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参选人皆承诺提高医疗支出 专家叹:钱从哪里来

前健保局总经理、上腾生技董事长张鸿仁今发表新书《政府不敢告诉你的健保危机》,邀请各领域专家参与座谈会。(林周义摄)

总统大选在即,蓝白总统参选人侯友宜、柯文哲本月接连提出医疗政见,承诺增加健康投资,要将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例提升至8%。台湾健康经济学会理事长连贤明今分析,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约4600亿,但钱从哪里来?没人愿意讲,大部分人都只是在喊。台湾面对人口老化问题,老人缴的保费少,使用的健保资源却多,要如何解决结构问题,同时维持财务成长,是健保接下来较大的挑战。

前健保局总经理、上腾生技董事长张鸿仁今发表新书《政府不敢告诉你的健保危机》,邀请各领域专家参与座谈会。张鸿仁指出,数十年前,癌症是绝症、没有心脏支架、没有人工水晶体,民众出现健康问题,很快就会病逝,因此即便活到90岁也花不了多少钱。如今的健保总额规模已达到8500亿,健保是几千亿的问题,真正的改革,需要的是全新的思维。

面对健保危机,侯友宜、柯文哲本月接连抛出政见,承诺当选后要增加健康投资,将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例提升至8%。连贤明指出,过去光是要调高健保费,增加几百亿健保财源,各界就已吵翻天,而提高医疗保健支出至8%,需要的是高达4600亿的规模,参选人现在都只是在喊,没人说这笔钱要从哪里来。

资深财经媒体人林宏文今抛出调整补充保费收取上限的想法,他以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为例,因补充保费的收取设有上限,超过1000万的收入,也只以1000万去算,即便鸿海股息高达92亿,郭台铭的补充保费也只需缴约21万。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理事长、普诚科技董事长姜长安认为,若要从富人身上提高健保的收入,很重要的关键在信任,这前提必须知道政府要怎么花钱;连贤明则认为,光靠补充保费的收取恐怕也并不足够。

连贤明指出,以现在的结构而言,台湾已迈入老人社会,有工作的人口比例下降,老人则增加。然而,老人缴的保费较少,使用的医疗服务却最多。要如何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让结构上不要差那么多,同时维持健保的财务成长,将是健保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

长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研究所暨医务管理学系教授卢瑞芬表示,健保面临的挑战是经济问题,「资源有限,欲望无穷」。在财务冲击之下,疾病往往是保小不保大,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创会理事长潘怡伶是乳癌患者,标靶治疗费用要价超过100万元,因自身有保险,才有办法治疗,其他没有保险的人,只能变卖房子、贷款来救命。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认为,健保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总额成长率不够、总额不足,医疗服务提供者本业多在亏损,只能靠业外收入维持敬一个,也难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即便政府推动部分负担,也无法解决财务问题,要回归本质,就需要增加健保的收入,提高保费。

国际医疗卫生促进协会理事长、北荣副院长李伟强直言,健保危机已经不只是健保危机,而是医疗危机,要让执政党认为健保制度非改不可,这前提是要让民众有感。张鸿仁也向民众喊话,任何候选人前来拉票时,建议告诉对方「你支持扩大投资健康(健保),我才投你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