一天达不到,咱们打工人就别想舒服。
说白了,家底殷实,才能想歇就歇。
我国在1995年,才确立了“标准工时制”,时间太晚,相比于欧美国家,人家是一步一个脚印缩短的工时,他们在推行四小时工作制前,实际的周工作时间已经少于“标准工时制”了。还在调休中挣扎的我们,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
弹性工作制咱也可以尝试。
比如携程旅行早在2010年,就尝试了为期9个月的客服人员居家办公,结果发现,在家办公的员工,不仅业绩提升13%,离职率也降低了50%。
这需要企业决策者的支持,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是奉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996精神,让个厕所,老板都恨不得时刻盯着。
况且,四天工作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逐利永远是资本的本性,目前“四天工作制”只是用来调和社会矛盾和国家经济的工具,当社会不再需要它时,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且让那些教师、医生等行业,常年在家工作也不现实。
比如新西兰鼓励企业每周四天工作制,乳制品行业就反对,因为牛羊不会说它们只工作4天,然后休息3天的。
制度好不好,关键在于人。
我们也可以实行弹性办公,但结局可能是:合法的24小时免费加班,随叫随到。
与其幻想少上一天班,不如好好落实连双休都做不到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