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

邳州以东的宿迁北部,即后世新沂地区原野上,李鸿章忍受着大腿内侧的痛疼继续坚持骑在马上,他的身前身后是排着长长纵队的江淮新军士兵们。

只是和前几天相比,现在这些江淮新军的士兵们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有的人一边走着一边还搓着手试图让双手更暖和一些,有些士兵一再试图裹紧身上的单薄浅蓝色军服,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北面吹来的寒风。

而大军的更后方,李鸿章麾下的炮兵们正在奋力的推动者火炮在泥泞路上行走,今早凌晨时分的一场风雨让苏北原野上的道路瞬间变成了难走的泥泞道路,将士们步兵的时候还好一些,顶多就是踏足泥泞之中而已,但是对于炮兵部队来说就非常难受了,一但有沉重的火炮陷在泥泞之中,任凭炮兵怎么抽打挽马,都是无法把沉重的火炮拖拉出来。

不得不让炮兵们直接上阵去推,去抬,依靠人力把这些上吨重的火炮艰难的向前推进!

效仿中华军建立的江淮新军,早期向洋人进口的火炮也是以十二磅和六磅炮的洋炮为主,六磅炮还好一些,但是那些十二磅的火炮的炮管以及炮架,轮子等在内,重量可是有着一吨多,平日里走干燥的平路还行,但是遇上现在这种下雨天,道路满是泥泞的时候,就跟在沼泽地里行军一样,其速度慢到让人难以忍受。

这十二磅洋炮其实还算好了,原本江淮新军还从其他绿营清军手中接过了十来门旧式将军炮,那可都是号称三五千的大家伙,比十二磅的洋炮还要重得多,遇上现在这种天气和道路根本就没办法赶路,早上的时候李鸿章就已经是忍痛把十来门的旧式重炮给抛弃了,为了不让后头的中华军缴获这些重炮,李鸿章抛弃这些重炮之前还把炮管给炸毁了。

这一路逃亡就够打击士气的了,偏偏又是风雨天就更是让逃亡中的江淮新军士气跌至谷底。

这一场大雨让道路变得泥泞无比不好走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温度骤降。让缺少冬衣的江淮新军士兵们难以忍受。

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了,农历是九月底,乃是属于真正的深秋时分,还有十天左右就是‘小雪’了。这气温本来就一天天下降,不过没有北方冷空气大规模南下之前,人们的感觉还不明显,只是觉得深秋凉爽些而已。

但是今天凌晨时分的那一场雨,以及带来的温度骤降。很明显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已经开始南下,这深秋时分是有可能今天还好好,但是晚上一阵北风吹过后,气温立马就会骤降。

如今白天十来度的温度虽然只是让人感受到有些寒意,但是等到夜色降临的时候,到时候估计温度就会下降到十度以下,甚至只有七八度的地步。

这个温度虽然不足以说天寒地冻,但是对于依旧一身夏秋单薄军服的江淮新军士兵们而言,这种天气可不好熬。

江淮新军撤退的有些急,加上前几天还是艳阳高照呢所以也没太担心。但是现在的话气温骤降,李鸿章他自己自然有手底下人的及时送来冬衣,一些高级将领们也不用操心这个问题,但是上万普通士兵该怎么解决冬衣问题?

对此李鸿章是皱紧了眉头!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派出部队散出去到附近的村子,直接购买或者劫掠百姓的冬衣以供将士所需,但是后头的施清瑄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中华军的第二骑兵团以及第一师、第三师的两个骑兵连,加起来超过一千名的骑兵经过数天追击后,可是已经追了上来,昨天傍晚时分甚至试图强行袭击李鸿章所部,迫使李鸿章不得不放缓前进的速度。收缩行军的队形,防止中华军的骑兵前来突袭。

而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根本就不可能说派出小规模的部队外出劫掠,因为人家骑兵固然不会主动来冲击江淮新军的主力军阵。但是江淮新军要是敢分散出去一小部分兵力的话,这些骑兵就会和饿狼一样毫不犹豫的扑上去。

看着左后方大约千米外的那股骑兵,李鸿章内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

昨天下午时分这些骑兵追上来的时候,他就是感到了不妙,如果被这些骑兵缠上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后方的中华军主力给追上。到时候自己就不得不和这些中华军打一场了,而这个事情是他一直避免的!

为此今天上午他也是派出了麾下的骑兵试图去阻拦这些中华军骑兵,江淮新军里的骑兵数量也不算少,前后大约也有千五百骑左右,而且训练体制也是效仿中华军骑兵的,甚至骑兵用的军刀都是中华军的那种弯刀,以往作战的时候江淮新军的骑兵发挥也算不错。

按照道理说双方应该是旗鼓相当,甚至江淮新军的骑兵还要略强一些的,但是山寨货始终是山寨货,对上中华军这个正版货立马就缩了。

刚开始进行对冲的时候还好好的,不算落入下风,但是双方进入混战之后,双方的训练水平就是提现了差距,而更重要的是混战之中中华军骑兵的骑兵左`轮六响手枪带来了极大的战术优势。

双方骑兵的第一次大规模接触交战,江淮新军折损至少三百骑,而中华军的骑兵损失只有六十骑,从战术上来说,江淮新军的骑兵自然是毫无疑问的遭到了惨败,同时江淮新军的骑兵部队也没能够达到驱赶中华军骑兵的战略目标。

战术和战略上的双双失败,这些江淮新军的骑兵们也就不敢随意迎战了,只能是坐视外围的中华军骑兵尾随。

但是这种情况绝对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因为李鸿章知道这些中华军的骑兵不可能一直在后头跟着无所事事。

而李鸿章猜得不错,因为这个时候在后方数公里外的第一军行军队列里,王吕云正在和施清瑄等人商讨着最新的战术。

“稍候我部会再一次出击,定然能够拖延敌人继续行军步伐,而到时候只要你们幸苦一些,足以在晚间彻底追上来!”王吕云如此说着。

施清瑄也是点点头:“嗯,如此就拜托王兄了,只要王兄的骑兵能够拖住他们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那么我们就能够追上来。迫使他们和我们进行决战!”

江淮新军和第一军的主力之间的距离其实非常短,大体上只有六公里上下,这个距离天气和地形好一些的话一眼就能够看见,但是一追一逃之下。而且双方士兵的体能素质都不算差,你追他逃,你休息了他也休息,这种情况下这区区六七公里的距离正常情况下根本就无法缩短。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王吕云的骑兵部队能够突破江淮新军的骑兵拦截。从而纠缠住江淮新军的主力部队,不需要多长时间,最多两个小时,甚至只需要一个小时那么就足够让第一军的主力步兵们赶上来,只要等江淮新军的士兵们进入了第一军士兵的米尼步枪射程之内,到时候李鸿章就算不想打也得被迫迎战!

王吕云站了起来,然后紧了紧身上的外套,顺手弹了弹并不存在的灰尘:“放心,我王吕云办事你放心!”

说话的时候,王吕云带有极大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无数胜利之上的!

身为中华军内骑兵第一人的他,率领骑兵作战多次,未尝一败!

起身后,王吕云继续道:“时间有些紧,我就先回去了,预计一个小时后我部就会发起进攻,到时候还望诸君给予最大之配合!”

言罢,王吕云就是大步走了出去,长筒马靴踩在泥水之中,溅起点滴泥水。只见他接过卫兵递过来的马缰绳,然后走了两步到他那匹棕色的阿拉伯战马边上,翻身一跃就是跃上了马背。

带着皮手套的手挥起了马鞭,受到鞭打刺激的战马如同利箭一样。扬起马蹄就是飞奔而去,几个跟着王吕云一起来的骑兵军官以及卫兵们也是感觉翻身上马,追赶王吕云而去。

施清瑄看着飞奔而去的王吕云等人,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个王吕云倒是和以前一样!”

一旁的邴曲松也是呵呵笑道:“王总监不愧是我军骑兵的典范啊,这一举一动都是绝世悍将的风范!”

施清瑄听罢也不说话,王吕云在中华军里比较特殊。他算得上是唯一一个连字都认不全的高级将领了,中华军的军官们基本清一色都是军校生出身,而这些军校生以往都是书生出身,总体而言中华军的军官群体其文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论经学大多也能够说之乎者也,当然水平无法和那些进士举人出身的文官相比,但是近代科学水平在当代中国而言绝对是属于顶尖的群体。

而王吕云呢,绿林出身,投军前只是一个护院头子,他能够积功到今天这个位置,所靠的并不是军事才华之类的东西,他靠的就是自己的一身勇武。

当今中华帝国里,敢亲自挥舞着军刀和敌军贴身肉搏的高级将领,也就只有他一个了!

今天的王吕云和往常也一样,骑着他的高头大马在己方骑兵的最前列,口中大喊着:“今天,为帝国、为陛下死战的时候到了!”

“中华帝国,战无不胜!”

麾下的骑兵们也是一个个大喊着:中华帝国,战无不胜!

王吕云抽出了自己的指挥刀:“全体都有,拔刀!”

一片金铁交鸣后,千名骑兵的方阵中齐齐竖起了一片刀林,刀林在阳光下反射出道道光芒!

骑兵们胯下的战马开始以正常的速度行走着,然后在军官们的命令中,骑士开始催动战马小跑!

当战马的速度逐渐提起来后,王吕云已经是把指挥刀向前指着,口中大喊着:“杀!”

千名骑士控制着战马,用着统一的速度快速跑动起来,千骑跑动起来,其声势如同冬日奔雷一般,让人胆颤不已!

于此同时李鸿章睁大了眼睛看着如同激流一样的中华军千名骑兵从一个低矮的山头冒了出来,然后冲向了前方的己方千名骑兵!

下一瞬,双方的骑兵大战再一次爆发,双方加起来超过两千名骑兵发起了最直接,最残酷的冲锋,明晃晃的马刀折射出来的光芒几乎比太阳更耀眼!(。)

第两百零九 涨当涂工业区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94章 狂傲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142章 革职下狱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604章 北海国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57章 一路横扫第47章 入城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59章 炮击上海第78章 各方利弊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20章 伤亡悬殊第150章 劝进表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700章 战争,起!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277章 工厂内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