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如何在变局中高质量布局全球?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当前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产生了阶段性供需不平衡问题。面对此种形势,企业出海成了值得思考的选项。
在10月30日举行的"领航者征途"2024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论坛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提出上述观点。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也在前述论坛上表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到一定的程度,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出海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回顾联想出海20年的历程时提到,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但仅仅走出去是不够的,还需要加速"走进去"和"走上去"。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杨元庆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重视通过本地化产品创新构建全球知名品牌。如今,全球消费者不再局限于购买传统品牌,而是更愿意尝试、探索新品牌,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这意味着中国品牌有望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在海外市场迎来更蓬勃的发展空间。而构建品牌力的核心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则一定要基于对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挖掘,不仅仅要物美价优,更要质量过硬。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球不同市场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其次,企业要重视通过贴近本地市场构建韧性供应链。目前全球供应链开始呈现出脆弱多变、复杂交织的新态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只有从出口导向跨越到深度融合的本地化,串联起更多产业链环节,搭建起更加高效、抗风险性更强的供应链,才能更加贴近本地市场,服务好当地的消费者与客户。
此外,还要重视通过合作共赢塑造当地市场企业公民形象。"我们选择出海,不是为了征服某个市场,而是为了融入他们。"杨元庆指出,只有在出海时思考如何为当地创造价值,共享发展红利,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才能真正融入海外市场。
白重恩认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一定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穿着对方的鞋、站在对方的位置来想我们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白重恩强调,中国企业出海也要向当地企业学习,通过拥抱全球来增强自己的长期能力。他以电动汽车为例说,有说法指出,中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先国外两代。但"一代"在国内是指两年,而在欧洲则是七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答案是欧洲对汽车的测试要求非常高,对安全的要求也很高,"要开很久很久才能积累安全里程"。
"我们企业‘走出去’是不是要学习一下,我们在这么快的技术更新的时候,丢掉了什么?我们确实速度快,但是在速度快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出去的时候,可以高高在上的时候,我的技术比你领先的时候,也要想到别人的某些价值观也许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白重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