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书局回来了!铭记历史的思想基地

「中央书局回来了!」2019年深秋,一则消息在艺文界引起骚动,相传创立于1927年,在日治时代最大的汉语书店,从1998年宣告熄灯以后,历经22年的沉寂,经过各方人士的奔走、筹措,将在原址重新开业。

弧形外观与扇形空间 / 八角型洗石子门柱。(图/中央书局提供)

源于浪漫的力量

来到台中旧城中区,站在台湾大道与市府路的路口,路的一头,连接着送往迎来的火车站,下一个街廓,则是日治时代的行政中心「台中州厅」。

屹立此处的中央书局,是一幢三层楼高的老宅。扇形延展的三角窗店面,米白的外墙搭配大片的玻璃窗,看上去典雅又有朝气,外墙刻意仿拟复古字体的店招,正向往来的路人亲切地招手。

「这幢建筑虽然不是国定历史古迹,但它的重要性,来自于历史精神与价值。书店创办的起心动念,源于一群人民族自觉的情怀,我们称作『浪漫的力量』。」中央书局副总监沈贞慧如此开场。

犹如今昔呼应的历史隐喻,凭着对文化艺术的热情,以及对民族服务的使命感,当年海归的知识分子如庄垂胜、叶荣钟,加上中部的地方士绅,如大雅张家、雾峰林家,以共同集资的方式创办了中央书局。近一个世纪后,书局再重新开幕,也起因于有一群出身中部的艺文人士,众志成城地接棒,才完成这项近乎奇迹的任务。

1941年中央书局员工合影。(图/中央书局提供)

「承接中央书局,对我而言,是偶然的机缘,但似乎又是必然的缘份。」中央书局代表人张杏如如此说。故事源起于来自台中的作家刘克襄,与同样在中区主持「中区再生基地」的东海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苏睿弼。当他们看见书店在歇业以后,空间一度被出租改为婚纱店、安全帽店,直到安全帽店也撤出后,因建筑结构年久失修,惟恐难逃被拆除的命运,对书局深怀情感的他们,遂向张杏如询问将此建物承租下来的可能性。

孰知这一询问,打捞出来的竟是千丝万缕的人际连结。同样出身中部的张杏如,回忆起童年在中央书局走跳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家庭与多位书店股东后代的深刻交谊,遂慨然允诺。但现实问题接踵而来,因建筑物翻修所费不赀,倘若仅以承租的模式,却投入高昂资金修缮,并不合算,她遂偕其企业家夫婿何寿川,共同捐款到上善人文基金会,以基金会名义买下建物,并在大幅修缮后进驻营运。

采集资形式开始的中央俱乐部,图为1927年发行的股票。(图/中央书局提供)

人文与知识的交会

这个在林献堂、吕赫若的私人日记里多次被提及,让他们留连忘返、大手笔购书的知识殿堂,甚至曾举办过郭雪湖、陈澄波等名家画展的文艺圣地,在众人的引颈期盼下终于重新开幕。

回到百年以前,创办初时,中央书局的定位便不仅是一家单纯的卖店,彼时的创办人们提出了「中央俱乐部」的想法,包含书局在内,同时策划了餐馆、讲堂、娱乐室等空间,而书局除了零售以外,也是一家出版社,不仅拥有出版事业,还发行过《南音》、《台湾文艺》等艺文杂志。

时间拉到今日,重新开张的中央书局延续了当时的理想,空间上采取复合经营模式,一至三楼200坪的空间,除了精选的文史哲相关书籍展售,亦规划了文创商品卖场、餐饮服务、阅读区、读者讲堂等空间,也具备出版的功能,颇有今昔呼应之感。

「不只是书店」的中央书局,积极举办各类艺文活动,促进民众与书的交流。(图/中央书局提供)

同时提供餐饮服务的中央书局,将老咖啡馆的滋味端上桌,让人们从饮食勾起阅读的兴趣。(图/中央书局提供)

「希望人们来到这里,能以不同的面向去体验『阅读』。」副总监沈贞慧说明:「我们将中央书局的定位放在『不只是一间书店的书店』。过去的中央书局,是文人交流的场所,我们也期待这里是一个交流平台,让人与人、人与书、人与知识的交流,在这里发生。」

在日治时代,书局的创办人们因着意识到,在日本政府统治的大环境底下,不仅官方语言均以日语为主,台人受教育更属不易,因此希望透过文艺启蒙唤醒同为汉民族的社会大众民族自觉的意识。

虽然时空背景早已物换星移,但对于本土文化、主体意识的启发与认同,依旧是中央书局的重要经营主轴。团队特别引进台中相关主题的书籍,并在一楼特别辟设「台中作家」专区,沈贞慧解释:「我们这里的『台中』,并不是现在六都的概念,而是沿用过去『台中州』的标准,涵盖了中、彰、投三个地区。」包括从赖和、巫永福、廖玉蕙等古今作家的作品,都在入选范围之内。

而秉持着五感体验阅读的想法,店内尝试规画由书籍文本延伸出的系列活动,好比由詹宏志率先起跑主持的「周三读书会」,重新导读经典文学小说;还有与餐点结合的「作家餐桌」,复刻文学书中描绘的滋味,或者将作家的手路菜端上桌,无非都是希望拉近人们与书本、与艺文之间的距离。

老屋风华再现

包含老屋的购入到软硬体的重建,中央书局的重建之路斥资超过上亿,能从破败到焕然一新,由同样出身台中的建筑师姜乐静,以及结构技师施忠贤共同组成的修复团队功不可没。团队先为这幢高龄超过70岁的老宅作全面性的健检,并且在合乎今日的使用需求之下重新改建。

也由于建筑物建于二战结束、物资相当缺乏的年代,当时的钢筋水泥都属管制物资,取得不易,加上历经长年锈蚀,结构框架都不稳定,修复团队除了增做新的结构墙体,甚至特别加装无障碍电梯,以电梯设置处的梁柱框架,来补强整体建筑的结构。

能屹立近一世纪的中央书局,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蜕变。从1927年在宝町三丁目十五番地(现址为市府路103号)木造平房正式开业;到1948年战后迁到现在的位置,将原本的木造房改为三层楼的砖造房;如今可谓「3.0版」的中央书局,底气依旧,风华犹存,仍屹立在此,持续为人们开放一扇通往知识、艺术宝库的大门。

建筑风华巡礼

圆形圆柱与格子天花

中央书局原设计者为建筑工程师林文章,他参考彼时市区最豪华的彰化银行建筑,使得两幢建筑物在设计细节上若有神似。虽然日后经过大规模的修复,室内最具特色的圆柱阵及大跨距的格子梁天花板,依旧被完整保留下来,古典风格的细节散发出庄严稳重的美感。

弧形外观与扇形空间

建筑体水平带状的流线外观,包复住整座建筑物,流露出欧美的新艺术风格与装饰艺术风格。

八角型洗石子门柱

立面入口的石柱,表面采洗石子工法,断面处内凹的八角造型,则转化自日本传统的木造建筑, 锐利的线条中蕴藏着精致的美感。

本文作者:苏俐颖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1.08》)

《台湾光华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