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坑家长钱的这3个东西,这样对付才行!

hi,我是大J,点击关注我

马上放暑假了,带娃出去的时候,就又躲不过娃娃机、盲盒机、奥特曼卡片这些诱惑了……

这些儿童界碎钞机,确实是“天生就为了让娃上瘾,让家长掏钱”而制造出来的。很多父母也问过我怎么办解决?

实不相瞒,我和小D回国后也掉进了娃娃机的坑里了,最频繁的时候,每周都会带她去玩一次,玩完了第一个100,还会央求我们再给100,第二个一百花完了还会继续要求充,甚至用上了“我求求你们了”这样的词……

我当然明白大家对于抓娃娃的顾虑。抓娃娃,抽盲盒,包括收集奥特曼卡片这类游戏的设置,就是最直接地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它给了一个假象,不需要多费劲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

而且每次就差那么一丢丢,又让人觉得,下次再试试看就可以。

而真的抓到了,就是给予大脑最直接的奖励,又再次强化了,不需要多费劲就能得到奖励。

这的确是“上瘾性”快乐,短暂,而且不需要真的付出努力就能获得的快乐。

还有朋友一针见血指出,娃娃机,盲盒和奥特曼卡片,根本不“值钱”,花好几百以后得到的不过是某宝上面10元不到的东西,而且如果一直得不到想要的,孩子还会发脾气,的确吃力不讨好。

那我们还该允许孩子去体验这些“快乐”吗?

01

上瘾,适度也无妨

我是允许的,不仅允许,我还经常主动提议一起去抓娃娃。

只不过,我们每次去之前,我都会和小D再次约法三章,我们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都能来抓娃娃。但每次,我们预算就是100元,用完了就没了。

这个过程中,我能清楚看到小D各种心态和欲望管理。

100元快没了,自己又抓不到而着急;

100元没了,啥都没得到而发火;

哪怕抓到了,还想继续玩而耍无赖……

小D特别明白我们的约定不会动摇,那么她在“对抗”的就是自己,大部分时候,她都“对抗”输了,表现为发脾气,很难受。

我和先生也特别明白,我们既然选择了让她继续接触这样的快乐,我们需要自我对抗的就是,如何托住小D的情绪。

100元快没了,但一个都没抓到-- 爸爸抓娃娃技术好,就会提醒小D更加冷静观察,然后一起合作(大概率就能抓到);

妈妈抓娃娃技术不好,那我就会提醒她,玩的过程也是开心的,而且我们约定的就是,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还能来玩。

100元没了,啥都没得到而发火-- 我们就会找个不影响大家的角落,等待她冷静。然后就让她自己选择,下次还要再来吗?

我反复告诉小D的是,抓娃娃是一种娱乐,如果这种娱乐给你带来的快乐少了,发脾气难受反而多了,那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停止这个娱乐。

哪怕抓到了,还想继续玩而耍无赖-- 这和我们第一次处理的方式一模一样,应该说这样的管教方式已经是我们“驾轻就熟”的技能了。

所以呢,小D还是对“抓娃娃”上瘾,但上瘾的成本我们能控制,最多一周也就100元,有时候因为没时间,需要两三周才去一次。

而小D在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我和先生也有足够好的心态来引导、复盘和教育。

所以,我们似乎对于这样的“适度”上瘾,一点没有顾虑。

上瘾是人类大脑的本能,正因为如此,抓娃娃,抽盲盒,集奥特曼卡片,刷短视频,玩游戏这些专门为“上瘾”设计出来的玩意儿,会让孩子入迷,甚至让大人入迷,并不奇怪,对于本能,我的态度一向是“打是打不过的,所以干脆加入吧”。

可以说上瘾人人会,因为上瘾就把人生彻底赔进去的人当然也有,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我们如何认知和引导自己的本能。

不要打压快乐,而是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快乐,不要硬和多巴胺过不去,而是带娃一起体验内啡肽带来的超越感(旧文有这两者的说明,)

讲真,我和先生都快40了,也有这样的“适度”上瘾,将心比心,我们就没有那么苛刻要求小D了。

02

后来呢?

大概过了8个月左右,小D对于抓娃娃已经没啥大兴趣了。现在哪怕路过那些店,也极少会主动提议要去抓娃娃了。

老母亲唯一头疼的就是,家里一堆很“丑”的娃娃,小D当作宝,死活不让我处理。

但转念一想,这样她就不来和我抢我爱的玲娜贝儿了,也挺好,哈哈哈。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女儿抓娃娃的故事,并不是建议家长们,都主动去让孩子们“上瘾”,借此锻炼孩子。

只是想说,育儿其实是有很多选择的,育儿书里告诉过我们“最好”的选择,但这个世界不是无菌的温室,娃总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

只要抓住自己教育观里“最关键“的点,其他的都可以尽量放松一些。

毕竟,教育就是每个家庭的选择,每个家庭如何生活,怎么过日子才舒服,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这些年写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

欢迎点击下方标签直达相关内容找到答案哦

话题索引

按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