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

张昭的行程属于保密事务,但总归还是有蛛丝马迹。

留守在天津卫的一些密探在几日后陡然发现“张使相”迟迟不从开平城来天津卫,大半的人都明白:张使相从开平港出海了。

须知开平港是如今大明北方的第二大港口。而且,从开平启程的保密性更好。如果有人想要在海上狙击张使相也找不到机会啊。

新军营在陆地无敌,被誉为天下第一精锐。张昭每次离京必然是带着一个团的新军营在身边。以这种程度的防护,即便是鞑靼精骑五万人都打不下来。

但是,新军营在海上未必就是无敌的。

但现在某种“设想”在张昭改变行程的情况下落空了。

开平港距离金州港直线距离大约四百里。张昭率部三天后抵达。

此时,金州卫参将、老将杨升早率部等候多时。

事实上,接送张昭和部下的“宝船”便是由他下属的水师。

“末将参见大帅!”

港口码头上,一队队士卒列队欢迎。老将杨升抬手敬礼,心中充满着激动。

弘治十六年,原奴儿干都司诸部被彻底平定。如今有战事的是新奴儿干都司。领兵的是参将孙启栋。

在战后的那一波调整之中,原本是辽东都司八大参将之一的他由锦义右参将调任金州参将,在海边孤零零的吹风。当时,多少人以为他被“流放”?

在弘治十六年的博弈、较量之中,他确实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张大帅。被调整不是很正常?

但是,真正的情况是…

随着“海洋时代”在真理报上被鼓吹,以及不断的有工匠来到金州卫建造郑和宝船,大量的资金涌入,他这个金州卫参将很可能会第一任大明海军总兵。

他现在是炙手可热。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大帅兑现了他在弘治十六年给他的承诺。只是,他并没有想到时间会是这么的短!他以为最少要三五年呢。

张昭回了一礼,气色不佳,他有点晕船,道:“杨将军,先去城里休息。多调配一些马车来。”

他在运河上不晕,但河面和海面那是两回事。这海军确实需要专门的训练啊。属于技术性兵种,门槛非常高。且不说海军的军舰建造技术,航海技术,单单是海员、工匠的培养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百年海军,真不是说说。

“是,大帅。”

老将杨升赶紧安排。

张昭这还算好的。像王武连运河上坐船都晕的人,现在更是晕的七荤八素。

而刚一上岸,新军营上下大半的士卒都吐的稀里哗啦。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北方的骑兵,南方的水师。新军营的主力基本都是北方人。

在码头的迎接场面因为晕船的事情搞的很稀烂。不过,总算没有人员伤亡。

张昭在金州城中缓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召集金州卫上下的将官谈话,了解情况。

金州卫实际上是大明在海面上面对朝鲜王国的第一个点。这里同样是朝廷现在仅有的海洋水师。

南方海面上那些商船,大明的朝廷没有丝毫的控制力。他们行商,搞贸易,朝廷收不了税。他们化身海盗的话,朝廷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威慑力。

官衙之中,自杨升以下的金州卫将校端坐在木椅中。初冬的阳光照落在大堂的庭院里。

张昭坐在最上首,喝着热茶,说着开场白:“金州是个好地方啊!不冻港。这里是大明海军的第一个基地。大明的海军将从这里走向世界。杨将军,你搞的不错。”

得了夸奖,杨升满脸笑容,“大帅,末将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全然没有弘治十六年时的那种不配合的态度。

“说说朝鲜王国那边的情况吧。”

杨升汇报道:“大帅,从庞将军传来的情报看,朝鲜王国目前非常复杂,各种声音都冒出来。

由于大明公开说要问罪于朝鲜王国,其国内的局势现在就如同火药桶一般,只要一丁点的火星就会爆炸。

从其国王燕山君的王位去看,可以把这些人分为保王党和新王党。

在汉城之中,有的大臣和将领主张由燕山君来为‘大明商人被杀’的事件负责。废除其王位,将其交给大明处置。另立新君。

这一派以朝鲜左相权贞焕为首的一批官员。他希望借助于朝鲜王国慈顺大妃的名义,另立晋城大君为新君。

保王党则是燕山君的心腹外戚慎守勤和任士洪为主。

这是汉城内的情况。

但是朝鲜王国内部还分为地方豪族和中央政权。因为大明公开说问罪,朝鲜王国的政治精英们私下里对大明的意图自有判断。

大帅当年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都被人搜寻出来。很有一批人认为大帅此行朝鲜可能要为大明吞并朝鲜王国。

所以,地方上的豪族们都希望废除李氏,在平定平壤府豪族柳氏的叛乱之后,主动的融入到大明的体系之中。这些人和汉城内的权贵亦有勾结。

以吏曹判书柳顺汀为首。他这个职位对应的是大明的吏部尚书。”

杨升说完之后,略微有些感慨。朝鲜王国真不缺聪明人,从张大帅过往的言论、行动大致就推断出事实的真相啊!他这个参将,军衔是“都指挥”,属于被传达的范围内。他知道张大帅往朝鲜王国的真实意图。

赵子龙叹道:“大帅名震天下诸国,一言一行现在都被人拿来研究啊!”

这话也就赵师爷敢说。丁正初,方俨,于参谋,宋兴启几人心里感慨。

很明显,“战略”欺诈根本不要使啊!

张昭微微一笑,“行,情况我明白了。那也由不得他们。杨将军,给王大参送信,我过两日北上,在凤凰城和他见面。另外,传我军令,调渤海军攻进朝鲜王国,打通前往平壤府平叛的通道。”

朝鲜王国的一些人想和他谈条件,先打了再说!

张昭再一次的更改行程。他不准备直接到汉城了。他先北上和王圣人见面,然后,调集大军先把朝鲜王国的平壤府给打下来再说。

“是,大帅。”

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四百九十五章 还是读书人心黑啊第三百六十章 银票印刷成功第七百三十八章 结束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两百一十三章 交战(一)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里的晚餐第五百七十四章 终章(中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两百零九章 选择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突(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发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见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两百六十三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下)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五百零六章 煲汤第七章 刘大户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颜卫的对策第六百二十六章 谈一谈的方式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师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兄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谓名士第二十六章 考前准备(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开会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给你一句忠告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八十五章 新舍人(上)第两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厂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第两百九十八章 梁储此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风潮渐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庆祝、道别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二青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结盟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园林畅想第两百六十九章 将归(上)第一百三十章 军中夜议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设想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两百六十二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决战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二十六章 考前准备(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两百二十六章 与子同袍(八)第两百八十三章 对钱宁的安排第五十九章 谣言起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子监改革(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第六百六十五章 换你三封信第两百六十九章 将归(上)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园林畅想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