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树懒热”病毒竟危及未出生婴儿

病毒从一名孕妇传播给其未出生的婴儿,导致死产。此后,专家就可怕的“树懒热”的危险发出了新的警告。

奥罗普切病毒,绰号“树懒热”,今年早些时候超出其通常所在的南美洲范围,传播到 西班牙、 意大利、德国 和美国。

这种最初因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现而得名的病毒,目前没有疫苗或特定的治疗手段。

已知其会引发头痛、肌肉疼痛、关节僵硬、恶心、发冷、对光敏感以及呕吐等症状。

然而,它可以迅速穿过血脑屏障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那里它可能导致脑膜炎,在极端情况下会致命。

它主要通过叮咬昆虫进行传播,但有有限的证据表明其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截至目前,专家认为仅有两例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的病例得到了证实。

现在,在该病毒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进一步令人担忧的证据里,医务人员又报告了一起导致死产的病例。

医务人员在巴西东北部的塞阿拉州记录下了这一病例,一名 40 岁的妇女在怀孕 30 周时感染了奥罗普切病毒。

这位未透露姓名的妇女今年 7 月出现了发烧、发冷、肌肉疼痛和严重头痛的症状。

仅仅三天后,她就开始出现轻微的阴道出血,还有该区域的深色分泌物。

接下来的九天,她的症状一直持续着。虽然最初迹象显示胎儿情况良好,但随后的扫描证实她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已经死亡。

对从她身上采集的样本所进行的分子检测证实,她感染了奥罗普切病毒。

对这名死产男婴的检测未发现发育障碍,但分析显示,其大脑、脊髓液、肺脏、肝脏、脐带以及胎盘中均存在病毒。

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写道:“这些发现凸显了妊娠期奥罗普切病毒感染的风险,以及对于生活在或到访该病毒流行或新出现地区、有发热或其他提示症状的孕妇,需要考虑这种感染情况。”

就在几个月前,整个欧洲查出了十几例奥罗普切病毒病例。

虽然被称为“树懒热”,但奥罗普切病毒并非由树懒直接进行传播,而是由小咬虫(比如蠓)传播,它们能够将疾病从树懒传播给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

奥罗普切病毒引发的症状通常在被咬后 4 至 8 天开始出现。

虽然可能致命,但致命的结果极为少见,从该疾病中康复是常见情况。在大多数情形下,症状在发病后四天内消退。

专家仍在研究奥罗普切病毒对妊娠的确切影响。然而,此前已有流产以及增加婴儿患一种被称为小头畸形(即婴儿头部非常小)出生缺陷风险的病例记录。

该病毒与寨卡病毒属于同一家族的病原体,已知寨卡病毒会增加流产和出生缺陷的风险。

在欧洲,奥罗普切病毒的病例数量仍然很少,所有病例都被认为与前往受影响地区旅行并在返回时患病的人有关。

然而,今年 1 月至 7 月中旬,在巴西、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和古巴已记录了超过 8000 例病例。

由于病例数量众多,欧洲卫生官员警告前往或在疫情地区居住的公民存在中度感染风险。

他们建议在受影响地区的人使用驱虫剂、穿长袖衬衫和长裤,以此降低被叮咬的风险。

专家表示,奥罗普切病毒在英国等气候较为凉爽的国家不太可能“扎根立足”,但对于那些出国旅行的人来说,它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针对当前的奥罗普切病毒株的分析显示,它在感染人类方面变得更有效,这可能是病例增加以及在以前未出现过的地区出现的背后原因。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导致其增多的原因,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增加了人类与可能携带该疾病的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奥罗普切病毒于 1955 年首次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同名地区被发现。

五年后,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期间,一只树懒接受检测,被发现携带了奥罗普切病毒,这进而导致了它别名的产生。

然而,不只是树懒,还有多种动物被认为是该病毒的潜在携带者。

此前该病毒的大多数爆发情况,已超过 30 次,均集中于亚马逊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