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最老文青圣地 中央书局强势回归
《远见杂志》全新单元与数位频道《城市学》,带你看见台湾22县市的美好。「文青」风并非近年吹起,早在1920年代,文人雅士就爱聚集台中中央书局清谈,但历经迁址、歇业、转手、重整、修复,中央书局能否再现风华?《远见》带你一探究竟。
车水马龙的台中台湾大道与市府路口,那栋三层楼共200坪、黯淡了近20年的建筑,又亮起灯来了。那是串起台湾最广人脉网络的中央书局,承载几多台中人的记忆。
1927年,日治时期,作家庄垂胜「揭竿起义」,林献堂、赖和等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响应,集众人之资,成立「中央书局」(前身为「中央俱乐部」),打造了运筹思想的文化沙龙。1948年,中央书局搬到现址,除了卖书、卖文具,南来北往的文人雅士更爱在此清谈,俨然成为当代文化思潮的传播站。
几番转型、流变,中央书局一度成为全台最大汉语书店,只是名气再盛,终究不敌出版环境与时代的冲刷,1998年黯然熄灯。随着便利商店、安全帽店和婚纱店陆续进驻,中央书局似乎走到尽头。
所幸,在有心人士多年来的请命奔走下,2016年,信谊基金会买下建物,捐给上善人文基金会,进行修复,中央书局的昔日风采才得以重现。
让中央书局重返光荣的主要推手,是信谊基金会董事长,出生台中的张杏如。她指出,中央书局向来是台中重要的文化堡垒,尽管空间不大,但从日治到战后,可谓当代艺文界的殿堂,画家郭雪湖、陈澄波都在二楼办过画展;1953年11月,当时美国副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来台,也在此和文教界举行座谈;作家刘克襄、杨翠、路寒袖等人的年少记忆中,都有中央书局的残影。
张杏如也是。幼时,她住在台中中华路和民权路交界口,她仍记得,林献堂的文胆叶荣钟,就住隔壁,「我的名字还是叶荣钟先生取的!」民权路里住着陈文茜的外祖父何集璧,再远一点还有前中央书局社长张焕珪。
对童年的张杏如来说,这些仕绅闻人,只是父亲的朋友,每回,庄垂胜、张焕珪等人来家中拜访,她就要出来打招呼,恭恭敬敬喊声「垂胜伯」、「焕珪伯」。后来,她念了台大历史系,才发现个个是国宝。
「这里太有故事了!」中城再生文化协会理事长苏睿弼指出,一般人知道历史,未必有「历史感」,但张杏如活在这些历史中,深谙中央书局的价值。
有了这层因缘,中央书局的复旧任务,几乎非张杏如莫属,同时她也力图重新填补台中人的记忆拼图。
三四五年级生 各有不同情感
建物是死的,时间是活的,70年的营运时间,同样的中央书局,却给了台中人不同怀想。
张杏如是三年级生,在家排行第七,兄长考上台中一中时,伯父在中央书局里挑的一枝钢笔,就是最贵重的礼物。她读的《三国演义》、家中许多藏书,也都是在中央书局买的。
四年级生的刘克襄,就读台中一中时,放学回家的路上,会绕到中央书局,从书里学会了打桥牌、种兰花和养鸽子。他对书局最有印象的地方,是楼梯那摸着沁人心脾的磨石子扶手。
五年级生的繁运隆,则频说他那辈的小朋友都靠中央书局救了,「课本丢了只能来这里买,我掉过一次国语课本,被我爸狠揍一顿后,就来这找。」
当时,被一落落书海压得阴暗的中央书局,是全台最大汉语书店。这儿永远有最潮的玩意,从虫胶唱片到圆规、地球仪……美援时期,甚至还卖进口牛仔裤。
中央书局歇业后,数度流转,每换一手,几根大柱就被抹过一次,层层叠加的天花板,从此暗无天日。直到2016年上善人文基金会取得建物所有权后,整整修复三年,才还以原貌。繁运隆形容,整起工程难度,宛如怀上魔胎哪吒,「新建一栋楼,也不过如此。」
主因是起造之际,时逢228事件落幕,物资缺乏,仕绅们拚了命才建成这栋楼。因此,建材除了钢筋,甚至还有旧铁轨。
但修复过程也不乏惊喜。流线弧形外观和细致的雕花女儿墙,在1940年代相当前卫;当室内装潢被拆下,露出顶头格子梁时,在东海大学建筑系教书的苏睿弼都赞不绝口,「那格子梁和不远处彰化银行总行是一样的,超漂亮!」
中央书局重启后,迅速成为台湾大道上的灯塔。入夜,灯一开,暖黄的灯光透到街道,人们总会多看几眼,中央书局副总监沈贞慧笑称,仿佛是捕蚊灯。
打造文化平台 找回城市光荣
张杏如强调,书是核心,但不是唯一,「我们要打造不是书局的书局,而是一个平台、一座桥,谁都可以进来做些什么。」
的确,中央书局三层楼的空间,一楼选书、选品强调台湾与台中,期望开启在地与国际的对话,像是艺品品牌有瑞士经典环保包品牌「FREITAG」,也有台中在地品牌「二次ˍ运球」,是设计师用废弃篮球制成的产品,即便看不懂中文书籍的日本、韩国、香港客,仍驻足许久。
二楼是信谊基金会擅长的亲子共读空间,架上摆满生活、饮食相关书籍,还供应饮品、餐食。张杏如说,每次看到有人买了本书、点了杯咖啡,坐在沙发区悠哉阅读,「真是最美的风景。」
三楼陈列人文社会书籍,还能举办发表会、讲座等各式活动。去年12月底,文化台湾基金会办完四天活动后,立刻再敲下今年时间。
令人跌破眼镜的是,目前卖最好的书,是《林献堂环球游记》。专摆「台中」书籍的区域,有一套四本的官方出版品《台中学》,平常放在各大图书馆里,统统乏人问津,但摆在中央书局,却见民众一盒盒搬走。
「这带起台中人的文化自觉,他们都说,『原来台中那么好,我都不知道!』就买下来了,」繁运隆解释,书店是展场,民众受氛围感染,反而会注意到在别处不会关注的书籍。
苏睿弼认为,中央书局此番再度登场,不仅能找回城市光荣感,还能与国际连结,将台湾设计、创作的力量,远播国际。
走进全新的中央书局,几根撑起建筑的柱体,依旧矗立室内。这次复旧,柱体上被时光印刻过的磨石子,已回到最初的平滑,一如刘克襄记忆中的手扶梯。
只是摸上去,似乎还不够清凉?「代表它被触摸得还不够。磨石子像玉一样,要由时间累积,会愈摸愈亮,」想再现当年风华,沈贞慧说,接下来,得多多倚靠众人的碰触了。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城市学》频道;更多文章请上官网:https://city.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