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考古发现第一人逝世 赵康民抢救了村民眼中的「瓦盆爷」

兵马俑示意图。(图/翻摄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被誉为「兵马俑考古发现第一人」的大陆考古学家赵康民,5月16日晚间辞世享年82岁,44年前正是他最早将秦俑评为文物并且进行最初的修复,如此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才得以保下。考古学界也对赵康民的离开表示哀悼,不过亦有立场认为,赵康民不曾离开只是换一种形式活着,「想他就去看兵马俑吧!」

时间重回1974年3月下旬,在西距秦始皇帝陵1500公尺的临潼西杨村内当地村民杨志发、杨文学杨培彦等人组成一支打井队,为了抗旱展开打井作业,打到4、5米深时,赫然发现八个残破的陶俑,随后更发现砖铺地面、铜弩机、铜箭头异物。由于众人不解异物的来历,初时将它们命名为「瓦盆爷」,更有村民焚香叩拜当成「大旱」的凶兆竞相走避。

就在瓦盆爷出土后的第28天,赵康民无意间得到消息,立刻赶赴西杨村考察打井现场研判打井现场就是一座陪葬坑,至于瓦盆爷更可能是国宝级文物。隔天赵康民将残俑送至县文化馆进行保管与修复工作,三天后成功修复两座身长1.78公尺的武士秦俑,兵马俑的神秘面纱自此揭开。

赵康民在《考古生涯》的自述文章写道,秦俑的发现与发掘至关重要,对于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以及秦代的风俗民情方面,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产。据了解,赵康民将毕生都奉献在考古领域,退休之前的吃住几乎都在临潼区博物馆,相当醉心于考古相关工作。

临潼区博物馆陈列负责人梁方则表示,赵康民从事文博考古工作40余年,即使退休也没有真正退出,馆里同事们一直与他保持联系,都会向他请教业务上的事情。梁方强调,「秦俑的修复与鉴定只是赵老所有功绩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遗址都是他发现的呢!」据了解,赵康民除了发现兵马俑以外,还曾主持发掘唐庆山寺舍利塔地宫唐华清宫御汤遗址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