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显得“无事可为”,虽然自力更18日开始,他们已进入临战状态,开始沿中朝边境地区战斗巡航,19日中午,中国正式宣布出兵后,他们扩大了战斗巡航的范围。然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得主动出击!”因此志愿军空军多次放弃与韩美战机空战的机会。韩美空军也同样避免与志愿军空军交战,双方都尽可能回避对方。

“超级大国的空军不是吹出来的,不过中国空军也不是白给的!”这是志愿军空军司令员李克坚对双方实力的评价,他没有急于将部队投入战斗,他的想法是:“我必须将有限的力量用在最需要的时刻,而现在还不是时候。”论数量,志愿军空军不比对手少,但质量差许多,不是说志愿军装备的战机性能差,实际上,苏-27与歼-10等战机不比对方的战机差,问题是新式战机的数量太少。歼-10的批生产刚开始没多久,进口与仿制的苏-27数量有限,歼轰-7生产量也不多。虽然中国各大飞机制造企业加班加点生产新飞机,俄罗斯的飞机制造工厂也在加班加点为中国生产战机,但新式战机数量上的不足问题短时间根本无法解决。

李克坚不想过早的消耗手中有限的兵力,美国人也不想过早的与志愿军空军交手,原来美国人也不想过多的消耗空中力量。

美国空军清楚的认识到,他们将遇到一个真正的对手。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军多次出兵海外,可遇到的对手一个比一个弱,尤其是在空中力量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然而这次遇到的志愿军空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它所遇到的任何一个对手。为应付这个强大的敌人,美国人小心的运用着手中的空中力量。韩国空军因在早期的战斗中损失较大,空中基本依靠美国人支撑。虽说美国空军装备好,数量多,但问题也不少。由于新研制的F-22、F-35尚处于试飞试用阶段,一线作战部队依旧是F-15、F-16、F-18等飞机。这些飞机的性能不错,数量多,只是老化问题严重,其中不少飞机已到退役的年限。经过几天紧张的战斗之后,这些“老飞机”出勤率已明显下降,备品备件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决定此次朝鲜战争胜负的关键是地面上的战斗,胜负要由双方的陆军来决定,空军的任务是全力支援陆军。此时中国军队刚刚入朝,双方的地面部队还没有相遇,决战还没有开始。这个时候空军的出勤率下降,将导致空军实际参战兵力的减少,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双方的空中力量都在尽可能避免消耗,积蓄力量以备决战之需!

朝鲜半岛之上,中美两军分别打将“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旗号,双方已处于交战状态,不过这并不影响中美海军航空兵在东海上空进行“真刀真枪”的比试,双方的战斗机依然继续着不使用实弹的空战。因为中美两国都不想进行一场全面战争,仅希望在朝鲜半岛进行一场局部战争,因此东海地区属于非战区,中美双方都不想在这一地区发生擦枪走火的事情,每次对抗都是点到为止,然而不应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日下午,海航4师10团大队长谢凝,这个自称海航4师10团最优秀的飞行员,再次坐入自己的座机,准备再次与美国人玩一玩。与以前使用的歼七战斗机相比,歼-10才是他最需要的战斗机。以这样的飞机去执行一个简单的任务,对于他这个老飞行员来说是“大材小用”。好在,对手也是优秀的飞行员,绝不会让他失望,双方的战斗机一见面,一定要好好较量一下,这种模拟的空战除了不使用武器之外,与真正的空战没有区别。这样的战斗,会让每一个参与者体会到许多新东西,尤其是谢凝这样的人,更能从中体验出歼-10的实力。

随着塔台的一发信号弹,谢凝与他的僚机升空。一架巨大的空中预警机正不断将刚刚获得的资料传送过给的战机,因此他的机载计算机中的资料正快速更新,让飞行员无需开启自己的雷达就能看得见远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之外的东西。

与此同时,“小鹰”号航空母舰上的值勤战斗机也起飞。今天埃维机组再次担任警戒任务,由于中国战斗机时常光顾,美军不得不提高警惕,每天除派出部分战机到朝鲜半岛上空执行任务外,还保留部分战斗机担任警戒任务。与去朝鲜上空执行战斗任务相比,拦截中国战斗机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埃维机组升空不久,就接到预警机的通报,两架歼-10正在接近。普希立即意识到,这次他很可能又要和歼-10较量一番。

两架歼-10晃了几圈以后,终于忍耐不住开始发起冲击。埃维的机组立即受命前来“接待”。

谢凝看了一眼显示屏就知道,对手还是两架F-18。

“野猫112,两只小老鼠,方向030,高度4800,速度600,距离170,进入一级状态。”地面指挥站传来了敌情通所,通知谢凝,对手是两架F-18及其有关情况,实际上有关情况早已出现在显示器上了。

“野猫112明白。”谢凝响亮地回答到。所谓的一级状态,就是可以开始“玩”了,再次检查武器保险,确定其处于关闭状态,因为这只是模拟空战,不需要使用武器。

不久,雷达发现F-18,当然他也知道对手也已发现他,双方飞机上的雷达在搜索距离上相差不大,可惜必须执行不得主动攻击的命令,所以两方飞行员再一次地检查了操纵杆上的武器系统保险开关,确信它处于关闭状态。他们都希望今天无论如何最好不要有打开这个开关的必要。

普希在想,如果允许攻击的话,一分钟以后,那两架歼-10就应该化成两团炽热的火球了。可惜,这只是他的愿望而已,不得主动攻击的命令依然没有取消。歼-10还是在迅速地向自己逼近,他们也知道不必担心发生超视距空战。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歼-10也不会主动攻击。

歼-10仍然在迅速接近,一点点躲避的意思都没有,普希不禁一边恨恨地骂着,一边想着如何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击败对手。他不必担心失败,因为在他后方不远处,还有几架F-18等着“接待”来客。所以他不必担心对手突破他的拦截,到航空母舰编队上空看一看。

根据双方飞机的相对速度和航线计算,一分钟内双方就要在空中相遇。双方都没有进行规避的意思,双方都明白,这场“战斗”将在他们间进行,双方很快就展开疏散的队形,准备“战斗”,僚机都躲在长机后面数公里处,主角是属于双方长机的。

双方继续保持同样的高度和速度冲刺,直到雷达显示距离还有十公里,预计接近时间二十秒时,双方才开始机动,这时根据雷达提供的信息,双方应能用肉眼捕捉到对手的影子,但实际上要用肉眼发现对方并不容易。虽然无法发肉眼看到对方,但双方都能感觉到对方的位置。

当那架歼-10象鬼魅一样突然出现,并且在他的F-18侧前方来了一个漂亮的垂直跃升时为止,普希被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刚才的确是太惊险了,就象是反复排练过的特技飞行表演,实在是能把任何人吓一大跳。他感到愤怒与自己的血液在沸腾,愤怒化为复仇的动力,双方再次纠缠在一起。

突然间,意外发生了,普希不知是什么原因,突然按下了他的操纵杆上的发射按钮。随着机身传来了一阵强烈的震动,亲眼看见一枚响尾蛇导弹拖着长长的火焰飞出去,他难以置信地发现自己的手指还停留在操纵杆的发射按钮上面,而武器系统的保险还关闭着,可偏偏导弹已发射出去。这是一个多么愚蠢而不可原谅的错误,更重要的是那枚误射的导弹正飞向前方的目标,显然导弹锁定了目标。

“导弹!快规避!”这是僚机飞行员的报警,谢凝也发现了情况,他正受到一个枚导弹的追击。释放红外诱饵弹,开动加力逃避,使出一切可以逃避的方法。

对于配备了先进制导系统的响尾蛇导弹来说,使用红外诱饵并非有效的手段,这次显然也是没有发挥作用。对付一枚尾追的导弹来说,加速脱离是相当有效的。响尾蛇导弹的速度约为2倍音速,歼-10的速度则与之相近,完全可以使用速度摆脱导弹。可惜此时,歼-10的速度刚刚接近音速,要达到最大速度还要一定的时间,而导弹则已达最大速度。导弹发射的时候,歼―10和F―18之间的距离不足5公里,用不了多久,导弹就会追上飞机,并将这架飞机变成一团炽热的火球。

谢凝驶机以大角度实施俯冲,借助地球的重力加速,导弹随着飞机成相近的角度向下俯冲,与飞机的距离也迅速减少。这时飞机的高度正不断下降,直到就要冲入大海前,他才把飞机拉开起来。进入了超音速飞行状态的飞机,操纵性会变差,如果是歼-7一类的飞机在这时根本拉开起来,歼-10的优势性能与先进的操纵系统帮了他。飞机成功的改出俯冲,已经是贴着海面飞过。这个动作说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巨大的机动过载,不仅让他眼着发黑,同时让他感到自己快崩溃了。响尾蛇导弹觉察到了目标的机动动作,也作出相同的决定,可惜晚了一点,导弹一头撞入大海。

当他发现导弹被摆脱之后,心情不知有多么好!不过他几乎瘫软在座椅上,刚才达太紧张了。短短的二十秒的时间,过着象一个世纪。

“野猫112,立刻返航!!”这是地面指挥部的命令,于是他在僚机的护卫下返航,并在一片欢呼声中着陆。

也许是由于双方都不希望事态扩大,双方的指挥员都严令己方飞行员保持克制,不得采取攻击行动,并立即返航,于是这场游戏就此结束。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不希望将事状扩大,必竟两国都不想真正的开战。

普希在一片斥责声中,安全着落。然后被航空母舰舰长、舰载机联队长、战斗机中队队长等上级指挥官骂了一个狗血喷头。接着开始没完没了的事故调查,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当时的情况。经过仔细的调查之后,美国人得出的结论是:那完全是一个下意识性的动作,当时飞行员绝对没有发射的导弹的意图,武器系统的保险也的确是关闭着的,造成误射的原因是机上的一个电路出现故障。

美国人拿出一个个“砖头”厚的调查报告,费尽口舌的向中国人解释这一事件完全是一个意外,解释的详细成度,甚至让美国国会派人调查是否有泄密的内容。可惜中国人对这些解释一点兴趣都没有,显然中国人现在无意象以前那样,希望尽快让事件成为过去。这个意外也没有阻止双方战斗机间继续同相的“游戏”,反而比以前更具攻击性。

自从18日开始,志愿军空军司令员李克坚一直坚守于志愿军空军总指挥部内,如果不是由于年龄太大,他真想亲自带队出击。对于战斗,无论是操作飞机直接参战的飞行员,还是地面指挥部的指挥员,都有着一种急切的心情,台湾那边的战斗让他们羡慕的不得了,他们已经有点等不及了。志愿军空军部队的数量与质量都足以与对手抗衡,其中新调来的空3师和长期驻防东北的空1师是中国空军最精锐的部队,当年的朝鲜战争中这2个师都出色表现。由于双方一直避免消耗性的战斗,因此双方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直到19日晚上,双方才第一次发生空战,战斗战果双方都没有任何损失。

现在已经是20日2点多,李克坚等人已经一夜没睡,但他们一点想睡觉的感觉也没有,相反正在苦苦思索着,他们正在考虑下一步应如何行动。

自从18日晚开始,志愿军陆军部队已大举入朝,尤其是19日日落后,借助于夜幕的掩护,部队行动速度更快。目前入朝的部队已超过十万多人,更多的后继部队正在等待入朝。当然凭借周密的计划、良好的伪装、巧妙的假情况,使韩美联军没有发觉如此之多的志愿军已经入朝。可是现在是夏季,日出较早,几个小时后,太阳就要升起了。一旦太阳升起,入朝部队将失去夜幕掩护,再考虑到今天的天气不错,部队的行踪容易被发现。如果对方发现大批志愿军正在南下,必定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

“日出后,全军主动出击!”李克坚突然说道,这可是他苦思的结果,“为保证部队能够快速南下,我们必须提供空中掩护,同时也不能给敌人有过多的休整时间。”

于是出击命令下达,早已等候多时的志愿军飞行员们迫不及待的准备出击,飞行员们都急着要“打一仗”。

整个鞍山空军基地在日出时分,显得那么忙碌,每个人都好象有忙不完的工作,好象每一件都很急迫,只有刘逸夫依然显得不那么急切,他可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不象其他人那么紧张。再说他也没有必要着急,他率领的歼-8F机群要等到最后才起飞的。

刘逸夫已经进入座舱,只等苏-27战斗机群升空完毕,他就可以率队出发。这时他发现,一队拖车正将战机由机库拖向停机坪,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每天战机都是由拖车拖到停机坪进行飞行前准备的。这十分平常的事自然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这个时候,可是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这批飞机从外型上看,象是苏-27,可是他仔细一看,发现那不是苏-27,而是与苏-27外型相类似的米格-29。中国空军的装备中并无米格-29,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什么意外,他知道那是属于俄罗斯志愿军的装备。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花钱可以得到,但操作人员的培训不但要花钱,还要时间。为让新装备尽可能快的投入战斗,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一份人员劳务协议,雇用俄罗斯军人。中国方面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除不低的劳务费外,还有奖金。奖金是以战果计算的,多少以质量为标准。如击落一架B-2轰炸机奖1亿美元,而击落一架无人侦察机则奖200万美元。为了领取巨额奖金,俄军紧急派出最优秀人员和最好的装备组成俄罗斯志愿军。几天前,刘逸夫在食堂看到的那几个人,确实俄罗斯人,他们当时正进行实地考察,为部队进驻提供方便。刘逸夫等人并不担心俄罗斯志愿军会抢走他的军功,因为依据协议,俄罗斯志愿军只负责中朝边境中方一侧的防空任务,不能越过边境参战。

这时苏-27机群已经起飞,机场指挥中心向刘逸夫发出可以起飞的指示,刘逸夫随即率队起飞。为执行攻击美驻韩空军基地的任务,今天每架歼-8F战机加挂精确制导炸弹,仅带两枚空对空格斗导弹用于自卫,由空1师的苏-27战斗机负责掩护,经过近年的改装之后,空1师已装备有2个团的苏-27战斗机。

今天杨孤鸿的运气不错的,美国的空中预警机就发现并给他“找来”两架F-15。当接到指挥部的通知,得知对方是F-15之后,杨孤鸿在心中说道,“无论是F-16,还是F-15,只要是敌机就行!”

“闪电4,注意,跟上,准备攻击!”杨孤鸿提醒他的僚机,闪电4是僚机的代号,他的代号则是闪电3。

“闪电4,明白,”僚机飞行员夏浩伦回答道,他的脸上早显露出一种笑容,“再打下2架敌机,我就可以是全师的第一。”已有2架战果的他,正想着如何当第一了,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的长机是什么感觉。

击落对手的想法,福格蒂与威廉也有,作为自认第二,没有人勇称第一的美国空军飞行员,他们有一种自豪感,他们认为,这群毫无教养的中国人,竟敢向美国人攻击,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他们有理由、也责任好好“教育”他们一下。

F-15与苏-27及其武器的性能差不多,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也相差不多,中国的地面雷达系统并不比美军的空中预警机差,所以决战胜负的关键是飞行员。

福格蒂与威廉的F-15双机编队首先发射AIM-120D,接着杨孤鸿与夏浩伦各先“回敬”1枚PL-12,接着再加1枚PL-10,技术人员仅用几天时间,就解决了原产苏27与国产导弹的结合问题,而且采取新的射控软件,使苏-27具备同时引导多枚导弹的能力。

杨孤鸿与夏浩伦成功躲避开AIM-120D的攻击之后,福格蒂与威廉的F-15则陷入了困境,1枚PL-12刚刚发射他们两个就接到空中预警机的报警,及时反应使PL-12没有对他们构成威胁,但他们被弄得手忙脚乱,没等清醒过来,PL-10又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威廉的飞机被击落,福格蒂被击伤,不得不返航。

如愿的击落一架敌机,杨孤鸿又想击落那架被击伤的,然而几架美国海军的F-18及时出现让他只能眼眼睁睁的看着“到口的鸭子”飞了。

战斗进行的非常艰苦,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任何一方都不zhan有决定性的优势,谁也占不了便宜。随着双方派出越来越的战斗机投入空战,很快空中指挥就陷入混乱,尤其是当双方的战斗机混在一起之后。美国人发现他们的对手比他们的想象要强许多,中国人也发现形势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混乱的局面使敌我认识工作出现问题,返航的福格蒂差一点被当成敌机击落。

“你们不能动我的宝贝!她还能飞,我还要与她一起参加战斗!”福格蒂大叫着。

“出了什么事?我可爱的布尔。”福格蒂的大队长哈定问道,他正准备出击,从这经过时发现福格蒂正与几个人争吵。

“他们不想让我飞了,说要拆我的飞机。你看,我的宝贝还能飞。”福格蒂一边说,一边指明着用手指向座机,的确伤并不重,可以修复。

“我知道你想参加战斗,可其它人也想,你知道吗?我们从本土装来的备件都用光了,新的还没有运来,因为没有备件我们一半的飞机都停飞了,所以你的飞机必须拆,好让其它飞机有备件可用。”

“不!”

“放心吧!只要新的备件一到,马上把你的宝贝修好!”

福格蒂的飞机最终并没有被拆,刘逸夫“帮助”了他。当天志愿军空军对“联合国军”的多处韩国空军基地发动空袭。刘逸夫率领的编队一路之上虽数次与美国战斗机相遇,可每次都没有受到攻击,原来空中的混乱状态,使刘逸夫所率领的编队错误的被美军空中指挥人员当成韩国飞机,将其确定为友队。就这样刘逸夫顺利“光临”福格蒂所驻扎的韩国空军基地上空。直到这时,敌人还没有发现他们是“不素之客”,防空部队依然没有开火,甚至没有发出战斗警报。当刘逸夫俯冲投弹之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机场上停放着大量飞机,而且非常密集的排列着,在此情况下,闭着眼睛投弹也能击中目标。因此当刘逸夫率领自已的手下返航之前,整个机场已经被他们用火焰将“装璜”一番,包括福格蒂的座机在内的数十架战斗机再也不能飞了。

由于美军将大部分飞机部署到韩国,而且大部分集中有限的几个机场,不要说机库放不下,就是停机坪也停满了。因此志愿军发动的几次规模很小的空袭,竟取得巨大的战果。以至于李克坚等人看过战果统计时怀疑飞行员说谎。

面对志愿军的空袭,美军自认轻敌,而且显得无可奈何,依据中美间的“君子协定”,美军不能攻击中国境内的目标,志愿军空军可全部基地设在中国境内从而避免受到攻击,而美军在韩国基地则可以被志愿军“合法”的攻击。

经过一天的激战后,美国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在空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如果再加上在空战中损失的28架飞机,交手第一天,美空军损失的飞机超过60架,这点损失按美军的实力是能承受的,可惜他们在心理上受不了这样的损失,一天的损失比整个海湾战争时期的损失还大,这对士气的打击是严重的,也在国内引发惊慌,美国总统库比勒下令:“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驻韩美军总司令威斯特则下令,限制在清川江以北地区的飞行,轰炸机也不得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可是美军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对手损失也不小,当天志愿军在空战中损失飞机多达24架,只比对手在空战中的损失少一点,如果不是利用空袭将摧毁大量敌机,那么双方的损失相差不大。正如李克坚说道所说:“以如此快的速度损失下去,我们可是支持不了几天的!”

如果拼消耗,那么美国人一定是胜利者,可惜他们不知道!结果是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

韩美联军虽已发现大量志愿军部队正在南下,但因双方空军已展开大规模空战,一时间无力抽调大量空中力量对志愿军南下部队实施空中打击。

虽然没有受到敌空军的大规模空袭,但志愿军部队南下速度依然无法加快。朝鲜交通系统状况不佳,再说中国出兵数十万,远远超过了道路的通过能力。不过各路大军正千方百计的加快行军速度,争先恐后的南下,准备与敌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