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是誰悄悄偷走我們的未來:央行→先難後獲
央行长期低利率政策,于今为烈。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我们把所有台湾人就只分成富人和穷人,换言之,如果你家的财富不属于全台湾前20%,那么,在我的文章的归类,你就是穷人,之所以如此归类,是因为长期低利率的政策利益以不成比例、极不合理的方式偏向那20%,而剩下的80%都成了受害者,长期承受低利率对他们生命中该得利益和机会的无声剥夺。
我把利率分成两类,正义的利率以及不正义的利率。那么,正义或不正义有何标准呢?那就是实质利率至少是2-3%,也就是名目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至少是2-3%,这样的数字代表着,当我们把钱存到银行或是借钱给别人,不只购买力不会减弱,还有一点点点利润可得,毕竟借出去的钱是牺牲了自己的流动性、机会成本以及承担拿不回来的风险。相反的,如果达不到这个数字,那就代表债权人不只没得到最起码的利润,还要补贴债务人的举债,天下竟然有这种事?有,分分秒秒都在发生,而且很久了,这当然不正义,是央行的不正当的财富重分配。
财富重分配,不管是劫富济贫或是劫贫济富,并非只有财税政策一途,还包括利率政策,甚至于利率政策起到的作用更大,尽管更涓滴(但滴水可以穿石)而隐蔽,最明显的就是低利率、零利率、(在日本实施的)负利率政策,就是拿你我的存款去补贴有钱人,因为此时的融资成本很低,有钱人轻易就能拿到巨额的低利贷款(股神巴菲特入股日本五大商社,平均持股达到8.5%,融资至少9140亿日圆,平均融资利率仅为0.6%,如今,这五大商社股价已经翻了好几倍)。当然,这时富人的投资报酬率可不是2-3%,而是至少20-30%,甚至十倍、百倍。《彭博社》报导,全球有131位亿万富翁的净资产在疫情期间翻倍,其中一个主因就是该时期的低利率政策的护航,推高了资产价格。
那么,央行给的利率正义吗?看一看数据就知道。从阿扁时代,台湾就开始实施低利率政策,于今为烈。就以2018-2023这六年来看,平均实质利率为-0.70%,这就意味着把钱存到银行、邮局,不仅没赚到利息,还倒贴利息。会发生这种事,难道不是拜央行所赐?
那么,为什么长期低利率会压制我们的薪水?它的发生是间接而非直接的传导。
首先要知道,承受低薪、难调薪的不是只有劳工,即使是军公教、国营事业员工、以利息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机构、退休人士一样受害,只是因为中小企业就业人数最多、处境最艰难、保障最少,因此,以下就以中小企业做说明,但记得,只要不是富人,都深受其害。
根据《2023年中小企业白皮书》资料显示,2022 年台湾总就业人数为1141万8千人,其中,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为913万2千人(占比79.98%)。因为中小企业获利不如大企业,以2021年为例,大企业平均获利9.16%,而中小企业平均获利才5.63%,这是为什么中小企业员工调薪不易,因为中小企业本身就生存不易。
为什么中小企业生存不易?因为相较之下,中小企业更容易受租金、物价(通膨)、薪资上涨的影响,风险承受能力较差。2021年中小企业的营业费用(如员工薪资、租金等)占营业收入净额比率为17.15%,较大企业(7.85%)高出很多。其中,租金以及通货膨胀都与央行的低利率息息相关,正是央行的低利率推高了地价、房价、房租以及物价的一波又一波的上涨,导致多数中小企业每天都要跟通膨、生产要素成本拚命,以至于剩下能给员工的,确实也就不多了。
更可恶的是,低利率并没能促进就业,相反的,不利于就业,也就是低利率起到「促进失业」的效果,听起来不可思议。正因为低利率促进了失业,所以,僧多粥少的结果,就是工资起不来。为什么低利率促进了失业?因为低利率扭曲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使得资金没能流向实体经济,而是流向房地产、股市、债市、汇市、虚拟货币等金融市场,进而大面积地压缩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中小企业受害尤为严重。
是谁剥夺我们该得的利润?是谁让不该这么富有的却这么富有,不该这么贫穷的却这么贫穷?是谁让房价、店租如此不合理,以至于买不起房、被店租压垮?是谁偷走我们的发展机会?是谁让社会的发展如此扭曲变形?…那就是长期低利率。
樊迟问孔子,怎么样才能说是「爱民的主政者」?孔子告诉主政者,那就是「先难而后获」。何谓「难」?「难」不是朱熹、钱穆所说的「困难」,也不是杨伯峻说的「付出一定的力量」或傅佩荣说的「努力辛苦耕耘」,而是「除凶恶」,在今天的台湾,该除的「凶恶」就是偷走我们的财富和未来、勒住我们的脖子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决策者如果还有良心,那就请赶快回到正义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