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施政满意度出炉 社福、教育及观光获逾7成肯定
新竹市通学步道已核定4.6亿元,补助改善全市24校校园周边通学步道。(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新竹市今年9月启动「到宅坐月子媒合服务平台」,提供产妇们专业、健康、安心的服务。(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新竹市政府公布施政满意度调查,市民对各项施政普遍给予高度肯定,其中在「社会福利、教育创新、观光活动」等政策满意度更是突破7成以上肯定。代理市长邱臣远8日于市务会议中表示,施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份民调数据都是市府团队施政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全国公信力民意调查股份有限公司」(TRS)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新竹市在社会福利、教育创新及观光活动等政策获得市民高度支持与认同。在社会福利方面,以「长辈福利政策」为最高(88.8%),其次依序为「到宅坐月子媒合服务平台」(87%)、育儿福利政策(86.7%),展现市府致力打造「老幼共好」幸福城市的卓越成效。
此外,教育创新方面,市府推动「校园智慧通」满意度为最高(81.6%),其次依序为「引进外籍英语教学人员」(75.7%)、体育人才培育成果(74.4%)。
在观光活动方面,市府办理「2024新竹市国际风筝节」获得高满意度(86.6%),其次依序为「2024风城艺术节」(83%)、「2024新竹国际动漫节」(75.3%)。交通改善方面,市府通学步道改善计划获得83.8%的高满意度,「智慧停车柱」政策亦获得69.9%的民意支持。
邱臣远表示,每份民调数据都是市府团队施政的重要参考依据,感谢各界努力与市民朋友肯定,市府将持续秉持「市民的大小事,都是市府的大事」精神,并依循市长高虹安擘划的十大施政策略,打造属于新竹市民的「安居科技城」。
市府团队积极推动「新竹好学」教育目标,于去年10月启用竹市校园智慧通APP,透过科技力导入教育,让亲师生皆能享受更便利的智慧教育服务功能;此外,市府更向教育部申请扩大引进外籍英语教学人员计划,自113学年度起竹市外师数量从原本的46人,增加到73人,增加幅度近6成。
市府更在今年修订多年未修改的「新竹市绩优运动选手及教练奖励金实施要点」,其中包含增加全中运个人项目第5名及第6名的选手奖励金并新增「教育部学生运动联赛」选手前4名及教练前3名及银牌和铜牌的教练奖励金。
市府也举办多项适合各年龄层的大型活动,包含国际风筝节、风城艺术节以及国际动漫节等。其中,2024国际风筝节吸引超过12万人次参与,今年首度举办的「2024新竹国际动漫节」勇夺「美国缪思设计大奖」金奖肯定。
为改善竹市长期交通壅塞问题,市府已向中央争取核定33案、共10.9亿元经费,推动通学步道及全市113处路口安全改善,其中,通学步道已核定4.6亿元补助全市24校进行校园周边通学步道规划与改善;并在家长接送区及装卸货车格导入智慧停车柱及科技执法,解决占用造成的违规并排问题。
行政处表示,此次民调由竹市府委托全国公信力民意调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期间为9月27日至10月1日,成功访问1073位新竹市20岁以上成年市民,以新竹市住宅电话簿(尾数2位随机)进行抽样,进行电话访问,在95%信心水准下,抽样误差约为正负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