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

“这个。。。。能当银两花?周掌柜,我可是跟你们四海商行合作有几年了,咱们打交道可是好多次了,你可别欺我啊!要是贵号银钱上周转不过来,我这批货可暂且不收现银,等下批一起结算也没问题,可你别拿此等花花绿绿的纸片欺瞒于我啊!”

京城四海商行的一座专营绸缎布行的门店里,何君明拿着十几张巴掌大小、底色为赭皇色、背景上还有花鸟图案文字的精美纸片,带着疑惑和不解的神情对布庄掌柜周伟说道。

年过四旬的何君明是苏州府的行商,家中既开着织布工坊,他自己又往来南北之地行商贩货,十余年来也积攒下了不小的家业。

由于何君明多年经商办厂信誉良好,并且为人乐善好施,因而四海商行选定了与何君明进行合作,由他给商行设在京畿一带的绸缎布庄供货,双方合作到现在已有两年。

平时何君明很少亲自押运货物来京城,一般都是家中的堂兄弟轮流送货来京,但因为这次需要采购大批农具行销、而苏州府的四海商号告知他,必须要从京城拿着银票回来采购方可,于是他便顺道押着一匹棉布来到了京城。

“哈哈!何东家不知内情可以理解。我告诉你,此物名曰银票,这个纸片可非同一般,这可是皇上亲自想出来的法子,实是大妙之极啊!现今我们四海商行所有生意全部用此结算,你只要拿着银票回到苏州,然后将此物交于新立的四海钱庄,便可以提出等额的银两来采买物品!来来来,咱们坐下叙话!来人,上茶!”

周伟对于何君明的不解和误会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反而是笑呵呵地约他在后堂安座后大声吩咐了下去。

不一会功夫,一名小伙计端着两杯热茶自后院来到二堂,把热茶摆放在两人中间的矮几上翻身退了出去。

“真的是皇上想出来的法子?!适才是我多嘴多舌,还望周掌柜多多包涵,多多包涵!敢问周掌柜,此物有何妙用,周掌柜何不与何某解惑一番?”

何君明赶紧把话题岔开,免得让周伟心中不悦,不过还好,看周伟的态度,应该没往心里去的意思。

在听到皇上二字之后,他这才突然醒过味来,由于和四海商行的掌柜们交往多多,自己下意识的忽略掉四海商行的背景了。

“呵呵呵,你就是不问,周某也要给你解释一番呢!何东家,我来问你:你行商办厂多年,日常采购也罢、出货收银也罢,总是要携带大量银两铜钱吧?要是交易货物太多,那银钱怕是要用车拉人扛吧?且还要担心遇上贼人,以致人财两失,对吧?”

周伟笑眯眯地开口问道。

“周掌柜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您也是经商多年的行家里手,与行商中所尝之酸甜苦辣那自然是了如指掌了!不瞒您说,鄙人此次前来京城采购货物,随身也是带了五千两银子,准备买些皮子草药回去经销,这些银两由工坊中两名身强力壮之人看管搬运,不然还真是不放心!”

何君明并没有藏着掖着,两家合作以来,关系一直处的不错,再说他这次要采购的农具也是要从四海商行购买的。

四海商行设在苏州的掌柜告诉他了,京城军器监现在打造出大批的锄头铁锨犁头等等各种农具,有四海商行出资购买后进行专营,但需要他这样的合作方亲自到京城走一遭才能回来拿货。

军器监出产的农具可是抢手货,因为用的都是真材实料打制而成,更兼锋利耐用,所以在大明各地广受好评。

自从去年皇帝下了圣旨,只要是大明子民,不论什么身份,新垦荒地三年内均免征赋税之后,此举在大明引发大规模的垦荒热潮。

不管是平民家庭还是乡绅官绅,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开荒,农具的供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因为何君明与四海商行的关系良好,所以才有资格参与到分销当中,要不然的话,你就是钱再多也无法从四海商行提货。

“何东家,你仔细瞅瞅,这银票上面有印着面值,你看,印着一百两的就能当同等价值之银两使用,其余的以此类推,均是与等额银两相同。鄙店此次应支付与你的是壹千两百壹拾叁两,这叁两您未取,所以总共是壹仟两百壹拾两银子,你想想,要是给你如此多的银两,你少不得要雇车雇人,这便又多出一份开支,并且还提心吊胆的生怕贼人盯上。可这些银票便省去了这等大麻烦,你只要往怀里一揣,走在大街上,谁会知道你身怀巨款不是?”

这本来就是一目了然的事,周伟简单解释一下,何君明立刻就明白了银票的好处。

“这银票还真是便利的很!比起原先人挑肩扛的招摇过市实在是省却无数麻烦啊!好东西,却是是好东西!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周掌柜,咱们不是外人,我也信拿着此物能从贵号采买物资,可这东西要是被有心人见到后找人仿制,或是持有人遗失,有人拿着去贵号采买物资后随手卖掉,那贵号岂不是亏了血本了?持有人不也是白白损失了巨额银钱?”

毕竟是常年行商,与各色人等打过交道,也吃过不少的亏,何君明一下子就发现了银票的巨大漏洞。

“何东家不愧是老行商,一眼就能看出此间关窍!呵呵!不过,何东家,此物既然是皇上想出来的招,依着皇上天纵之资,岂能未想到如此大的瑕疵?”

周伟端起热茶悠然自得的品了两口后将茶杯放下,依旧是一副笑模样地开口道。

“我说周掌柜,您就别在卖关子了,您就赶紧说说,皇上是如何防着这事成吗?”

何君明看到周伟不急不躁的样子,心里像猫爪子挠着一般的急得不行。

“哈哈哈哈!好好好,我就如实告知何东家,免得你放心不下!何东家,烦请你拿出一张银票,我与你说道说道!”

周伟看到何君明心痒难搔的样子,忍不住大笑起来。

何君明赶忙伸手入怀,将适才揣进怀里的一叠银票摸了出来,然后挑了一张上面写着壹佰两字样的银票递了过去。

周伟接过来后,身子往何君明那边凑了凑,用食指点着银票对何君明说道:“何东家,你看见没有?这百两银票上面的花鸟图,是宫中的名画师亲手所绘,之后经雕版刻印在这上等桑皮纸上,这等纸张可是只有数家工坊能造,上面这数百句诗词也是由微雕匠人亲手刻制,等闲人根本无法仿制。倘若持有人不慎遗失也不打紧,四海钱庄会在收到银票之后的第十日方才支付现银出去,这期间足够持有者报官与亲自到钱庄挂失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