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

拂晓时分,刘承训自睡梦中醒来,有随行的内侍早早地便准备好热水毛巾,供其盥洗。经过一日两夜的调整,一路翻山涉水行军的疲惫释去不少,只是这初起的困顿,仍旧避免不了。

刘承训平日也算一个自律的人,照常洗漱,进点早食,再读一会儿书,而后仿佛掐着时间,找刘承祐而去。经过一夜的考虑,他还是决定支持一下弟弟,不过打算再找刘承祐聊聊。

周遭一片宁静,天色还不算太亮,尚且带着晨时的晦暗。直至刘承祐所居院落,才从侍卫口中得知,刘承祐早就去前堂办公了。等到前边,又被告知,天还没亮,刘承祐便带着人出城,去视察夏收工作了。

随着夏至日过,几乎是在刘承祐的期盼中,冀中平原上的种植的小麦,终于可以收割了。西接太行,西北面以山地居多,故镇州境内的田亩,多集中于东、南两个方向。

一望无际的麦田,金灿灿一片,麦秆被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夏风吹过,掀起一阵阵麦浪。农民佝着身体,挥舞着镰刀,辛勤地收割着,一张张朴实的面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样的画面,根本没有。

战争田畴庄稼的破坏实在太严重了,大平原上,麦田零落稀拉。比如栾城,宜种土地本就不算多,再加人口不足,种植的庄稼也没多少,经过那一战,没被破坏的麦田,十不存三、四。

不过,成德节度下辖镇、深、冀、赵四州,地盘足够大,土地够肥沃,再加刘承祐及时将局势稳定了下来,等夏粮入库,总归是能极大地缓解此时的粮荒。

为表重视,刘承祐已派出了好几路随军转运使,领兵分赴各州,供办军需,实则也为监粮。刘承祐是真的被缺粮,弄怕了。

麦田中,刘承祐一身麻衣,头上戴着个草帽遮阳,袖子卷在胳膊上,手里拿着的一杆麦穗,饱满而厚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若是刘承祐再露出点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么广告效果也就达到了。

“麦子长势很好,只可惜,因战乱被毁坏了太多!”判镇州府事李榖顺着田埂,踏着秸秆走到刘承祐身边,有点可惜地说道。

“人祸已是如此,所幸,没有天灾再来凑热闹!”刘承祐说。

麦,是冬小麦,近十个月的生长。这其间,正是契丹灭晋,中原河北大乱,在这等混乱的局势下,犹能有所产出,着实不易。

做到田埂上,刘承祐接过水喝了一口,递给大汗淋漓的李榖,问道:“收割的速度如何?”

“谢殿下!”李榖道了声谢,擦了擦额头的汗,答道:“一名男丁,一日大概能收割一亩半,以此速度,男女齐用,栾城夏收二十日可结束。”

“亩产几何?”

“下官已问询过老农,多者约摸两斛,寡者甚至仅一斛!”李榖说。

“有点少啊!”刘承祐感叹一句,随即说道:“自栾城征调一些青壮,分赴各州,帮忙收割,尽快结束夏收!”

闻令,李榖却提醒道:“殿下,产量并不多,当地民力,已足用!”

刘承祐眼神中闪过一道黠色,竟然有点市侩地说:“自然不是白帮忙了。饭得管,佣金总得收吧......”

这些农田,可都是有主之地。

李榖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反应过来,不由笑了。望着刘承祐那张变得黝黑的脸,不禁有些感慨,谁能想到,一朝皇子,竟然“斤斤计较”到这个地步,连这点小便宜都要贪。感慨的同时,心中却生出一丝莫名的感动。

在李榖眼中,刘承祐这个皇子,年纪虽不大,却是仁政、爱民兼有。他从三十岁开始出仕,十多年下来,像刘承祐这样的天家贵胄,当真少见。

“夏收结束,当尽快组织夏种!”刘承祐继续吩咐着。

李榖掩去眼神中的些许动容,喝了口水,擦了擦嘴,回道:“下官已命人勘察过,镇州境内,无主荒地甚多,深、冀、赵则更多,且更加肥沃。届时正可将之分拨于各地流民,由其开荒,以为屯田事。大量流民集中在真定,终究不是办法!”

听完李榖的回答,刘承祐不由看向他,双目中满是赞许之色。原本刘承祐用他,是因为他在战后立了功,又是前磁州刺史,有些名望,再加向训的推荐。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下来,刘承祐发现,此人是真的有能力,进士出身,允文允武,谋略过人,还有丰富的从军从政经验。

“我早有此意!”刘承祐点了点头。

见状,李榖顺势向刘承祐请道:“不过若要落实,还需殿下支持。”

“讲。”

“时下田亩废弃甚多,又有流民供用,土地民力不是问题。夏收之后,当轮作粟米,但种子、耕具则分为稀缺。希望殿下能拨下一部分钱粮,用以购置。另外,在栾城缴获的那些牛......”

“你是早就在打那些缴获的主意了吧!”刘承祐打断他。

李榖拱了拱手,露出一抹笑容。

想了想,刘承祐说道:“回真定后,我自当拨发一部分。耕具,此前收拢有大量废坏的兵器,可寻铁匠熔炼打造。至于耕牛,你要多少?”

得到刘承祐的反馈,李榖眉色渐喜,心中默默估算了一阵,抬头说道:“流民愉七万,安置各地,下官欲以八十户共用一牛,不消多,只求得牛两百头即可!”

李榖,确实是个干臣。刘承祐闻之,也默算了一下,尔后眉毛扬了扬:“以一户六口算,按照你的说法,百五十头牛足用,是如何得出两百头的?”

“这......”李榖有些诧异,哪里想到刘承祐数算竟然这么快,略显尴尬,立刻解释道:“这只是下官粗算,且流民不是足户足口,是故——”

“好了!”刘承祐却是摆了摆手,打断他:“孤与你,牛百八十头。缴获虽不少,除截留用以河北,还得送到东京。中原各州,经过契丹人的搜刮,亟需支持啊!”

刘承祐此时的语气与眼神,就差标明“忧国忧民”四个大字了。李榖也是心有所感,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是。”

“对了,屯田收成,官民分配,尚需殿下厘定!”

“嗯?”刘承祐琢磨了下,问:“你觉得呢?”

“官七民三如何?”李榖说道。

“是不是,太多了......”刘承祐不由摸起了下巴,眼神斜着李榖。没想到,他的考虑这么狠,按照这个比例,可想而知,那些屯民被压榨成什么样子。

李榖却说:“土地、耕牛、锄具乃至种子都由官府提供,这个分配法,并无不妥!”

刘承祐想了想,貌似也有道理。

“殿下仁慈,待一切稳定,可逐年逐步减免便是!”李榖又道。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的脑中,已然恍过一整套让屯民心甘情愿接受剥削的政策了......

“那就这样吧,屯田之事,由你全权负责,之后拟个章程,提交与我!”刘承祐说。

“是!”

交待完,刘承祐也有些感慨。每到乱世,屯田总是一个“大杀器”,从未过时,屡试不爽。

“到其他地方转转!”

附近,有数顷之地的麦田,望着那一车车金灿灿的麦穗被拉至乡里的打谷场,刘承祐从未有像此刻这般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第165章 旧邸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67章 请辞第118章 蒲阴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159章 乱情第15章 襄阳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214章 正在准备整顿朝纲的耶律贤第502章 最后的旅途2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93章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80章 赏功第172章 太子妃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6章 异见第112章 兄弟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73章 纸上谈兵第268章 西县第35章 坐不住了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79章 “抚远之战”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1720章 静默第64章 杨业却敌第379章 萧思温第93章 班师第1769章 影响力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118章 查抄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331章 泰来楼第175章 在滑州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162章 薨逝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321章 瑶女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287章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80章 春夜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188章 后续第194章 杨邠案(2)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94章 杨邠案(2)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287章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94章 善后第52章 对峙第89章 威压王帅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75章 去吧,杨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