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贫穷的大凉山 感受彝族的幸福生活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
四川大凉山的山高、箐深,彝族村寨星星点点地散布其间,大多数彝族女人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落后与贫穷显而易见。为了摆脱贫困,许多男人外出打工,一年半载不回家,女人就责无旁贷地挑起务农、育儿、孝敬父母公婆的重担。
走近大凉山每个村口,总会看到很多彝人披着“察尔瓦”(披衫)席地而坐,席地而坐是彝人的习惯,是祖先传承下来的习俗,以地为落。
他们居住的房屋都普遍简陋、矮小,室内黑暗、阴湿,有的家庭甚至牛羊和人混处一室,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室内除设粮屯外,别无它物。
彝族人喜欢吃肉,特别是喜欢吃猪肉。几乎家家都会养个三四头猪,“今天我家杀猪,你砍一份拿回去吃。等轮到下次他件杀猪的时候,我再到他家砍一份”。整个村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