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论道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如果我们所有科技期刊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准绳,以学术诚信为本,共同追求质量发展,涌现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全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准也将提升一大步。”在12月17日开幕的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朱邦芬表示。

本次论坛主题为“共担历史使命・共建创新生态・共谋高质量发展・共创期刊未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认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为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就是要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服务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担当好学术期刊的使命。”他强调。

此外,吴尚之称,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要以高质量的文章和高质量学术创新成果来衡量,学术期刊要特别关注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提升服务和引领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着力抓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也强调,科技期刊要坚定正确的办刊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四个面向”,坚守促进学术交流,服务创新发展的根本使命。

“面向科技共同体办刊,依靠科学家办刊,努力发表和传播高水平成果。更加密切关注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支撑原始创新,力争首发权。”怀进鹏说,要不断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引领力,要强化与国际科技期刊界出版界的务实合作,增进开放、信任、团结,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更好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的发展质量,”吴尚之说,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导向,有利于引导学术期刊突出科学精神、学术贡献和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认同该观点。他表示,目前国内形成了几大各具特色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期刊评价导向功能,总体起到推动发展、积极导向的作用,但目前的期刊评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和偏差,比如少数期刊片面追求影响因子,甚至出现强制引用、互引同盟等造假行为。

“期刊评价是先行者裁判员,没有高质量的期刊评价体系,高质量的期刊建设也无从谈起,期刊评价机构要针对当前期刊评价和期刊发展中的问题,不断优化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引领学术期刊健康发展。”马援说,近年来一些期刊评价机构将科研诚信、发表青年学者文章、数字化建设等纳入了期刊评价,这也必将对引导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虽然大家现在对学术期刊论文以质量为王存在广泛的共识,”朱邦芬也说道,但是一提起科技期刊的高质量,许多人心目中还是“以影响因子为王”。

朱邦芬强调,高质量标准不能一刀切,要以科技期刊的类别而定,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科普类、文献类,不应该是一种标准。基础研究类期刊要以推动科学研究发展为己任,应用类研究期刊以技术进步为追求,科学普及类期刊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目标,而科学技术文献类期刊则以收集、记录、归类、服务等质量来衡量期刊的高低。

“英文科技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主要的功能不同,高质量的标准也相应而异,”朱邦芬说,即使同一类别的期刊,也不能简单以期刊影响因子排座次,各学科、各学科内部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每种期刊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有确定的追赶目标,有分阶段的目标,走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此外,朱邦芬认为,评价高质量科技期刊应该兼顾数量和质量,将定量定性相结合。“我很赞成中国科协请各个专门学会组织会员对自己学科领域高质量期刊发表意见,最后将有共识的期刊选入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没有共识的就暂不入选。”他说。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出版模式、学术传播业态的深刻变革,既对传统社科学术期刊生产与传播方式提出挑战,也为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马援还提到,社科学术期刊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办刊理念、技术手段与运营方式的创新升级。(记者 操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