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化鹏》年轻人的火星文自荐信

左化鹏》年轻人的火星文自荐信。(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爱传媒左化鹏专栏】友人知我粗通文墨,其子求职,央我代笔写自荐信,这位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自拟的草稿,看似火星文,通篇只见啊诶喔嘿噢,吗呢吧呗齁等语助词,我看不顺眼,一律删除,并在词不达意处,逐字逐句,改得面目全非,他的儿子看完直摇头,不甚满意,仍在字句后面,多加了些呦哩哇捏惹等语助词,这是他的自荐信,不需我多置啄,只好点头称善。

说来惭愧,我这个略识之无的老冬烘,竟然不懂时下年轻人的语助词,看来只能与古人为友,我想起了战国时期的毛遂,当时秦攻赵,已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危若累卵,他自告奋勇,追随平原君星夜赶到楚国,游说楚王派兵救赵,解了围城之困,留下了「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歃血为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等成语。「自荐」之词应源于此处。

我又想起唐朝的李白,他年轻时穷愁潦倒,为稻梁谋,曾写信向荆州刺史自荐,企图谋得一官半职。这是私信写的肉麻兮兮,不宜公开,后人看到的应该是草稿吧,由于李白老兄的自荐信,既吹捧了韩荆州,又吹嘘了自己的才华,文辞生动,写得太好,流传至今。

开篇第一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被后人浓缩成「无缘识荆」的成语。可惜,韩荆州有眼无珠,置之不理,已读不回,和天才李白失之交臂。

满清末叶,广东有位孙中山,眼见国事杌陧,民生凋敝,也想学先贤李白,他洋洋洒洒写了万言书,向李鸿章自荐,无非也想谋一官半职,尽施平生所学,伸展抱负。他信中建言「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都是救世良方,却被日理万机的李中堂,视为陈腔烂调。

据说,这封万言书被丢进字纸篓里,孙先生一怒之下,四处奔走革命,后来推翻了满清。设若当时李中堂纳他为幕僚,或封他为县令,是否就不会有中华民国,也不会有中华民国的国父。时也,运也、命也,历史总是这么的吊诡。

附李白与韩荆州书原文: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