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1)

文化的起源:进化的延伸表现

人类在进化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首先进化出来一套拥有巨大处理能力的硬件,这个硬件在安装上很多软件之前,其威力还远未发挥出来。换言之,这种巨大处理能力的硬件因为没有发挥效用,于是就丧失了适应性,那么缺乏适应性的东西是如何被进化的呢?

动物进化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到学习的过程,通常动物越低等则本能越发达,而高等动物则要靠学习适应环境。

春天,一只雌性羽化的细腰蜂从地下羽化出来的时候,它的双亲早已在一年前的夏天死去,它必须同一只雄性细腰蜂交尾,然后开始在地下挖洞建筑巢室并完成其他一系列的工作:外出狩猎、把猎物麻醉后带回巢室、产卵和封堵洞口。所有这些工作必须在短短的几周内完成,然后它便死去。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先天的本能行为,不需要学习。①

但是,要记住筑巢的位置却需要学习,很难通过本能实现,细腰蜂通过洞周围的标示物记住洞口的位置。如果挖洞后,它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细腰蜂就无法找到原来巢穴的位置了。

一只食肉动物则通过学习适应环境,但它从小就有一种捕食倾向,这种倾向性是一种本能,要把这种本能转变成真正的捕食能力,则需要后天的学习。大脑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对周围环境和刺激做出反应,而不仅仅是生搬硬套。

从本能到学习的过程,非常类似于计算机从硬件到软件的过程。硬件通常擅长处理一些固定程式,优点是速度快、正确率高,而软件则是为了增强适应性而设计的。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硬件和软件结合的状态,刚刚出壳的绿头鸭在最初的10~15小时会跟着任何一个移动的物体走,并对这一物体产生依恋性,生物学把这个现象叫做印记。

因为绿头鸭一出壳第一个见到的通常是它的妈妈,这种行为如果完全靠本能在千差万别的各种鸭中识别出特定的鸭来,对“硬件”的设计能力就会要求太高,于是在“硬件”设计上进行了简化,本能要求它把最初看到的移动物体当做它的妈妈,这样就容易多了。假如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是一个木块,它也会将这个木块当成它的妈妈。

如果绿头鸭学习识别妈妈的本领完全靠后天的智力和学习,则对“软件”的设计水平要求太高,智能最发达的人类要好几岁时才能认识自己的妈妈,就是因为人是靠软件来处理这些信息的。说到这些通过自然选择完成的设计,我们不得不感慨自然进化的鬼斧神工。

人类为什么能够超越动物许多呢?他们可以盖高楼大厦、制造复杂的机械和各种设备,作为一种大型的灵长类,人类组成了复杂无比的、规模庞大的群体,这些都是惊人的。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因为人更聪明,脑力更发达。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做比较,人类有1400毫升的脑容量,而黑猩猩只有400多毫升。人类在300万年前的祖先脑容量只有400毫升,现在已进化到了1400毫升。但是,智力的差异并不是造成人和动物的巨大差别的原因。如果一个孩子一出生就被放置在一个荒岛上,只通过一台机器提供食物维持生存,不接受和其他任何人的交流,恐怕其在智力上的优势不会比其他动物高多少,顶多能够投掷石块,驱逐野兽,要想有语言交流,发明火,种植农作物,不知道要积累多少代人。

从化石分析可知,距今10万年左右,人类大脑和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就生存状态而言,那时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很小,农业还将再过9万年才发明出来,更别提其他的发明创造了。

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取得成就的原因是知识、经验获得了积累,并通过后天的模仿和学习得到遗传,我们把这些统称为文化。也就是说,人不是通过先天的“硬件”取得根本的领先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安装各种“软件”实现了这一点。我总觉得,人类在进化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首先进化出来一套拥有巨大处理能力的硬件,这个硬件在安装上很多软件之前,其威力远未发挥出来。换言之,这种具备巨大处理能力的硬件因为没有发挥效用,于是就丧失了适应性,那么缺乏适应性的东西是如何被进化的呢?

在较为高等的动物中,其生存技能并不完全来源于基因,也就是说动物生存在世界上,并不全靠与生俱来的本能,有许多动物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一部分经验才可以应付自然的选拔。

例如,小鸡在刚出蛋壳的6个小时之内,如果不能和它的母亲建立起来联系,以后它的母亲和它将会相互不认识。假如小鸡丧失了后天的这几个小时的学习机会,不幸又生活在野外的环境中,那么它成活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小鸡在出壳6个小时认妈妈,即不是像细腰蜂一样的本能,也不像我们人类的学习,它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形式,生物学家起了个名字叫“印记”。研究表明,人类除了本能和学习之外,印记也是一部分获得生存能力的方式。对语言的学习就体现了印记的影响,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无法学习,日后学习就会非常困难。外语教学一直深受诟病,每个人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外语,效果还比不上以此为母语的顽童,原因是我们错过了建立印记的时期,等到基因已经关闭了这种能力时,纯粹靠后天学习弥补,就事倍功半。很多我们认为完全靠后天学习获得的能力,实际上是有先天的基础。

人的行为也并非完全由文化主导,相关的研究表明,基因所起的巨大作用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但是,不管怎么说,文化对于人尤其是在企业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文化并没有超越进化规律。寿命短暂、脑容量非常小的动物要应对的情况比较简单和固定,自然就选择了用本能的方式处理。随着寿命的延长,脑容量的增大,动物的生存要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自然就选择了学习的方式获得生存技能。在进化选择中,本能、印记和学习只是不同情况下一种经济的适应方式,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总之,人类进化次序和计算机所不同的是,前者首先进化出来硬件,然后再进化出各种软件;而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是同时进化,相互促进的。

人和动物在出生时虽然都是一无所有的,但主要差别却在于,人类可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动物则是祖祖辈辈都学习那几样。

通过累积效应,人类取得了显著的加速度优势。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是群体的人,虽然也由个体组成,却不拘泥于个体的学习。我们无须学习电视机的原理,却通过其他人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使我们获得电视机的质量越来越好,代价则越来越小。

我们人类的硬件—生命本身是进化而来,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我们的软件—文化是否也是进化而来,是否遵从进化原理则令人怀疑。

记因等同于基因

记因,即“meme”一词,是《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发明的。它的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为了读上去与“gene”一词相似,道金斯去掉希腊字根“mimeme”(原意是模仿的意思)的词头mi-,把它变为meme-,这样的改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跟英文的“记忆”(memory)一词有关,或是联想到法文的“同样”或“自己”(meme)一词。

“meme”还不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正规词汇,它的翻译方法非常多。我认为用“记因”是比较合适的,其原因是“基因”一词虽是音译,但是它的意思已经人人皆知,“记因”这个词既可以搭上基因的顺风车,又能够体现它由记忆而来的特点,如果用音译(觅母、米姆、谜米),或者其他的词汇(如拟子),其传播成本要高得多,要费很大的劲,人们才知道是什么意思,进化比原创的成本要低得多。

生活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孔子,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早已不复存在,但始于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华夏子孙,并已漂洋过海,波及他邦。孔子的思想学说,就是孔子的“记因”。我们今天还知道孔子,还说着孔子,乃是其“记因”在延续着他的生命。

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从生物学上讲,因其终身未娶,故其基因并没有得到遗传和延续。换句话说,牛顿的DNA早已化为历史的云烟,飘逝远去。然而,牛顿的“记因”—由他创立的科学理论,至今还在陪伴着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莘莘学子。可以预见,只要人类不灭,牛顿的“记因”就将永久地生存下去。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也没有后人,但是他的经济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指导当今社会的经济制度设计,这也是他的“记因”在起作用。

道金斯进一步阐释了记因传递的机制,他认为模仿是记因传递的主要方式。以“思想记因”为例,当一个人听到或读到某个好的想法后,他把这个想法传递给他的朋友,接着他的朋友又把这个想法传递给其他的人,这个过程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想法从一个人的脑中传到另一个人的脑中,并不断地被复制传递。

基因的基本特点是能够复制自己,并在复制中做出微小的、随机的、盲目的调整。用道金斯的话来说:任何一个事物要构成一种复制因子必须具备遗传、变异和选择三个特征。

道金斯认为,记因也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这似乎很符合我们的观察和体验。历史上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这三种特征,牛顿力学被记录并广泛传播下来,但也得到了部分的修改和补充。文化基因也是如此,我们所说的儒家哲学不完全等同于孔子的学说,因为它在历史上也被遗传、变异和选择了。

道金斯的学生苏珊·布莱克莫尔博士(SusanBlackmore)比自己的老师走得更远。在她看来,正如基因之间相互竞争着,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遗传到下一代的身体之中,最终决定了生物世界的格局及其结构;与此类似,记因之间相互竞争着,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传递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这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的心理结构。按照这一思路,记因观念实际上已经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关于人类文化的全新理论。

不管历史上或者现实中,人类文化的记因有多么多,其基本的个性都可以归结为:“活下来,传下去”。它的基本方法是遗传和变异,以“积极争取、心悦诚服”的态度接受自然的挑选。

记因的进化就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人工选择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人工选择也是把符合要求的变异挑选出来,并把它传递给后代,把其他变异淘汰掉。虽然人工选择也同样符合进化规律,但和纯粹自然界的选择相比,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进化的速度。

我们现在看到的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金鱼,它们都是金鲫鱼的后代。从进化历史看,形态、色彩比较单一的金鲫鱼进化成形态万千的金鱼时间并不很长。据考证,大约是从宋朝初年(公元10世纪末)才开始了金鲫鱼到金鱼的进化历程。

金鱼之所以能够进化得这么快,是因为人的介入。公元12世纪初宋高宗在杭州建立御花园,专设鱼池、广收各地金鲫鱼,士大夫纷纷仿效,相互攀比,使金鲫鱼进入了家养时代。由于人们有意识地选择比较有特点的鱼,于是使金鲫鱼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起初是颜色的变异,1547年出现了深红色的鱼。由野生到半家养再到家养,人们对金鱼进行变异选择使之品种之间的隔离越来越大,金鱼变异也越来越大。

1848年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人工选种和人工杂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单单注重体色的变化逐渐扩展至体形、眼、鼻、鳍和鳞等部分的变异。现在种类如此丰富的金鱼,只经过100多年的加速选择就形成了。

举这个例子,一方面是因为有趣,另外一方面是让我们认识到进化的速度瓶颈往往不是变异的速度,而是选择的强度。

我引用马特·里德利《红色皇后—性与人性的演化》上的一段话来说明进化史研究的基本脉络。

第50章 预知未来 (2)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2)第24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1)第51章 预知未来 (3)第3章 人性与财富 (1)第47章 同化 (2)第29章 自私的由来 (2)第47章 同化 (2)第49章 预知未来 (1)第3章 人性与财富 (1)第39章 进化压力 (1)第47章 同化 (2)第15章 试错 (1)第48章 同化 (3)第6章 人性与财富 (4)第10章 越生物的进化原理 (1)第24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1)第28章 自私的由来 (1)第9章 达尔文的学说 (3)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28章 自私的由来 (1)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28章 自私的由来 (1)第6章 人性与财富 (4)第23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第9章 达尔文的学说 (3)第8章 达尔文的学说 (2)第46章 同化 (1)第19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3)第35章 生存斗争 (2)第6章 人性与财富 (4)第44章 分化 (2)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2)第27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4)第40章 进化压力 (2)第2章 前言 (2)第49章 预知未来 (1)第37章 竞争与协作 (1)第1章 前言 (1)第48章 同化 (3)第14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3)第10章 越生物的进化原理 (1)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2)第30章 鹰派的终结 (1)第1章 前言 (1)第29章 自私的由来 (2)第45章 分化 (3)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2)第11章 越生物的进化原理(2)第24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1)第34章 生存斗争 (1)第7章 达尔文的学说 (1)第48章 同化 (3)第44章 分化 (2)第7章 达尔文的学说 (1)第34章 生存斗争 (1)第15章 试错 (1)第44章 分化 (2)第28章 自私的由来 (1)第44章 分化 (2)第8章 达尔文的学说 (2)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25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2)第22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第37章 竞争与协作 (1)第47章 同化 (2)第5章 人性与财富 (3)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18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2)第15章 试错 (1)第40章 进化压力 (2)第1章 前言 (1)第51章 预知未来 (3)第39章 进化压力 (1)第35章 生存斗争 (2)第45章 分化 (3)第37章 竞争与协作 (1)第47章 同化 (2)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31章 鹰派的终结 (2)第39章 进化压力 (1)第43章 分化 (1)第21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第29章 自私的由来 (2)第4章 人性与财富 (2)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2)第21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第41章 三种自然选择 (1)第19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3)第9章 达尔文的学说 (3)第50章 预知未来 (2)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26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3)第1章 前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