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蒋介石曾派9人赴美学习原子弹,只学成一个还回了大陆

在中国,有一位科学家被称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他叫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宜昌。

1942年夏天,他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从大学二年级起,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饶毓泰、吴有训、朱物华、吴大猷等教授;众多名师的栽培,使朱光亚的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震惊世界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这个时候,21岁的朱光亚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并留校任教。蒋介石提出:中国也要做原子弹。

于是,国民政府决定派出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国考察,并要每位科学家带两名助手同去;吴大猷推举的助手,一是李政道,另一就是朱光亚。

吴大猷选定了朱光亚、李政道;华罗庚推举了孙本旺,又推举了徐贤修;曾昭伦推荐了唐敖庆、王瑞駪。

后来,李政道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的人只有派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派我是派错了,我没有做原子弹,而是迷上了高能物理。”

但是,1946年朱光亚等人刚到美国不久就被告知,美国不会向其他任何国家开放原子弹研制技术;加之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很快发生巨变,考察组只好解散,各奔东西。朱光亚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继续从事核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并以A的成绩连续4年获得奖学金。

新中国成立后,朱光亚热血沸腾地期盼着回到祖国。1950年初,他联合51名旅美留学生,起草了著名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

回国后,当时新中国的原子能研究所急需一位负责最后产品的科学技术领导人,钱三强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推荐朱光亚去担任中科院原子能所物理实验室的副主任;此后,他又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担任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

从此,他置身于发展核武器这一关乎祖国命运的伟大工程的最前沿,与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等科学家一起,共同组织原子弹的研制攻关。

1964年至1966年,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空投航弹、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任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7年6月,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9年9月,朱光亚参与组织指挥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取得成功。

1970年6月至1982年7月,朱光亚在继续负责组织核武器研究的同时,组织和指导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筹建……

1991年,继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之后,朱光亚被选为中科协主席,成为全国性统一的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的主要领导人;1994年,他又被推选为中国工程院第一任院长。

据报道:因工作性质,朱光亚必须对家人严格保密,直到原子弹研究成功,向外界公开了消息,家人才知道了他的工作。就连他的儿子知道时也很惊讶:“原来原子弹是我爸爸搞的!”

在朱光亚85岁生日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送给他了一本书《战略科学家朱光亚》,这本书的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朱主任对我国科技做了很多有分量的工作,但由于国防需要,至今还有许多不能对外公布。

每当人们提到他在中国原子能事业上的成就时,他总是说:“这些重大成就,是许多同志共同做的。我个人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1999年,在总装备部举行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奖大会上,他在发言中诚恳地表示:“我只是这一伟大集体中的一员”。在应邀撰写的《自力更生,铸起核盾》一文中,他花了大量笔墨,悉数列举了其他科学家和普通科研人员所做出的贡献,却只字未提自己。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因病于北京逝世。值其忌日,如去向先生叩安,愿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