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龙泉青瓷学院派代表人物”汤忠仁:想有更多可能性

目前仍在杭州攻读陶瓷专业博士的汤忠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杭州-龙泉两城之间来往奔波。一城是他的"研究所",一城是他的"试验田",一次次往返的路,便化作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003年,在大学的一次暑期实践中,汤忠仁对龙泉青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不曾见过的龙泉窑标本瓷片,让他爱不释手。怀着好奇与向往,他逐渐醉心于对黑胎青瓷的研究和创作中来。“沉迷的状态就是巴不得今天烧窑,明天还烧窑,后天继续烧窑。”

作为龙泉青瓷的“学院派代表人物”,汤忠仁坚信学院教育能给工艺美术增添更多的可能性。“我希望在博士研究这个阶段,通过更加系统的方式方法,把我这近十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整理出来。”

黑胎青瓷,是龙泉青瓷工艺种类中最为独特高级的品种。它的制作工艺复杂高超,成品率只占三成。“薄胎厚釉”便是这一传统技法的技术壁垒,若想要达到最佳状态,就必须耐得住性子。经过五年的反复锤炼,直到2015年下半年,汤忠仁才终于“复刻”了真正的黑胎青瓷。也是从此时开始,黑胎青瓷开始被更多人知晓并追捧。

人生幸事之一便是能得贵人指点。汤忠仁的师公徐朝兴,是“龙泉青瓷泰斗级人物”,在言传身教中指引他更深入地理解传统工艺;而其导师刘正则给予了他莫大帮助,鼓励他大胆的突破与创新。

认知愈深愈被吸引,愈入迷又愈发深入。黑胎青瓷的恢复性发展研究也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姿态。“首先是复刻复古,然后再一个是变古。”汤忠仁对黑胎青瓷的研究从更换材料到创新技法,从局部到完整,从推测到证实,到进一步挖掘整理出独特的造型语言,再到深入探索开发出适合当代生活的器物,绝非一日之功。

“你可以在观念、在表现手法上天马行空。但落到细节上,还是需要有更严谨的态度把它收回来。”

现代社会,匠人必须直面容易陷入孤芳自赏困境的现实难题。怎么不让创作束之高阁,就要在坚守文化的“根”与顺应市场的“势”中,努力做好权衡取舍。“站在艺术史或者美术史的视角,你也要花更多精力去思考关于‘时代’的问题。”

如今,非遗技艺不仅承载着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还蕴藏着青年一代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崭新剖析与阐释。汤忠仁笑称在创作《黑胎六方菱瓶》时,“它的造型语言,我全部用的是现代的几何线条穿插。”融入建筑语言,以现代方式去表现古代技艺,也使得他的作品得到了客户认可。大家觉得瓶身和广州塔相像,还给它取了个生动有趣的昵称叫“小蛮腰”。

更令汤忠仁欣慰的是,有很多90后、00后也很欣赏他的创作,这更加坚定了他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的决心。

今年6月,汤忠仁入选了"全国首批计划扶持的20位青年非遗传承人"。他正以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打破传统技艺“口耳相传”的固有承袭模式,让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非遗传承这个大家庭中来。

《中国匠人》

本站上流X非遗匠人内容共创栏目

让我们一起保护·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欢迎留言哦~

实习生王楚骁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