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完美主义」又爱指挥!员工变超废⋯他惊觉:我把人都逼疯了

▲完美主义、爱指挥的主管,逼疯别人也逼疯自己。(示意图/视觉中国CFP)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领导力思想家莉兹.怀斯曼(Liz Wiseman)曾经分享,「暴君型主管」会让手下的员工变得怯懦,只敢「表现得很安全」而不敢发挥实力。她又举出一位矽谷的高层主管,曾经太重细节、完美主义,对每项决策都要指手画脚,甚至会飙骂下属「问蠢问题」,直到他惊觉再也没人敢问他,发现「我把每个人都逼疯了」,才做出改变。

莉兹怀斯曼在新书《影响力领导》,分享各种和「领导」有关的案例,其中一名矽谷高层,Intuit公司前执行长比尔.坎贝尔,他年轻时在柯达公司担任行销主管,若看到销售负责人的事业计划写得不好,他会接手改写;除此之外到了苹果公司,他变得更看重细节、完美主义,不但吹毛求疵,还会对每个决策和行动指手画脚。

比尔某次在一场会议上,因为团队成员问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他突然一阵恼火,对该员工飙骂他「问了蠢问题」,甚至夹杂许多脏话。后来会议室变得一片死寂,没人敢再打断他;而接下来几周,比尔也注意到,大家都不再问他问题,他粉碎了团队的好奇心。

后来又有一位员工向他坦承,「比尔,我们来这里是因为我们喜欢在上一家公司为你做事,但是你故态复萌,你操控每个人,做出所有决策。」他才惊觉,「我把每个人都逼疯了。我才是真正的减数者。相信我,我做出所有决定,逼迫每个人。我真的很坏。」

▲在「减数者」所在之处,团队只会变得越来越缺乏向心力,每个人也只想明哲保身,不敢大展身手。(示意图/CFP)

所谓「减数者」,莉兹解释就像是会让团队「扣分」的人,多半是暴君型主管,或是天才型员工,在「减数者」所在之处,团队只会变得越来越缺乏向心力,每个人也只想明哲保身,不敢大展身手,团队也就变得只会呈现出「安全牌」,绑手绑脚,很难有进一步的突破。

后来也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让我们做事,我们就会后悔来这里。」若用球赛来比喻,比尔明白自己总是在第4次进攻、只剩一码之际,对人指手画脚。他知道自己在危害公司,损及这个具备优异成员的团队,而他不愿意失去他们。

他开始调整自己,首先增加聆听,减少说话,还有开始欣赏同事的所知所学。除此之外,他也开始留意团队里其他的「减数者」,尤其是常常想证明自己「最聪明」的一群人,他后来对这些人提出劝告,「我不在乎你有多聪明。要是你再这样下去,你会让组织崩塌。你很棒,可是你不能像这样在这里工作。」

比尔逐渐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后来他成为Intuit公司的执行长,领导该公司在2000年突破10亿美元营收大关,他已经挖掘出自己内在的「乘数者」,甚至后来在参加许多会议后,看到「很多优异的脑力未被充分利用」,逐渐开始培养其他的执行长、高层成为「乘数者」,让团队发挥能力,而不是封锁并埋没才华。

比尔后来在漫长抗癌后,病逝于2016年4月,而他生前可谓做出巨大影响。他在矽谷最大的传承,是一些重量级高阶主管的背后导师。Intuit的共同创办人史考特库克(Scott Cook)表示,没有比尔,公司不会有今日的成就,「我无法想到有其他人,对矽谷领导人与文化造成如此重要深远的影响,他将我们变得更好了。」

▲时报出版发行《影响力领导》繁体中文版,分享关于「领导」的奥妙。(图/时报出版)

时报出版社介绍,《影响力领导》透过5大原则,让领导者懂得成为点石成金的「乘数者」,写给每个想在景气艰难时代,度过资源紧绌的经理人、管理者,也写给热血的乘数者,繁体中文版已上市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