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视野-与时间赛跑的大陆双循环经济

中美对抗战鼓频传,在美国不断出招施压之下,居于守势大陆推出国内国际循环经济模式的应对策略意图将美国对大陆围堵的冲击降至最低。然而,双循环经济涉及的是一个巨大的经济结构转型,实非一年半载可以完成,短期来看,大陆经济仍将深受外部因素影响,难以独善其身。

受到中美摩擦增温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政经局势出现重大变化身处在这两大暴风圈内的大陆,自是遭逢内外部诸多挑战对内,受到疫情重创的经济虽自第二季稳步复苏,但投资外贸两大领域仍旧低迷,就业情势也不容乐观;对外,全球疫情持续严峻,波及大陆「世界工厂」的供应端,而美国相继对大陆贸易、科技、金融的施压,也使得全球产业链出现脱钩、裂解,大陆面临巨大的产业外移压力。

因应当前大环境变化,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5月23日首次提出「双循环」经济模式,之后在多个重要场合持续阐述该模式,被各方认为将是未来五年「十四五规划(第14个5年规划)」政策指引。

「双循环」经济模式即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顾名思义,就是在外部因素不可控,且全球经济复苏之日难测情况下,目前大陆能做的,便是集中主要精力提振在可操之在已的国内经济上。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要退回到自力更生的农业时代,但在各国紧守边境、严控人货进出的今天,大陆借由全力冲刺内需市场来弥补外需缺口,以稳住经济成长的企图却不言而喻。要达成这个目标,市场够大、产业链够完整,是两大必要条件,而大陆确实具备这两个条件。

新华社日前曾分析大陆推动「国内大循环」的优势,包括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

「国内大循环」看来万事俱备,但接下来大陆面临一大挑战,即在如何纾解庞大的出口能量。目前外需市场明显受限,不论是官方政策鼓励或者业者自行调整策略,势必出现大量的商品从外销转向内销,此时考验着大陆内需市场能吸纳多少出口商品的回流。可以预见的,在内需市场的供需取得平衡之前,产业端和消费端将免不了经历一段不短的阵痛期

至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则充满更多变数,其中又以中美冲突和全球疫情的影响最大。大陆在「国内大循环」之外推「国内国际双循环」,显然是希望在当前国际局势诡谲多变情况下,能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大陆经济的冲击,尤其中美冲突对大陆产业链的影响巨大,不仅影响外资到大陆投资的意愿,美国对大陆的关税战、高技术输出的管制,更加速内外资企业移出大陆。

对于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陆目前所做的,是承诺继续开放市场,透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留住旧外资、吸引新外资,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的扩大开放,希望点燃经济引擎动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多次表示,大陆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另外,在中美加速经济脱钩下,大陆方面也应有「in China, for China」的心理准备,未来贸易、制造和供应链等格局,将不再如过去的全球化和一体化。

可以预见的是,拉动大陆经济成长的「三驾马车」,未来将呈现「一强两弱」态势,即更侧重于内需消费端,投资端因具有不可持续的风险而弱化,而出口端势必更加弱化。「双循环」经济模式呼应的正是这个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只是大环境变化太快,而经济结构调整却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双循环」模式能否顶住这场世纪变局,接下来就必须跟时间赛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