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解汶川地震房屋倒塌原因

南方周末讯 一些灾区地震烈度达到11度。但是按照我国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6个极重灾区中,阿坝绵阳德阳广元等4个地方的抗震设防烈度仅为6度,其他两个地区成都雅安也仅为7度。按照这个设计标准房子的抗震能力很难达到抵抗这次地震的要求。

▉很多人提出学校教室开间大,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倒塌。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只要按照抗震标准来建造,学校类建筑可以同样抗震。事实上,多地震的日本,学校恰恰是政府指定的地震避难所。

▉就我曾在纽约从事将近20年建筑设计经验所知,学校设计和建设比一般建筑要严格,一般工程师如果没有专门的结构工程师执照,尽管可以设计桥梁道路办公楼住宅商场,但不能设计学校和医院

▉纽约还对每一个公立学校实行年检制度长达30页、104项的自评报告上,要填写各方责任人信息、建筑概况、维修记录,以及场地、建筑、结构、设备、卫生、紧急逃生和救援等各个方面情况。若不如实和及时填写,则不发给下一年的《房屋使用许可证》。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施工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并且需要有完备的质量记录。完工后也会有专门的质检部门验收。所以施工质量通常不是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

王汝恒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黄崇福:工程地震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系统仿真与灾害模拟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傅刚:美国注册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访问教授

常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结构设计师

当记者辗转联系到西南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王汝恒时,电话那头的教授声音略带嘶哑,显得非常疲惫。西南科大校址就在四川绵阳市,位于重灾区。学校虽然没有房屋倒塌,但是哪些校舍以及灾区哪些房子还能用、哪些已成为危房,都需要他带队去评估,马不停蹄。

在北京的黄崇福、傅刚和常强,同样在为灾区忙碌着。

傅刚正在带领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为灾区设计新的建筑。他说灾后要亲自去四川参与重建,一定要赶在9月份开学之前为当地的孩子们建设一批崭新的学校,杜绝豆腐渣工程

国家抗震设防标准亟待修订

南方周末:此次四川大地震中,很多鲜活的生命都是被坍塌的建筑物掠夺走的。地震中建筑物倒塌非常严重,这是由于地震强度过大,还是建筑质量不过关造成的?

王汝恒:从绵阳和我们学校的灾情来看,一个是建筑本身抗震设防烈度不够。这次地震震级太大、烈度太高,而我们国家的抗震设防标准显然过低,例如,规定绵阳为6度区,而实际烈度肯定远大于6度。第二个原因就是余震不断,伴随山体滑坡很多房子被掩埋了。

常强:四川大地震的破坏力完全在设计标准之外,应该是造成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当然不排除部分建筑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

一些重灾区的地震烈度达到11度。但是按照我国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6个极重灾区中,阿坝、绵阳、德阳、广元等4个地方的抗震设防烈度仅为6度,其他两个地区成都和雅安也仅为7度。按照这个设计标准,房子的抗震能力很难达到抵抗这次地震的要求。

建一栋房子,首先是设计,然后才是施工,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国家有关部门综合各方面信息与历史记录以及相关技术理论制定出来的。除非业主提出更高要求,设计师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设计,提高标准必然增加建设成本,这个也是和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国家会在平衡经济性与安全度的前提下制定设计标准。

傅刚:此次发生灾害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低于所受灾害程度,这显示了我国在地震测量、计算等技术方面的不足。所以,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需要重新制定。

南方周末:四川处于地震带上,抗震设防标准却如此之低,为什么?政府是否已经就此展开调查

王汝恒:除了四川省内的专家,现在全国各地的很多专家也都到了震区,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都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调查的范围涉及地质构造、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应该是非常全面细致。但是目前还没有调查结果出来。

现阶段全面铺开的一项工作是对没有倒塌的房屋进行评估,哪些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重建。绵阳市区已经对能住和不能住的房屋都分别作了标记。

南方周末:中国曾多次调整设计标准。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北京和唐山的抗震设防烈度就提高到了8度。这次四川大地震中,政府最应该吸取哪些方面的经验教训?

傅刚: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是综合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因此,尽管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并不属于地震多发地区,但是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其抗震设防指标为8度,高于此次受灾区域。

如果重新修订抗震级别,应该多从实际需要出发考虑,而不应以行政级别高低来决定其建筑的级别,比如,学校和医院的设防级别不应低于政府办公楼,无论在什么地方的小学设防级别不应低于北京小学的级别。

为什么那么多学校垮塌?

南方周末:有媒体报道,在汶川、北川等震中重灾县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据四川省各地教育部门的初步统计,倒塌的校舍就已经达到6898间。学校成为最脆弱、最令人心碎之地,为什么?

黄崇福:都江堰中学倒下了,周围很多房子却没有。都江堰离震中有100多公里,震中的汶川中学却没有倒塌。只能说明质量存在问题。

很多人提出学校教室的开间大,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倒塌。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我国目前的建筑水平已经完全能建造抵抗此次地震的学校类建筑。只要按照抗震标准来建造,比如钢筋的粗细、水泥的标号等等,学校类建筑可以同样抗震。事实上,多地震的日本,学校恰恰是政府指定的地震避难所。我国的设防原则是“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灾区的学校倒得如此严重,不排除设计和审查时就出了问题,但施工质量不高可能是重要原因。

常强:根据目前所知道的,灾区大多是砌体结构,再加上设计烈度为6、7度,抗震性能不会太好。一般学校的房子跨度比较大,教室面积比较大,又是砌体结构,这样更容易倒塌。

傅刚:震区的建筑物倒塌可能性,不能仅仅从建筑物功能来判断,主要判断依据还是建筑结构等物理因素。相对来说,整体性好的建筑,抗震能力较强。从此次受灾情况看,学校和医院的情况十分惨重。这样的情况可能出自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设防要求低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划分了各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还根据建筑功能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其中,除三级甲等医院外,多数医疗设施的等级只为乙等。而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楼也只是乙等级别。

其次是抗震观念上的忽视。城市迅速发展,要求建筑物迅速地被建造,忽略设计,降低质量,使得建筑物成为加重灾害的隐患。

第三是工程质量不过关。我们从一些灾后照片中发现,坍塌建筑物的混凝土废墟中有时看不见足够的钢筋,而钢筋的延展性是防止混凝土崩裂的重要设计考虑和技术手段之一。

南方周末:那些地震频发的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建学校的?他们是否有一些制度上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常强:中国对学校的设计除了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外,要求没有特别之处。我们也做美国加州的项目,学校设计有专门的篇章要求,设计技术审查也非常严格,政府投资必须经过DSA审查,这是可以借鉴的。

傅刚:就我曾在纽约从事将近20年建筑设计的经验所知,学校设计和建设比一般建筑要严格,除了符合纽约州和纽约市的地方法规外,还须符合市教育局制定的专门规定。一般工程师如果没有专门的结构工程师执照,尽管可以设计桥梁、道路、办公楼、住宅、商场,但不能设计学校和医院。

另外,对每一所公立学校实行年检制度,长达30页、104项的自评报告上,要填写各方责任人信息、建筑概况、维修记录,以及场地、建筑、结构、设备、卫生、紧急逃生和救援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若不如实和及时填写,则不发给下一年的《房屋使用许可证》。

这样的常规检查,加强了学校房屋安全的可信度,甚至遇到灾难时,市民纷纷躲到学校里保安全。哪些是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