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近期为何频繁互动
(图/新华社)
中共二十大后,中国与欧洲互动频繁。11月4日德国总理萧兹率先访华,G20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法国、荷兰、西班牙、义大利等国家领导人,12月1日北京又迎来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近1个月密集的实体会面不仅为中欧关系回暖打开新局面,同时也让双方看到更多的合作意愿与需求,有以下3方面因素:
首先是深化经济合作需求。尽管近年来欧盟与中国在贸易政策等方面龃龉不断,但双方经贸关系日趋紧密有目共睹。2020年中国首次取代美国跃升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21年中国和欧盟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中欧火车开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长29%。二十大后,中国在多个场合持续释放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的信号,这对于深陷经济衰退泥潭的欧洲而言是重大利好。萧兹率团访华成功签下贸易大单,也为中欧扩大经济合作开了好头。
作为欧洲「前任」最大贸易伙伴,相较于中国的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美国却只顾自身利益而为欧盟「挖坑」。今年8月美国通过《降低通膨法案》,开启对欧洲制造业的虹吸模式,招致欧洲普遍不满,多位欧盟高官表示要予以回击,美欧贸易战风险有攀升之势,在此背景下深化对华经济合作需求愈发凸显。
其次是地缘政治安全需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于欧洲而言当前最紧迫的地缘政治危机来源于俄乌冲突,双方战火持续近9个月,和平前景依然渺茫。有分析认为随着俄罗斯增兵30万计划完成,俄军明年或将发起大反攻,届时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难民危机等问题会进一步蔓延,毗邻战场的欧盟国家首当其冲,因此也更迫切地希望透过各种途径从中调解一二。
中国自然是欧洲寻求的途径之一。中德领导人达成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共识,被认为有助于在乌克兰危机中守住欧洲安全底线,也是萧兹中国行最大的成功。根据克里姆林宫网站上公布的文件显示,11月28日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建交30周年联合声明》出发点是「核战争中不可能有赢家,永远不能发动核战争」。习近平在会见米歇尔时也就乌克兰危机表态:中方支持欧盟加大斡旋调解。
最后是欧洲「战略自主」需求。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积极游说盟友,冀拉拢更多力量加入对华制衡,欧洲国家是重点争取对象。但正如法国总统马克宏在驻外使节会议上强调的,法国和欧盟在中美问题上应保持「独立的地缘政治」,「我们不应被要求选边站」,「无论在哪,我们必须保持行动的自由」。同时,从阿富汗撤军、法澳潜艇交易事件到《降低通膨法案》,欧洲也逐渐感受到美国的「背信弃义」,双方深层次关系紧张有加剧之势,此时中国显然为欧洲对外战略提供了另一个方向。
中欧关系的复杂性也不容忽视。欧洲议会《新欧中战略报告》既称中国是「合作和谈判伙伴」,又突出中国正日益成为「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未来欧盟很可能根据不同的议题对华采取不同的态度与行动。无论如何,中欧愿意继续加强高层战略沟通、增信释疑,于动荡不安的世界都是一种积极信号。
(作者为大陆资深时政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