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

足利次郎当然没说错什么,但是遇到的是张昭!一个深知其民族禀性的穿越者。

科技肯定是不在外售的范围内。这是张昭早就强调的事情,这一次他是干脆连书籍都禁掉。

相当于后世里,《自然》、《科学》等顶刊不再对外发售。

这个政策,骤然看之,说不上好坏。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如今技术还比较粗糙,甚至是只需要略作点拨就可以突破的时代,管控当然要严点。

而等待技术进化成为一个复合型的工程,到了就算“我把结论”公布,但你就是造不出来的阶段,那自然是要把顶级科学刊物放开,对外出售。

这是“攫取”全球的智力为我所用!

里面的门道其实很简单:掌握着顶刊,你就掌握着研究课题的制定权!

地球之中,每个国家所面临的科研难题可不是相同。智力的投入肯定有先后顺序。

而顶刊的话语权可以保证,本国的科研题目优先,这是不是“攫取”全球的智力?

张昭吩咐完,再问刚才谈起的话题,“平日里使用纸钞多吗?为何商人要在离开开平城时将纸钞兑换为银元?”

足利次郎低着头,战战兢兢的道:“回老大人的话,平日里用不上纸钞。只有在大宗贸易时才用的上。大明的纸钞只在大明通行,不像银元受到更广泛的认同。”

张昭微微有些错愕,他大致上听明白了。用稍微现代一点句子是:纸钞的使用场景非常少!

而究其原因,恐怕还是面额太大的原因。

张昭扭头问道:“德瑜兄,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纸钞都有哪些面值的?”

卫孚管理着一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对这些琐事同样不清楚,叫来他的一个幕僚来回答。

“回大帅的话,大明皇家银行最早发现的纸币是一百元和五十元,后来开始发行十元、二十元。这样的纸钞在日常的使用中,很难找零。因而,只有大宗商品贸易才会使用。”

张昭懂了,追问道:“目前开平的物价是什么样的?”

幕僚道:“大帅,开平城的米价为一石米1.4元,略低于京师。京师是1.5元一石。这是因为开平大量使用海运采购的原因。但因为年年往南方大量采购稻米,且大明去年湖广等产粮区受灾严重,大明的米价上涨。”

张昭感慨的道:“同时还有一点通货膨胀的原因啊!以及大明朝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正在减少的缘故。你继续。”

周边的众人各自所有若思。

幕僚道:“一匹布的价格是0.8元。京师纺织厂和开平纺织厂并立,布匹价格在急剧的下降。

各种肉类的价格在几角钱左右。比弘治十五年时反而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和草原互市的缘故。也有辽东四布政司被大帅打下来的缘故…”

张昭轻轻的点头,“嗯。你的工作做的很扎实,数据都记得清楚。不错。”

幕僚克制着喜悦,躬身行礼,“谢大帅夸奖。”张大帅这一句话就决定了他前途无量。

张昭沉吟着对身边的众官吏道:“情况我是听明白了。第一,相比于大宗贸易,日常生活中的小额消费,实际上用到纸钞的情况很少。这说明我们大明的银元购买里很强啊!”

他看过一些网文,现在依稀有点印象。好像当年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其英镑的购买力也是非常强的。大明朝的银元,现在就是这样的。

他整天接触的人都是大明最顶级的一批重臣、权贵,来往金额动辄就是数千元。

但实际上在大明朝日常的普通人生活中,一块银元都是非常值钱的。

所以,纸钞是走了点弯路。

他有些细节记不清,情有可原。

张昭接着道:“通知一下大明皇家银行,发行一元、五元、十元的纸币。推动纸币进一步的进入流通流域。

第二,纸钞在大明之外流通不行。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军队还够强大!周边有些人,还不认可大明!大明这些年,太温文尔雅了。”

“哗…”

张昭身边忽而一阵掌声响起来。

张昭此行前往朝鲜王国,公开的消息是要问罪朝鲜王国,但是军中都指挥以上的军官都知道,就是灭掉“朝鲜王国”,同时伺机吞并东瀛。

虽然,周边的士卒们并不知道张昭的真实目的。但刚刚张昭这番话,结合着朝鲜王国杀大明商人二十多人的背景,这是非常提振士气、国民自豪感的!

而他们,都相信张大帅言出必行!

足利次郎跪在地上,在震耳欲聋、如同汹涌的海潮的掌声之中,汗流浃背。

他对被众多明人簇拥着的军官行礼,用的是大明通称的“老大人”,但此时他知道这位看起来极其英俊,气度不凡的青年军官是谁?名震天下诸国的张昭!

他说话是不是太不谨慎了啊!

足利次郎想哭。

视察完,拒绝有人提议的“收取兑换手续费”的提议,张昭带着众人离开港口。

现在是纸币逐步替代“金属货币”的发展时期,收取兑换的手续费反而是阻碍纸币的推行。

卫孚等人簇拥着张昭到开平港口外大道上的马车停靠地点。卫孚实在忍不住,问道:“大帅,你为何要力推纸币?大明现在是…贸易顺差,大量的白银流入。”

京师大学的报刊,他也是阅读的。对贸易问题理解比一般的读书人要深刻。

至少贸易顺差、逆差这个词,河东派那些学者、士子基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

张昭没急着登上马车,笑道:“德瑜兄,纸币是无本买卖啊!而且,大明的纸币在全球流通,这象征着金融霸权,可以视为大明登顶必须要带上的皇冠!”

卫孚一脸懵圈的表情。他没听懂。

张昭也不解释,看着初冬的开平港,开阔的天地之间,港口和天地交融,他悠然的说道:“这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他们的麻烦!”

十月五日,张昭率部众两千余人,悄然的在开平港登上“宝船”,前往金州卫。

第五百三十五章 将要结束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发酵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六十四章 生员(四)-第二阶段第二十二章 恶客上门第五十五章 成长(上)第两百零三章 采购清单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二青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四百零五章 卫举人来求情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二十八章 纵论战争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第两百五十九章 书笺、女孩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护肤品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宫(上)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枢密院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临第八十三章 初见太子(下)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五百一十三章 脱颖而出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捷(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二十七章 考前准备(中)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两百五十九章 书笺、女孩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顶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七十章 生员(十)-攻守之势异也第五百四十二章 书信,卷入其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刘之心第两百零九章 选择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阳谋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六百五十八章 饮酒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晓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荡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四百零七章 新军营的战略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第五百三十五章 将要结束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宫(上)第两百四十二章 张昭的建议(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台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将开业(求订阅哦)第两百二十八章 赞歌第六百六十四章 畅论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台上第四百零七章 新军营的战略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么谈第两百二十六章 与子同袍(八)第三章 配方和质疑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传开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圣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台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一百六十一章 钢枪如林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昭秋后算账第两百五十四章 闹上门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众多第七百零七章 宫中(下)第五百零九章 轻松击破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鸣惊人(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冲突(下)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厂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五百三十九章 齐聚阿城(下)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锋(四)-刘大夏的反击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