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视,江左走马观花

江左朝廷这三年以来,亦是混乱不已,最近靠着北地的威胁,令江左各方势力不得不抱团,这才算是稍微换了一口气来。

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王敦入荆,以及关中小皇帝东来。

王敦入荆州,在事实上分裂了江左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他还不满于现状,想要靠着荆州根基,东进健康,掌握事实上的朝政。

不过,在这一点上,王敦和琅琊王氏的本支似乎有了矛盾,至少在朝廷上,王导是着力维护琅琊王权威的领军人物,甚至在明里暗里还主导了对王敦的削弱。

如此一来,却也令朝廷和王敦之间的矛盾越发激化,双方虽然明面上还是整体,但朝廷内部的很多人,都很清楚,这王敦反叛,兵临国都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里面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根据,居然还是当年陈止的那篇文章。

而且随着赵国与关中破灭,北地近乎一统,陈止当初的那篇文章,在南方江左之地,再次流行起来,掺杂着诸多陈学家的看法和主张,在南方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习和批评运动,这对于陈学在南方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甚至连荆州王敦,都不得不思量此事,找来了荆州的几位有名的陈学家,让他们分析局势,判断情况,以及此时北地大乱的情况下,是否是和动兵。

要知道,自从王敦在荆州站稳之后,他并非只盯着东边的江左,北方赵国占领的司州地界,以及西边的蜀地,同样也被他觊觎,并且先后出兵西征北伐。

只不过,入蜀之路着实不易,这西征多有不顺,而北伐路途却较为顺畅,那北地的百姓沦入赵国之手后,生活困顿,多受压迫,实际上是期盼汉家正统能打回来,让他们重回旧日时光的。

因此在王敦的兵马北上的时候,这沿途的坞堡也好、村镇也罢,都是竭尽全力的相助,自是进境顺利。

只不过,王敦北伐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收复旧地,而是为了巩固权势,获取政治资本以及北伐的光环加成,因此稍有起色之后,却又担心因此引起石氏的注意,集中全力反攻,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失去这收复失地的名头,于是便停下兵马,不再北进。

同时,为了增强实力,也为了杜绝后患,他有下令,在被他征伐的北地土地上,将百姓全家迁徙过来,尤其是男丁、壮丁,更有很多人被强制入伍,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很多原来心存幻想的百姓彻底失望、绝望,很多坞堡之主,也看穿了王敦的真面目,开始反抗。

因此,王敦的北伐,只是明面上好看,背地里反而在消耗他的实力,牵扯了兵力,让王敦一时之间,反而抽不出时间东进健康,威逼朝廷。

另一方面,随着关中朝廷的败亡,原本在关中登基的太子,在张氏的帮助下,从关中一路逃亡,最后居然抵达了江左,由此闹出了诸多风波。

如果说王敦是江左朝廷内部的军事威胁的话,那么这位小皇帝对于江左朝廷而言,就是在政治上的一次重大挑战。

因为按照正统的观点,虽然这位太子年纪还小,但他毕竟先皇的嫡长子,乃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就算继承的过程存在瑕疵,但在法理上是不容置疑的。

他的到来,一下子就让原本被众人推上前台的琅琊王地位尴尬起来,因为一直到现在,琅琊王都依旧保持着王爵,并没有更进一步,只是不承认关中所立之皇帝,还遵从先皇年号。

过去关中小皇帝离得远,代表的也是北地勋贵的利益,被两王掌握在手中,因而应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格局,下达的政令、政策,都是损四方而肥关中,切实威胁和损害了江左士族的利益,他们马上就推出了琅琊王,组建了江左朝廷用以对抗。

但现在三王势力崩溃,他们的人都沦为阶下囚,被送去了幽州,那小皇帝却千里迢迢的送上门来,这明摆着就是一个好傀儡胚子,江南世家哪里还会放过——

要知道,琅琊王虽然代表了江左利益,但真正亲近的,还是北地士族,是那些随同他一起南下的士人代表,这对于南方世家而言,其实居于劣势。

两边的矛盾,早就已经显露出来,只是因为南方士族没有更好的选择,才会选择隐忍,慢慢配合琅琊王府的改制。

现在既然来了个关中小皇帝,那情况当然就不同了,马上就有一群人拿出正统说辞,要侍奉这位皇帝。

这种情况下,琅琊王的势力集团怎么可能让他们得逞?

双方难免展开一场政治斗争。

一方面是本土势力,一方面是实权派系。

作为本土的南方士族,有诸多优势,而南下的琅琊王派系,却也有着北地幽州的名头,一时之间双方僵持起来,斗争一直持续了三年,直到最近终于慢慢有了分明的局势——

王敦居然摆明车马,说是支持琅琊王,并且发出了劝进之言。

如此一来,江左士族便不得不退让,毕竟幽州玄甲是厉害,名头可以吓人,但那王敦兵马身处江左腹地,好像是一个人时时刻刻拿着一把刀,对着江左士族的腹部,一个不好,直接捅穿了,谁个敢挑战?

于是,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琅琊王的登基大典,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被计划出来了,预备要在十月份登基,次年改元,如今算来,已经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但是当前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

“便是冠军侯如何看待此事!”

王导趁着最近有关北地的消息足够多,很干脆的将这个问题摆了上来。

“当下这江左暗流不绝,还有许多人并未死心,想着在大典之时再有动作,但若是冠军侯承认了您的地位,那么便是真正万无一失了!如今无敌玄甲陈兵大江对岸,那些江左的世家,也该知道厉害了!”

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动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二百五十三章 对弈军争!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杀予夺!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陈侯第二百九十七章 陈家危局第六百零六章 闭眼观势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齐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问广宁第八百九十四章 坏了!这可如何是好!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时胡作为,今日奇人举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亲请方可归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压言攻惹怒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个陈止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个散财童子!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争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连绵不绝乃为制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访陈君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两招,可夺陈功第二十三章 不涨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灯火照耀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粮第七十章 笔走龙蛇言莫赌第三百一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敌麻木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第二十五章 士坐书台前,有童侍于侧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名字好,我碰巧也写过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四十三章 请尊者评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从实招来!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后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五百三十六章 种猜忌心,待风声起第九百零九章 时过境迁,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卫,开府建牙!第三百四十八章 观画如知己,手足入国都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则壮士断腕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七百五十三章 坏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八百八十八章 犹不知战情,只是赶路忙第九百一十章 厄来急作揖,战讯入京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纸艺之秘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当可拖住他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三十章 苍颉循圣,作则制文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马未动,外交先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绝之第六百七十九章 问鬼通神逃于此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书省就不错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争第七百二十九章 铜板与签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诱,不容墙头草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胜?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则民护其名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剑,文有口中律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蓟县,升龙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几日,外已变天第二十五章 士坐书台前,有童侍于侧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陈止语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两王有谋第一百三十八章 竖子,尔敢!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帖第六百一十七章 军粮生气魄,密林走大军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三百零七章 正门迎太乐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二百一十二章 来袭!第六百四十一章 袭屯先投毬第九百七十三章 战?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与代郡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万不要嫌少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三十三章 闭门家中坐,名从何处来第六百零二章 运来英雄多金液第三百零一章 这不是个好差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吓煞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吓煞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