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生自白:我非校畜 邊實習邊學「得到認同感」

廖焕杰从小就对程式抱有极大兴趣,高三下离开体制后,他决定边自学边申请科技业实习机会,进入职场磨练程式技能。 图/廖焕杰提供

今年廿一岁的廖焕杰,高三下离开公立高中、开始自学,现在已是正职软体工程师。他认为,与其受限学校,不如提早进职场,边做边学,也从工作中找到消失已久的认同感。以下为廖焕杰的告白:

在台湾念高中,钻研程式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从小就喜欢写程式,但程式资讯不是正式学科,大部分想深入学习的人都要额外花时间自学。如果想用程式上大学,多半都会选特殊选才,但多数大学教授重视程式检定、比赛成绩,对我钻研的网路App开发没有兴趣,我很难凭自己的专业上大学。

高二上的专题课,我设计出一款聊天机器人,可以记录作业、考试、班级事务,最后全校约一半的班级都在使用,但这个作品和申请大学没有太大关连,有一阵子我很迷茫、痛苦,觉得自己被困住了。

高三上我决定自学投入资讯领域。我把「申请公司实习」写进自学计划,暂缓上大学。我常觉得台湾学校太重视成绩,与其在学校帮老师冲绩效、当学校的「校畜」,我宁愿进职场,深化想学的专业。

为了督促自己找工作,我十八岁就离家独立,目标一年内靠自己赚房租和生活费,很幸运地在隔年成功录取一间跨国科技公司。虽然生活很累,下班还要花时间自学不熟的技术,但当维护的后台不再只影响一间学校,而是卅七个国家、一万个经销商,我的程式专业进步飞快。这也是我第一次凭自己的兴趣在群体里得到认同感,这些都是在学校体会不到的宝贵价值。

去年七月,我从高中自学身分毕业。虽然不再是自学生,但毕业不代表停止学习,人生也不会就此达到高峰,无论身分,我都想带着自学的精神,一路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