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传新生儿肠病毒!北部女婴染病出生至死亡仅16天
今年新生儿肠病毒疫情特别严重,疾病管制署今(3)日再确认一起新生儿染肠病毒重症死亡个案,是一名北部女婴感染伊科11型肠病毒,从出生到死亡仅短短16天。疾管署统计今年新生儿感染肠病毒重症已有8例,当中4例死亡,目前社区主要流行的伊科11型肠病毒对新生儿威胁高,提醒准妈妈注意产前分娩后有发烧等症状要提高警觉。
疾管署上周确认2例肠病毒重症,其中一例死亡。疾管署防疫医师黄婉婷表示,死亡个案为北部新生女婴,出生时就有呼吸窘迫被收治住院,第三天出现发烧症状,后来还出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血小板低下与心肌炎等多重器官受到影响等典型新生儿败血症情形,且在脑脊髓液、鼻咽、肛门拭子皆检出伊科11型病毒,转送医学中心治疗后病情仍持续恶化,不幸于发病后两周过世。
黄婉婷表示,伊科11型对新生儿感染后容易导致严重病程,重症个案死亡率可达到4至5成;这名个案出生后三天出现症状,依据潜伏期推算,应该是在子宫或者分娩过程中遭到感染。
至于另外一名重症个案是东部两岁男童,因发烧、多次抽搐等症状就医,收治住院,检查确认也是感染肠病毒伊科11型,并发脑炎重症,所幸经治疗后改善,现已出院。
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上周(6月24日至6月30日)国内肠病毒门急诊就诊共12,378人次,处于持平状态,疫情仍在流行期,目前社区主要流行病毒为伊科11型。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表示,肠病毒疫情已经达到高峰持平状态,预期暑假之后会趋缓,而这一波疫情以新生儿威胁最严重,今年共有4例死亡个案都是不到一个月的新生儿,发病时间在出生后3天至13天内,越小的新生儿感染导致死亡风险越高。
黄婉婷提醒,准妈妈们怀孕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产前14天至分娩后如有发烧、咳嗽、喉咙痛、腹泻、肋肌痛等症状,应主动告知医师;家中成人或幼儿如有身体不适,应避免接触新生儿;大部分成人感染肠病毒症状不明显,接触、喂食新生儿之前应该用肥皂正确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