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未出名 史上首位修复兵马俑史学家赵康民去世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导,当年,农民正为缺水发愁,开始打井浇地。几位农民打到了地下一公尺深的时候就挖到坚硬的红土。红土下面,他们发现了真人大小的陶器头像,和一些铜制的箭头。

由于发现地离秦始皇墓地不远,赵康民接到上级电话后,与一位同事去了现场,「我们很激动,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过去」。他之后发现的东西,超过了他所有的想像,是20世纪最震撼的考古文物:有8,000具之多的红陶官兵像。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曼(John Man)的著作「赤陶军」(The Terracotta Army)说,赵康民到那里的时候,「我看到有七八块,有脚,有手,还有两个头,就在井附近,周围还有些砖块」。

他说,他马上意识到这些很可能就是秦朝陶塑的残骸。当地农民在几个星期前就发现了这些东西,并且已经把其中一些铜制箭头当成废品卖了。赵康民要求他们马上停止挖井。

这些文物被收集起来,用卡车运到了博物馆。赵康民开始用手将这些碎片拼起来,有些甚至只有指甲大小。

3天后,两具高178公分的红陶战士像修复完成,但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他一度担心兵马俑遭损,藏着不敢公布,但最后仍被一名新华社记者无意间发现,「内部参考」(编按:《新华社》内部不公开发行的机密文件)上报中共中央。

北京当局决定对该片区域进行开凿。至9月时,挖掘出超过500具兵马俑。

报导说,1987年,这批文物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兵马俑被誉为「现实主义的杰作」。但相较当地农民杨志发,成为用铲子挖到第一块文物的「兵马俑的发现者」,赵康民的发现者身份却从未完全得到承认,他在中国大陆一点都不出名。

和那些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宣传的农民不一样,赵康民一直待在临潼博物馆里(编按:曾任馆长)。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时戴着毡帽坐在他修复的兵马俑旁边,向好奇的游客们讲解。

1990年,他获得中国大陆国务院的承认,获准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

虽然赵康民并未因为这个重要的考古发现获得更多名誉和财富,但他对自己已经颇为自豪。赵康民生前为游客签明信片和书时,都会写上一个长长的落款:「赵康民,率先鉴定、修复、命名和试掘兵马俑的人」。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网介绍,在秦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正式开放,主要参观点包括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车马陈列厅。至今已有近7,000万人次参观,其中包括近20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高层。秦兵马俑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城市展出,海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

去年12月21日,24岁的美国德拉瓦州青年罗哈纳(Michael Rohana)将在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拇指折断盗走,今年1月8日博物馆馆方发现兵马俑受损,13日联邦调查局(FBI)至罗哈纳住处调查,他坦承犯行并交出兵马俑拇指。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气愤表示,这是陜西文物出国展览40多年来,首次发生偷窃损坏案件。这具兵马俑价值450万美元(约新台币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