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斥候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与阳关均是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自西汉时期设置,与周围的山体、沟壑相连,筑城墙与防御工事,地域匈奴和西域人入侵,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由于阳关古塞建在荒漠之中,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所以这次两路分兵的时候,阳关那路军由长孙晟统领,率兵十万,而玉门关这边的地势不如阳关那边陡峭、难攻,所以杨素亲自坐镇,佣兵二十万,是隋军绝对精锐主力兵马。

夜色如水,苍穹繁星似锦,罗昭云住进了自己所在斥候营的小队营帐。

隋朝军队平时实行府兵制,驻扎在地方,按编制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都督、帅都督、都督、队头等逐级下降。

但是战时需要重编军队,以军为作战单位,一军大约两万人,这两万兵一般又分七‘军’营,每军营的长官又可称为‘总管’。自设中军有四千人,其中挑选战斗兵两千八百人,也就是五十六个“队”,每队五十人,具体还细分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骑兵一千人,突击兵五百人,奇兵(机动兵)五百人。

除中军之外,还有左、右虞侯各一军,每军两千八百人;左右厢军各二军共四军,每军两千六百人,以上七军合计一万四千人,二百二十队,还剩下六千人,一般都是老弱疲病居多,用来守辎重,主要搞后勤警戒。

全军驻营的时候,中军四千人在中心扎营,其余六军成六面形围绕着中军扎营,为了便于管理,约一千人扎成一个营区,设一位‘营主’,便于协调管理,追职问责。

罗昭云对于这些军旅的知识,在当下一些兵法书籍中看到过,特别是大隋行军准则,他提前铭记于心,知道行军中的军职从火长、队头、百人长、校尉、偏将、亚将、将军,等级分明。

他们这个斥候营,其实就是左军麾下的七小军中的奇兵营,也就是机动兵,作为打探情报的斥候,这样在中军称为一团,左右虞侯军有两个,为二、三团,左右厢军各二军中有四个机动兵团,则为四、五、六、七团,如此下来,一个左军就有七个机动兵团。

但是机动兵团里的士兵,不完全都是斥候,有的是营外游哨、巡哨,还有内部巡哨,通常会抽出百人十火,作为真正的斥候,深入交锋地带或敌区搜索情报,观察敌军和己方的战况,随时汇报,这样可以让营主、本军的将军及时知道最新战局。

左军的指挥将军是屈突通,一位隋朝猛将,其父曾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且颇武艺高强,做事秉公处理。在开皇十七年,曾奉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巡查马场,查出了两万多匹隐马,上报朝廷,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罪臣太仆卿慕容悉达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员全部处斩,屈突通于心不忍,为这些人求情,给隋文帝留下很深印象,日渐重用,升右武侯车骑将军。

屈突通严于治军,绝不庇护任何人,除自己的中军外,其余六军设六个总管,总管下有多个营主,全都由麾下将领、偏将担任,夜晚巡视军营,对营盘布局、壕沟、木桩、士兵武器进行抽查,十分严格。

罗昭云等百名斥候接到了军令,被召集在一块空地上,负责管理机动兵营的校尉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周浩,三十多岁年纪,一身明光铠,头戴兜鏖,披挂着护项、护肩、披膊,内穿褥袍,前胸外嵌两片明光甲,铮光发亮,很有一股英气。

周浩说道:“尔等百人,为我右虞侯军的斥候三团,一共十火,设一百夫长,十个火长,百夫长已有了人选,他叫娄岱飞,至于火长,由你们这些人中的老斥候担任火长,经验丰富,带你们一把,传授斥候的禁忌和防范等。”

这时娄岱飞走出来,他的年纪稍微大一点,快接近四十了,身材短粗,相当魁梧,胡须浓密,有点黑脸张飞的样子,按着刀柄,扯开嗓门道:“从今日起,你们都归我管了,不论新兵蛋子,还是老兵油子,都给我服从军令,别给我整什么幺蛾子。出去执行任务,你们就是生死兄弟,遇到危险,同心协力,谁若丢弃袍泽不顾,贪生怕死地逃跑,回来之后,军法处置,定斩不饶!”

“喏!”百人高呼,气势雄壮。

接下来,由百夫长从中挑选十人,担任火长,每火中,其余九人自发组成三个小组,各设一名小组长,由三人自己选取,罗昭云由于看上去太过年轻,所以只担任普通一员,连个小组长也不是。

“好,接下来分配任务,先出去三火小队,每火一张草图,你们要勘察的地方,是玉门关内西南方位,也是我们整个左军的左下方,去勘察一下水源,还有查探是否存在敌军的探子,这次任务算是一次磨练,后面会有出关刺探敌军动向的任务。”

罗昭云等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一次实习演练,让十人出去执行任务磨练一番,火长顺便把斥候经验传达一下,做一次实地讲解。

顷刻,罗昭云这一组出动了,全都策马奔出营地,冲向了一片山岭地区。

他这一火的火长叫季冲,三十岁左右,是个鲜卑人,上一代父辈就入关内了,所以他也算胡汉杂糅之后的混血人,居住灵州一带,一边策马,一边说道:“你们听着,干斥候是有危险地,老子从军七年,战友死上百人了,大多遭遇了伏击,或是追杀突厥游哨时候格斗而死,老子为何能活着,因为老子命硬,机灵,经验老道!”

“你们跟着老子,都要乖乖听话,尊重我、孝敬我,否则给你们一个苦差事,直接就丢掉性命了,知道吗?”这季冲看他们有一半人是新入伍的府兵,没有在边疆战斗过,所以以过来老兵的身份,训斥一番,调教新兵。

“那是,季大兄,不,火长,您说什么,我们做什么,绝对听您吩咐!”一个瘦小的士兵笑嘻嘻地拍马屁。

季冲明知道这个人在溜须拍马,但是很受用,微笑着说:“现在你们自个儿介绍一下,都哪里人,叫什么名儿。”

“火长,我叫马不川,庆州人!”那个瘦小的汉子仍是一副讨好的笑容。

“马不川,名字挺有意思,马屁不穿吧!”季冲被逗乐了。

“火长,在下赵廷,汾州人。”

“在下梁永宽,陇州人。”

“火长、我叫赫连树,羌族,扶州人。”

“罗成,幽州人。”

当九个人都自报了姓名,做了简单介绍,分别是六名汉人,一个鲜卑人,一个羌人,一个铁勒人,自西晋之后,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自从北方地区胡汉混杂百余年,无论是汉民还是胡人,观念融合,普通百姓基本上已经不太在意什么民族成份了,都是大隋百姓。

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来拜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敌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阵父子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敌策第七百八十六章 战国格局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二百八十六章 托孤之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撤军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锋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击不断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战神第四百章 虚张声势第一千零一章 天灾人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军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年关新气象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军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约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齐遗族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诉苦第八百九十三章 复杂的心态第四百零五章 丛林围杀第八百七十三章 杀身成仁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谋划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三十四章 积累财富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抚后宫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阶段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脉络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军的担忧第七十六章 逛东坊市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寿宫变 上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谋划第三百四十七章 荣归故里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军之乱第四百二十章 株连甚广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关漫漫真如铁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义不靠谱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叶珺瑶现身第十五章 初窥门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夺定远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诚交流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楼切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军渡过河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五百五十章 出关平乱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势力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争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八百三十章 定计第一千一十五章 发明不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软禁杜总管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三百零一章 缓和矛盾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五百零九章 来贺第八百四十二章 仗剑去复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烟雨楼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晨的情话第七十六章 逛东坊市第二十七章 退敌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动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传力度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国朝令的探讨第两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五百三十一章 渤海高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议(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寻证人第四百零一章 计中计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访客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让贤第五百零五章 朝会赐婚第三百九十七章 杨玄感起兵第六十章 犒赏三军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帼俏公主第六百零三章 走马上任第六百六十二章 杀机浮现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惊第八百八十三章 驾驭群臣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战平壤城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国降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乱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将第五百六十七章 发展策略第五百一十八章 对饮小酌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战大捷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争议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潜瓮城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乱真第七百一十六章 与唐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