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家.築鄉 台灣原住民的竹與竹構
【图/文.台湾光华杂志】
论及「用竹」,台湾原住民在食衣住行方面,皆展现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建筑中,不仅有原住民累积数百年的生活智慧,更蕴含着民族的精神与文化。
耸立在卑南遗址公园大草坪上的少年会所(ttakuban),俯瞰着昔日普悠玛部落族人辛勤农耕的田地,如同族里耆老那般庄严、隆重地,向世人述说着卑南族往昔在花东的辉煌岁月。
「会所是部落共有的建筑物,也是男生们的学校,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都会进到里面去学习。」普悠玛部落耆老郑浩祥(Ahung Masikadd)站在干栏式建筑前,与我们说起这个几年前与部落青年共筑的纯竹构建筑,在部落里有的特殊意义。
郑浩祥与儿子郑元钦(Benglay Masikadd)正于台东县南王Puyuma花环实验小学打造新竹构建筑。
卑南国力基础
卑南族自古便是一支强盛的族群,国力鼎盛的卑南王时期,影响力北至花莲玉里、南至屏东恒春。曾有研究指出,卑南族群缜密的阶级关系,是他们富强的关键;而这样的尊卑伦理,即是透过少年会所的教育制度建立。
郑浩祥分享,男孩子12、13岁时,在部落耆老指导下,使用桂竹、刺竹盖起少年会所,并于往后的四到五年间长住其中,与先行进入会所的哥哥们学习待人接物、规矩方圆、尊卑阶级,乃至战斗技能。
「外人来看我们『学习』的内容,通常会觉得很奇怪,甚至有点没道理。」但郑浩祥认为,如此「磨练」即是让卑南族男孩转大人的重要过程。
离开少年会所前,少年们的重要时刻──少年祭(mangamangayau),族语意为「练习练习」,通常于12月下旬举行。
祭仪前一晚,少年手持芭蕉叶、挨家挨户高喊「abakayta,abakayta!」(意为「装满我的袋子!」)驱除邪魔;隔天,男孩们以刻画着部落图腾的长矛,刺向与他们朝夕相处半年余、被视作朋友(ali)的猴子,以期他们在战场上能以同样决心保家卫土。因刺杀猴子过程太过残忍,让日本人以「猴祭」为此祭仪命名,并从此要求卑南族群以假猴执行。
郑浩祥强调:「如果没有少年祭的开始,后面很多仪式都不能进行。」例如,部落所有男性大阵仗地巡视领地、狩猎和出草,时长约三至五天的大猎祭(mangayaw),还有归来后,少年们替该年度丧家「开门」仪式等等。
也难怪郑浩祥口气有些严肃地说:「(少年会所)是养兵的基础、国家的栋梁,更是普悠玛灵魂的所在。」
为了不让少年会所只剩下空壳,20多年前,他带着家人回到部落,致力把这些与部落耆老习来的建筑工法和文化传承予部落子弟。
从校园墙壁上的黑白与彩色图腾,到操场一隅的缩小版家屋、谷仓和少年会所,还有每年八月一号固定举行研习营,都是郑浩祥努力的轨迹。已高龄70余岁的他说:「这是我每年最重要、重视的事情,因为这是部落文化的摇篮。」
校园一隅的少年会所,与校舍上头黑白相间的部落图腾,皆是郑浩祥回到家乡后,戮力复振普悠玛部落文化的成果。
是竹构,是建筑,也是文化
从建筑构造来看,相较台湾其他竹构建筑,建筑师林雅茵认为,少年会所立基建物中心的「核心基础架」(libattubattu),以及在建筑物八个方向,从地面一路到屋脊的「大斜撑柱」(panubayun),是普悠玛部落少年会所的独有特色。
她指出,建筑反映着一个族群的精神哲学。大斜撑柱从各方汇集到一点的形式,提供结构稳定性,也与其族语panubayun的含义「团结」相呼应。林雅茵更指出:「儒家思想为主的汉族群,建筑体结构多方正,就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构造。」
此外,林雅茵补充,「少年会所是轻质构造,它耐震但不抗风。」但有了设在地面层中央,装满石头、漏斗状的「核心基础架」,为建筑物压重,也降低了整体重心而更加稳定。曾有国内学者研究指出,「核心基础架」结构类似台北地标101大楼的调谐质量阻尼器,让学者赞叹道:「台湾原住民是天生的科学家!」
如此结构,使看似单薄的竹构建筑,面对2016年尼伯特台风的17级强阵风仍能稳如泰山,让人啧啧称奇。林雅茵笑说:「那是因为我们祖先对于各种自然材料的理解比我们多太多了。」
她感叹,当钢筋混凝土成为建筑主流,人们也逐渐丢失自然建材的相关知识,连带让台湾传统建筑的传承出现严重断层,「因为我们是台湾人,所以我们要学的是我们台湾的传统建筑智慧、文化和技艺。找回来之后,我们才知道该怎么往下走。」
然而,传统建筑工法多透过师徒传承,少有文字记载,不论是建物设计,抑或是建造工法,也常随匠人对建筑的领悟与见解而有所差异。「我20几年间跟过好几个老匠师学习,在这中间,他们一个一个走掉,而他们一走,就是把好几代累积的东西都带走了。」
是故,林雅茵与郑浩祥在利仁基金会的竹构学苑课程合作开课,希望以系统化方式教授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员们少年会所的建造工法,也着手以文字记录。
尚未出版的专书《Puyuma少年会所‧台湾普悠玛部落传统竹构造》,以郑浩祥口述为基础,从少年会所的历史脉络、文化意义,到建筑特色、工法构造、细部工序与施作要领,逐一以图文搭配说明。
林雅茵说:「如果我没有把它诉诸文字,那等这一辈的人一走,它们也会跟着一起没有了。」
从未学习建筑绘图的郑浩祥,尝试以简单图像教授竹构建筑工法。
当部落与竹渐行渐远
「竹子对泰雅族来说,就是生活周遭可以拿来盖房子的建材。」说起另一文化与竹息息相关的泰雅族,铭传大学建筑学系助理教授单世瑄如此说道。
台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环境,让平地到高山都能看见竹的踪影,使竹成为台湾住民取得便利的材料。从泰雅族文化来看,族语「ruma」意为桂竹,竹藤编也被视作传统泰雅族男性必备技能,女性不得学习;如今国内使用的竹餐具、农用支架、蚵架,到外销日本的竹剑,也皆与泰雅族群所致力的桂竹产业密切相关。
但岁月流逝,竹与原住民的文化关联逐渐模糊,泰雅族也不例外。「现在不论是哪个部落的建筑物,都和平地房子长得一模一样。」他感叹,城市扩散至乡村的均质化,让钢筋水泥建筑成为台湾地景,部落失去属于他们的文化DNA,和近年没落竹产业处境相似。
跟随前台新金控总经理林克孝探索泰雅族历史的脚步,单世瑄在铭传大学开办「高山上的建筑课」,带着学生深入北部各区泰雅族部落,希望协助部落找回失落的文化。
从2011年宜兰南澳部落的泰雅猎径部落意象、2013年桃园复兴区比亚外部落蓝腹鹇保育展示中心暨部落客厅、2017年苗栗大安溪象鼻部落野桐工坊竹屋整建规划、2019年桃园奎辉国小校园读书角,到2020年桃园卡普部落竹构共创计划等,皆透过泰雅族熟悉的桂竹为材,为部落原乡打造一系列竹构造建筑。
把家乡还给他们
「我们的概念是,希望透过建筑设计或社区营造,与部落合作,让地方性与自行性存在。」单世瑄强调,不论是一个小广场、一个街道,或是入口意象,都期望透过建筑带给部落重拾族群文化的可能性。
对参与学生来说,也富含深层教育意义。「他们跳脱纯电脑构图,开始用身体去感知建材、现场。」单世瑄分享,在部落里,学生会与部落耆老学习族群的文化与故事,也亲自进入竹林伐竹,了解竹材的砍伐最恰当时机点,「不管是身体也好、心灵也好,他们(学生)都被这个环境启发。」让现代手机不离身的学生们,开始真正地去和族人对话,「这些沟通,也是建筑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空间」经过住民的生活、祭祀、信仰等等文化薰染,才被赋予意义成为「家」。单世瑄说:「我们在做的就是把空间还给族人,让他们回到部落时,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身心的安宁,还有与文化的连结。」此时的竹构不只是建物,是他们的家乡,也是原住民百年文化的核心。
林业试验所莲华池研究中心是台湾研究最多竹种的公部门。(林旻萱摄,萧郢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