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来去匆匆

第209章 来去匆匆

“下官马上去准备船只!”马周听到杜如晦的话,果断回答道。

“你留下来,准备好陆运车辆人手,以及派人清理出一条直通黄河的快捷道路。

到时候北方粮食一来马上把这些粮食运送到黄河,过黄河入河南州县!”杜如晦道。

“杜相不让我跟去吗?有我在,总归好说话一点吧!”马周有些疑惑的看着杜如晦。

“燕王做事有分寸,但却也太有分寸了。”杜如晦听到马周的话,摇摇头道,

“你去是要不到粮食的,只有我去才行。”

“嗯?”马周听到杜如晦的话一愣,但也没过多询问。

既然杜如晦已经做出这般决定,自己所要做得就只是好好听命令就是了。

“如果是燕王送来的粮食,那应该是装箱的吧……”马周若有所思开始去准备起来。

杜如晦也不多话,带上几名侍卫就冒雨北上。

这一刻,杜如晦真切感受到《漕运计划》执行下来,南北贯通的这种速度。

“多谢燕王!”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双手抱拳,对李泰道。

“不过燕王这般小心翼翼,看来他是真想争那位置啊!”

李泰表示,自己不要虚名,只要百姓,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人,活得,自己就要!

杜如晦心中忍不住嘀咕,刚才有那么一瞬间,我还真以为您不要名利呢!

“又和了,早知道那片征子就不舍弃了!”李泰不由感到可惜。

“先别谢谢!”李泰对杜如晦道,“不过这笔粮食不能是我捐献的,而要是您强征的。

李泰对杜如晦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道,“杜相,出了这门,我就去写弹劾您的奏章了,你可一定要把河南的水灾给救下来啊!”

“大王,这局棋又和了!”李淳风一字落下,仿佛绽放出五彩光辉,神之一手般令人震慑。

现在燕王要人,自己难道还要拦着河南的百姓没了活路不成。

原本以为自己舍弃了那一片子就能输的,结果一整场下来又和了。

“诺!”听到如此命令,李淳风答应下来,对杜如晦道,

“杜相这边请,我们这就去调度物资与人手!”

“有多少人,我送多少石粮食!”李泰面斩钉截铁道。

杜如晦亲自乘坐轻舟一路北上,真切体会到李泰要求在这建立津口,驻扎船夫的用意。

当然,这也跟李泰只是在电视上见过洪水,但却没经历洪灾有关。

毕竟这时代治疗感冒,就算孙思邈上,那能不能治疗好都是个概率问题。

事实上,这几天幽州虽在下雨,但雨水已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在李泰看来,再过个几天等天晴了,便又能让徭役们干活了。

“咳咳,棋艺之道重在风雅易趣,意义本身反而并不重要!”李泰从容道。

所以这件事,还是由您强征我燕王府就好。”

李泰恳切道:“如今这八月末的水灾一来,能活下来的百姓,怕也只能活一时。

嗯嗯,这样的话,以后未来别人提起自己时,多少会认为自己棋艺不错。

杜如晦看着李泰愣了愣,却是说道,“若如此,燕王您怕是会吃不小的苦头了。”

对了,如果有愿意北上来幽州求活的百姓,也都尽可能的全部送回来!”

秋粮被这大水一冲,可想而知今年河南道的收成必是一片狼藉。

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眉头一抬,看着李泰说道,“燕王,您有什么想法!”

“那便谢过燕王仁慈,还望粮食随我马上出发,运输到德州去!”杜如晦道。

毕竟幽州这地方,杜如晦是最先开始修缮大运河的,而李泰自己因为准备种植小麦,更是让徭役们去开始去修缮水渠去了。

唐朝的州差不多就是一个市,三十多州,基本上整个河南已经被淹没得干干净净了。

李泰正色道:“杜相,您是强征粮食,不是强夺粮食,这粮食到最后肯定要还的。

一场场的接触下来,杜如晦觉得李泰能力什么的倒也且先不提,但单是这种真正愿意为百姓做点事的心,倒让杜如晦很是重视。

“莱国公杜相他就在门外,虽然穿着蓑衣打着雨伞,身上衣服已湿了,我让他赶紧到偏厅来换一身衣服,让人安排了炭火给他炙烤,更便马上来寻您了!

说实话,杜如晦来得时候,甚至已经有了李泰可能不会答应自己的觉悟。

所以幽州虽然这阴雨绵绵,高季辅甚至都亲自去巡河了,但李泰也不怎么慌张。

你跟在杜相身边,把救灾物资调度过去。

您走后,我会上书朝廷,参奏您一本,您觉得如何!”

“燕王,您记着这些,又有什么意义!”白鹤听到李泰的话疑惑道。

李泰听到白鹤的话,心中默想着,当然是以后死后,把这东西带入到坟墓中,更要立碑,就说自己跟李淳风对局多场,终究是不分胜负,甚是可惜。

但杜如晦还是要过来试一试,毕竟李泰这里粮食人手,都准备得极其充分。

只要李泰答应,不论李泰自身仿佛是仓鼠似存续的物资,还是李泰这些经过培养专业的人手,都比朝廷临时去征召人可靠太多了。

而大运河的水流更确保了这一切能顺利实施下来。

要不这样,一石粮食算一个百姓,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别是残疾,我都收!

他们的故土都已经被洪水淹没了,愿意留下来的我自然不强求。

众人神色凝重,却是跟着李泰去见见杜如晦。

“燕王府可以马上提供五万石粮食,甚至能组织人手帮助您运送到德州!”

要知道当初老夫也是领过军的,就算圣人手下军队想拔营,能这么快吗?

李泰看着杜如晦无奈道,“这份声望太大,我背不了,所以还是您受累背一背吧!”

“杜相,可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冒雨前来?”李泰看着杜如晦疑惑道。

“淳风,伱带上魏旭,征调医者五十人,不良人两百人,以及徭役千人,我再给你配置一百名府兵在你身边调用。

杜如晦不由叹了一口气,心中默默想到,

“算了,我不管了,至少燕王是真的体恤百姓,倒是太子没见怎么展露才能啊!”

所以真实的洪水有多么夸张的威力,说实话,李泰也不清楚,该吃吃,该喝喝就是了。

不说百姓秋收无望,就算一些小地主家因为多是修建地窖,而不是往高处修建粮仓,说不定都被水淹没了。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虽然眼前救灾是第一要紧的事,但救灾后呢!

你半时辰告诉我,所有粮食已经装箱了,是不是快得有几分过分了?

“那燕王,某就先告辞了,此地多谢燕王相助!”杜如晦倒对李泰正式感谢道。

虽然他今天是来求帮助的,但却也没想到这资源来得这般快速。

这不由让杜如晦感觉到几分的惊疑,毕竟就算是军事调度,想来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吧。

毕竟身为创一代创业不易,总归希望这大唐基业能交付到一个稍微靠谱点的皇子手上。

所以,到了雨天倒也没有强逼着徭役开工。

“怕是百姓故土难离,更不要说从河南到幽州,此间距离真是远得惊人!”杜如晦道。

可以说,这场大水看起来爆发在夏末秋初,但真正的问题是,接下来的冬天怎么活!

一般情况下,朝廷定期开开粥棚,让百姓勉强熬过冬天就很不错了。

自己小船轻舟一路北上,到达指定港口直接换人不换船,只是一天时间自己便到达幽州。

“见过燕王!”杜如晦见到李泰也是神色严肃,把手中东西放下,道,

哦,这围棋下得可不是谁赢谁输,而是李淳风只能下成和棋,否则不论是他下赢了,还是下输了,都算李泰赢了。

“大王,杜相来了,就在门口!”这时候卢安寿却是一脸焦急的小步走过来道。

这时候的杜如晦来到燕王府,倒也没当自己是外人,让人给自己端来装着热水的脸盆,然后拿来毛巾,把脸和头稍稍擦了擦,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

“嗯嗯!”李泰点点头,说道,“好好记下。”

李泰此刻闲来无事,便是跟李淳风一起下围棋。

不过,李淳风额头也略带着几分冷汗,毕竟就算他在面对燕王时,也要小心翼翼的别下出一手妙棋,否则若燕王搬不回局面就太难了。

“这……这么快?”正在思索着事情的杜如晦神色带着几分茫然。

“河南大水,三十多州受灾,我来向燕王征调人手粮草,前去救援!”

所以,我准备派人前去河南收拢百姓与灾民,给他们冬天一条活路!”

“额……”李淳风看着杜如晦,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解释,思索一下开口道,

杜如晦?他过来干嘛?

他不是因为在德州那边继续推进《漕运计划》疏通河道,安排人手修筑津口去了嘛。

“白赚名利,我又有什么不能背的!”杜如晦看着李泰道,

“但圣人宽厚重情,纵然燕王您有所名望,相信圣人也是乐得见您如此的。

而等到他差不多打理好时,李泰也在恰当的时候到了。

这时候的李泰可不知道,杜如晦千里迢迢的过来找自己了。

虽然李泰也很想让徭役们下雨天干活,但现实是,下雨天干活比下雪天干活更麻烦。

但那些愿意北上求条活路的,杜相您帮忙把他们集中起来,我派人把他们接到幽州来!”

“有劳了!”杜如晦见到李淳风的诚意,对李淳风陈恳回答道。

“也许,这条运河的意义,比原本所想象的要更加的大!”

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相当不可思议的看了一眼杜如晦。

您又何必如此细紧!”

整个河东地区地势平坦,受灾多地,更是有大量的百姓遭灾。

“阿耶自然是疼爱我,但我已经就封幽州不想要与太子有什么嫌隙。

地主阶级每当大灾大难的时候都是会侵吞百姓的田地,与之对比,自己可是大发慈悲的不远千里拯救当地百姓,虽然自己也是收割,但怎么看自己都比地主有良心吧!

“那若是超过了五万百姓呢!”杜如晦又道。

尤其一阵秋雨一阵凉,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感冒了,而徭役生病了自然很麻烦。

“三十七局!”白鹤听到了李泰的问话,倒是快捷的回答出来。

李泰说到了这里,目光不由向白鹤看过去,说道,“白鹤,我跟淳风下了多少局了?”

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

“这批粮食作为救济粮,应该足够百姓河南百姓撑到朝廷来救灾了吧!”

“你说谁来了?”李泰听到这话有几分难以置信。

李泰毫不客气的下了筹码,毕竟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看起来出大事了!”李泰沉声道,“一起去见见杜相吧”

“受灾三十多州……”李泰听到这话,脸色不由变了变。

毕竟玩游戏嘛,输赢什么的并不重要,重在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这种便宜,能占占,那就占占,反正吃亏的又不是自己。

李泰对杜如晦道,“比较起这些名利,更重要得杜相准备怎么救灾?”

“杜相您跟着过来看也就是了,我一路跟您慢慢解释,现在是不是先把粮食运输过去!”

而杜如晦则是抬头看着燕王府的屋檐,仿佛刚才说这一句话的人,不是他似的。

至于河南人口被调度到幽州这边来,如果是在平时自然不要多想,没人会同意的。

至少到现在看起来,燕王还是挺靠谱的,至于太子都没怎么表现啊!

而只半个时辰后,李淳风便过来对杜如晦道:

“杜相,五万石粮食已经打包装箱,马车已在外面都备好,我们是否要启程去德州了?”

“额,哈哈哈!”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笑着道,“燕王尽管弹劾便是。

哦,对了,燕王最好多准备点粮食和人手,我怕这五万石粮食和人手会不够啊,!”

“朝廷中,有阿耶明君当道,有房相贤相在侧,我救济一时便可,哪里需要我多操心!”李泰从容的对杜如晦挥手道。

“燕王,某告辞了!”

(本章完)

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184章 与幽州世家的交易第338章 初见辩机第543章 商议兵制第505章 新神农第438章 危险的西域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438章 危险的西域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295章 自适应的发展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287章 控制第363章 吐蕃的韧性第228章 回来的岑文本第62章 突袭第378章 新的标杆第37章 规划高陵第81章 大丰收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406章 贞观十五年第154章 耻度第124章 萦绕的紧迫感第84章 帝国的执行力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95章 从今天开始就信道了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274章 魏征的建议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39章 传播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147章 乐圣第6章 请蝗仪式第178章 杜楚客的专权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364章 战争前的雪花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363章 吐蕃的韧性第6章 请蝗仪式第33章 狂热的追星第88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第311章 茶园的建议第56章 玩真的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20章 吕才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533章 东北的战略性价值(继续一更)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70章 马周的奏章第508章 李世绩的谋划第335章 洛水之弈开始第335章 洛水之弈开始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烦第434章 六镜花·传承第113章 与太仆寺的合作第196章 吃火锅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烦第284章 自适应的妙用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84章 帝国的执行力第24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460章 入宫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65章 战报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441章 党仁弘案件第32章 邀请孔家第506章 世间良将第234章 送礼物第398章 征讨高昌第53章 捕鱼第92章 熬出头了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122章 马球场的见闻第19章 制作手套第224章 张亮眼中的天津城第269章 吐谷浑平定第68章 继续科考第481章 步步推进第483章 房玄龄复职第3章 初见窦静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443章 口无遮拦第511章 计划的实施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75章 分校第4章第460章 入宫第232章 时光的残忍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88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