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失彰显主权先机
(图/美联社资料照)
民进党政府标榜最会捍卫国家主权,蔡英文也自称是台湾总统,却自愿以不具国家地位的「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称,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原来护主权只是关起门来搞大内宣,在最关键、最具指标性的国际场域却是自我限缩、自我矮化。
争取加入CPTPP毫无疑问是2002年台湾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最重大的外交出击,民进党政府号称为此已准备了5年,蔡英文总统更在脸书告诉国人,「递件,就代表我们有充足的信心,要跨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但大家看到的是中国大陆先发制人,9月16日正式宣布申请加入CPTPP,台湾在压力之下,随后于短短6天内递件,在事关国格、国家地位的名称问题上畏战、怯战,选择便宜行事。
民进党政府辩称,台湾当然是主权独立国家,沿用加入WTO时的「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争议最小。加入CPTPP前途未卜,却先开了2个无法弥补的恶例:第一, 自我宣示放弃以有主权意涵名义的名称加入国际协定、机制,等同自我否定所谓的正名运动,或争取以主权国家身分加入国际组织。第二,即使顺利进入CPTPP,与其他会员国的位阶还是有别,并衍生出是否简称「中华台北」、国旗展示等高度争议性问题。
民进党政府决策过程一向隐晦,但从台湾进入WTO的历史背景来看,CPTPP相关决策充分反映了蔡英文的一贯想法与个人意志。蔡英文被视为是台湾加入WTO的幕后推手,并鼓吹以关税领域名义加入WTO。她曾接受政府委托研究台湾加入WTO的前身、《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一案,并于1988年3月以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身分,在《中国时报》的「时论广场」发表〈领先中共加入关贸总协定〉专文,主动揭露台湾的可能策略。
蔡英文的观察显然与实际发展有很大落差,入会议定书不但没有关于台湾国际法人格的条文,1992年理事会主席声明更确定「先中国、后台湾」的共识,以及台湾「在GATT做为观察员及事后成为会员的过程中,其代表机构将循香港、澳门模式,代表机构人员之职衔,不应具有主权意涵」,为日后台湾在WTO的运作造成极大困扰。
「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简称「中华台北」,令许多绿营人士悲愤交加,认为根本是丧权辱国,民进党将WTO的屈辱甩锅给当时执政的国民党,30多年后,自己当家面对重大决策时,却是比照同样模式处理。
在中共全面打压之下,台湾以任何名义加入CPTPP都是困难重重,但面对国家主权、国格、利益等原则性问题,考量日本担任轮值主席、国际社会反中氛围等有利因素,台湾在名称问题上应有所坚持,至少保留弹性,拉高谈判声势,营造有利条件。可惜民进党政府贻误先机在前,仓促决策在后,主其事者未战就丢盔卸甲,虚耗维护国家尊严与地位的黄金时机,使日后加入CPTPP陷于更不利的局面。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