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致命循环

门。

空门。

打不进的空门。

比赛第65分钟,黎巴嫩的门将扑球脱手,武磊门前一米轻轻一垫,电光火石间,似乎都已经想好了庆祝时的动作和怒吼。

哪曾想,斜刺里突然杀出一个红色身影,一脚暴力解围,将所有的幻想击碎。

笔者决然想不到,看了一场国足的比赛,竟然激发出了古龙一般的诗意,只可惜,武磊不是叶孤城。

当国足错失这个绝佳的机会后,坐在解说位置上的孙继海一声长叹:

“怎么不摆腿呢?”

听罢继海指导的这句感叹,坐在电视机前的笔者瞬间捧了一哏:

“他要是摆腿,就不是武磊了。”

然后苦笑一声,一种悲凉涌上心头,这悲凉不仅来自于国足那便秘一般的进攻,更来自于国足那位在国际社会上并无什么存在感的对手。

黎巴嫩,笔者头一次听说这个地方,是在相声《新地理图》中,谐音梗鼻祖马季先生的姨妈给他端来了几盘水果,第一盘叫刚果,咬不动,硌坏了马季的西班牙,第二盘叫巴黎,这巴黎甜美多汁,真是:

“黎巴嫩啊。”

由此奠定了这个地方在笔者脑海中坚定的形象——一个鲜嫩无比的大鸭梨。直到赛前看到黎巴嫩那个带有一颗绿树的旗子,笔者竟然还恍惚的问:

“为什么是树,不应该是鸭梨吗……”

只是没想到,这个鸭梨,在比赛哨响后,变成了压力。把本来目标十六强的国足,直接扔进了小组赛的压力锅。

两场比赛,国足不光一球未进,甚至被两个排名一百开外的对手压着打,感觉不管多糙的球队,在跟国足的比赛中都会在某个瞬间巴萨附体。不禁让人想起《潜伏》里吴站长那句经典台词:

“像个婊子,什么人都能用!”

如此的表现,自然把国足主帅扬科维奇推上了风口浪尖。有媒体人嘲讽,说他的战术水平不如李铁,甚至称可以让铁子过来戴罪立功,赢一场减刑一年。有记者点评其赛后发布会言论,称其是在“屎上雕花”。

更多的人说,塞尔维亚人太固执了,固执的使用武磊,固执的使用颜骏凌,固执的……

“他势必将为自己固执的战术付出代价!”

笔者无意点评这些言论,也无意为扬科维奇洗白,但总是觉得在球队陷入低谷之时,总是将一顶固执的帽子扣到主教练的头上,未免有点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嫌疑。

说实话,从国足重回国际舞台开始,固执就成为了每个国家队主教练的“宿命”。当年“五一九”,一堆媒体批评曾雪麟固执,说他固执的使用大举压上的打法,固执的只看进攻不重视防守;后来高丰文下课的时候,有人说他固执的使用嫡系,最终导致了黑色三分钟的悲剧。

徐根宝的固执导致了黑色九分钟,戚务生的固执导致了金州惨案,米卢的固执导致了国足唯一一次的世界杯经历小组赛三场全败……

最近十年,佩兰因固执而两平中国香港,高洪波因为固执而兵败西安,就连拿过世界杯的里皮,在执教国足的末期也被许多人打上了固执的标签。

“细数里皮的三大罪状:赛前挑人任性,赛中用人固执,赛后辞职甩锅!”

有好信儿的老铁可以去百度,将每一个国足主帅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固执,保准能搜出一大堆内容。

总之就是,一个教练,不管资历如何,荣誉多少,到了这个位置上,都会自动变异成为一个超级无敌的“犟种”。

强烈建议足协去注册一个国足教练牌大酱,保准大卖。

广告语就是:吃了国足教练牌大酱,一起变犟种。

谐音梗无耻,但是有用。

相信各位都已经看过了那部足坛反腐大片了。谁能想到,昔日叱咤风云,怼天怼地的老陈,竟然在镜头面前哭着说:

“我错了,我自己真的认为我自己错了,我非常后悔自己,没有后悔药可以买,如果有后悔药可以买,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把它买回来,我也不会再去干这种事情。”

当时看的时候,这个片段给人的感受无非是命运的唏嘘和“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警醒。

万万没想到,这句话竟然在几天之后,成为了看完国足亚洲杯首场比赛后,大多数球迷的深夜独白:

“如果有后悔药可以买,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把它买回来,我也不会再去看这场比赛。”

本想着第二场比赛国脚大哥们能给我们缓口气,结果,又是一场0-0……耳畔又传来汽笛声和老陈的话语……

不过,有不少人认为,第二场比赛虽然也是0-0,但是这场0-0比上一场0-0给人看到了一点变化,至少看到了进攻,至少看到了一些套路。

这一点,笔者也是承认的,笔者从来不想否定国足的一些积极正面的意义,比如这两场比赛中,在精神层面,各位国脚都是拉满了状态条。否则,面带伤痕的戴伟浚,也不会收获如此多的同情。

可同情也只能是同情,因为同情,换不来进球,也换不来3分,更换不来小组出线,和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

当然,也有不分观点认为当下的困境,是因为选人不当造成的。毕竟在反腐大片里,卓尔的前总经理田旭东自己都说:

“那天看到那个国家队名单,我脸是发红的,什么意思呢,我知道我们球员的能力,进不了,一个都进不了。”

说实话,田旭东的说法笔者并不能苟同,问题不是没有能力的人进入到了国家队,而是目前大多数球员的水平都在一个维度之内,所以才给了铁子上下其手的机会。就像老陈说的,反正怎么搞也搞不出去,不如就放手开捞……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足球能像日本一样,半数以上的球员都是欧洲联赛的主力,铁子还能如此之肆无忌惮吗?

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下的足球环境之下,讨论谁进国足,谁不进国足,谁首发,谁替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与黎巴嫩的比赛第66分钟,扬科维奇用林良铭换下了武磊。

可就在这个换人发生的半个小时前,林良铭效力的球队——大连人,宣布解散。

中国足球又创造了一个足坛神迹,国脚一边踢比赛,一边失业……

比赛中,林良铭差一点头球破门,比赛后,他在平局的苦闷中得知了失业的消息,无奈的说:

“很可惜、很遗憾,感谢大连球迷的支持。”

自从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大连一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来自大连或大连队的球员,一度占据了国家队的半壁江山。从这场登场的林良铭、谭龙,到替补席上的王大雷,再到解说席上的孙继海,都因为这座城市,而获得了站在聚光灯下的机会。

用一句玩梗的话来说:

“中国足球不能失去大连,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可如今,就在此时此刻,这座足球重镇,失去了自己的职业球队,这不得不说是中国足球的一种魔幻现实。

从王健林,到徐胖子,再到赵明阳,再到王健林,大连足球一直都在创办,接手,解散,再创办,再接手,再解散的致命循环中徘徊。

前些年王健林重回大连足球之前,曾有大连相关部门的人员去到万达总部商谈,结果与会的人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

“谈的是足球,来的全是管土地的人。”

形势好时,足球是城市和投资人的名片,形势差时,足球是城市和投资人的累赘。

总之,它从来不是球迷和足球从业者意志的体现,而是一种工具。

这又何尝不是中国足球的缩影?

因此,从武磊的空门不进到扬科维奇的战术,到国家队的选人,再到大连人的解散,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点,一条线,一大面的逻辑体系,而国足在这届亚洲杯上遇到的困境,正是这个逻辑体系在运算之后,所得出的结果。

而只要这个逻辑体系还在,其结果,就是不停地循环。

笔者始终记得赵明阳在一次醉酒之后,对“投资足球能捞到什么好处”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

“中国的事,你还不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