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同会盟(下)

在察哈尔部落四大臣的主持下,额哲汗举行了坐金帐大典。现在的四大臣就是苏泰福晋第一次会盟的时候设立的,额哲汗没有归国前,部落中的事情就由他四人打理。察哈尔部原本有八大鄂拓克,现在只剩下两千余户,牛羊也无多,但在大明的支持,察哈尔部很快安定下来,而且还收拢了不少走散的部众。另一个方面,新兴起的朵颜部俨然成了漠南草原第一大部落,斡赤伦对察哈尔礼敬有嘉,时不时送些牛羊过来,这一次他更是带了上万人来庆祝。大明对额哲汗归国的赏赐也很丰厚,光各种礼物就装了十几车,差不多将京师里的国宾馆拆下来运走。是以额哲汗的继位大典办得异常盛大,场面甚至超过他老爹林丹汗当年坐金帐的盛况。

在帐外朝着大青山的方向,察哈尔族人将烧好的牛羊抬出来,部落内的萨满祭师围着篝火跳着祭祀之舞,口中念着古老的祭文,向长青天禀报今日大汗坐帐的消息,同时祈求天神保佑察哈尔兴旺。萨满祭师祭祀完长青天后,须眉皆白的胡土克图活佛也举行了庄严的坐帐仪式,他神情肃穆的念了一大段经文,最后才给额哲汗戴上了哈达跟佛珠,这预示着额哲汗的汗位也得到了满天神佛的认可。

蒙古人以前一直都是萨满教徒,或者是稍微带有一些旧派喇嘛教的色彩。直到十六世纪,鄂尔多斯人从西藏远征中带回了许多喇嘛后,蒙古人开始崇信喇嘛教。特别是土默特部强大首领阿勒坦(俺答汗)的皈依,使得喇嘛教在漠南蒙古得到了广泛的宣扬。过了几十年,蒙古各部落,不仅是漠南,包括西蒙古跟外喀尔喀蒙古在内的各部落都虔诚的信奉喇嘛教,尽管各部落间有红黄的教派之分。

漠南的大汗们都是信黄教的,后来林丹汗突然改奉红教,引来诸部落的不满。更让其他汗王难以接受的是,林丹汗要其他臣属部落也改奉红教,这导致察哈尔部落跟其他部落诸多不和,更使察哈尔直系下属乌珠穆沁、浩其特等部逃奔漠北去了。在苏泰福晋跟四大臣商议,甚至是大明皇帝过问后,决定察哈尔以后恢复黄教信仰,仪式上也就加入了活佛这一段。

胡土克图活佛是黄教喇嘛,在蒙古草原传教三十余年,很受蒙古族人的拥戴。此番大老远将他请来主持坐帐仪式,就是为了协和察哈尔跟其他部落间的关系。没了信仰方面的差异,彼此间矛盾也就降到最低,察哈尔这个名义上的大汗才能坐得下来。

年轻的额哲汗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相对枯燥的仪式而言,他更喜欢跟那个唤作郑经的汉人在一起。是郑经教会了他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好玩东西,比在大草原上骑马打猎更有意思的事情。看着周围的人都神情严肃,他大感无聊之余,不由想起了昨夜那两个妖娆的汉女。在他的印象中,他接触到的都是汉人的女子,而且年纪较他为长,所以他认为女人大抵就是如此。后来他回到察哈尔后,终于可以弄到自己族内的女人。在他某天晚上宠幸了侍侯他的小侍女,他才发现蒙古女子竟然无味得紧,于是一心跟着郑经他们厮混。

按着虚岁来算,额哲已经有十六岁了,这在草原上来说已经是一个汉子了。林丹汗壮年‘升天’后,阿布奈又出天花死了,黄金家族的直系子嗣只剩下额哲一人。为了能尽快繁衍出更多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自然要早婚早育。苏泰福晋已经知道儿子懂得了男女之事,但并没有阻止。相反,她正准备在额哲汗登基继位后,为他的儿子寻找正宫王妃。

继位典礼上,活佛的仪式终于完成,接着下来是名义上的臣属朵颜、喀喇沁、鄂尔多斯三部献上了牛羊。待几个汗王行完礼、赐座后,庆贺大汗继位的宴会就正式开始了。打扮一新的蒙古女儿们随着冬不拉的调儿开始翩翩起舞,几万人大碗的喝酒吃肉一起庆祝这大好的日子。

宴会上,左边坐的是蒙古的汗王们,右边则是来自大明的将官。宋献策跟徐子文坐在前头,后边连郑经那小子也有个席位。在这场景,宋献策自然少不了要跟同是大明臣子的定国公敬酒。他的官品比起徐子文来不知差了多少级,按着大明的规矩,那是要跪着见礼。上次他给皇上训斥了一顿后,再也不敢肆意妄为,规规矩矩的要给徐子文跪下敬酒。

“下官敬定国公一杯!”

徐子文一把拦住他道:“宋大人就不必多礼了,此番送额哲汗归国,你是皇上钦命的大臣,咱们又在外番,就以平礼相见好了!”

“下官恭敬不如从命!”宋献策打量着这个有着儒将之称的定国公,年纪已到不惑,但收拾得极为爽利,若不是穿着一身盔甲,那活脱脱就是一读书人。跟宋献策见过的武将相较而言,徐子文身上更显出一份从容。宋献策隐约觉得他跟自己是同一种人,但像又近乎不像!对于大同两位国公跟皇上的渊源宋献策自然知道的很清楚。他也知道皇上对他二人极为的宠信,不然怎么会把大同数万军马交给他二人,而且还将皇城司的提督改由他们家族世袭。跟他们搞好关系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宋献策讨好道:

“此番会盟有将军在,下官总算放心了,与蒙古人的会盟还要全仗将军主持!”

徐子文瞟了宋献策一眼,对于他们这些侯门世家而言,宋献策这样的遽然提拔的新贵自然不会放在眼内。但徐子文知道这宋献策能得皇上重用就有几分本事,而且世家最忌与天子宠臣结怨,是以徐子文对往来的官吏都算客气。

“不敢当,这会盟不知约在何时举行?”

“下官跟苏泰福晋商议好了,就在后日!”

“哦!”徐子文应了一声后道:“本督乃三边总督,负责的是长城一线的安全。这次来察哈尔也是依照皇上的旨意,前来确保额哲汗顺利继位。至于会盟的事情,乃是皇上所下的差使,岂可随意更换!本督只是作个旁观,其他的事情还有劳宋大人了!”

“是,国公说得是!”宋献策的原意是徐子文官阶高作为大明的代表,下边会盟的事情自然由他来操办,这里边有讨好徐子文的意思。现在徐子文既然这样说,宋献策自然不好勉强。

额哲汗的继位大典庆祝了一天一夜后算是完成了,接下来,此番大明使臣出塞的重头戏--会盟才刚刚开始。额哲汗继位后,马上就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升帐议事。帐内除了额仁沁济农、达来台吉、斡赤伦、宋献策、徐子文、察哈尔的四大臣,还有苏泰福晋作为王太妃暂时摄政,而作为察哈尔的主人,年轻的额哲汗明显还昏昏欲睡。额仁沁济农三位汗王对于会盟的事也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大概以为是重申上一次会盟的约定。

宋献策见人都到齐便给苏泰福晋使了个眼色,苏泰福晋咳了一声,环视众人一周后道:“我察哈尔部蒙大明皇帝的支持,可以重新在草原建立部落,就是长生天的眷顾。我的儿子额哲汗虽然年幼,但也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我的察哈尔部族虽少,但也是草原上的狼,容不得那些家犬来欺压。现在额哲继承了汗位,察哈尔的部属喀尔喀、科尔沁不但没有前来献礼,还投靠了建州人。这些忘记了祖先的叛徒,我们决不能放过。这次会盟得到了大明天子的支持,所以我决定由各部落一起出兵前去讨伐他们。”

额仁沁济农跟达来台吉听完都吃惊得对望了一眼,没有想到会盟竟然是要去跟喀尔喀人开战,或者说是要去跟女真人打。他们现在都迁到了漠南蒙古的左翼,跟女真人并无切肤之痛,抽兵作战自然是不愿意。苏泰福晋说完话,他们都默不作声。

宋献策打破冷场道:“我大明是很支持察哈尔讨伐叛逆的,对于出兵作战的部落,大明将会给予相应的优待。这几年来,各部落跟大明一直友好相处,大家彼此互惠互利,相信各位大汗不会袖手旁观的。”

蒙古人虽然豪爽,但利害关系还是考虑得清楚的。察哈尔不过两千来户万多人,就想去讨伐喀尔喀,自然是有大明在后边撑腰。不管讨伐的事情能不能成,但要是得罪了明朝,光断绝贸易这一项就让他们头疼不已。现在两大部的茶叶全靠跟大明边贸所得,要是没了茶叶,以后生活都成问题。

徐子文听了宋献策的话,虽然面上没有变色,心中却是一惊。额哲汗登基,喀尔喀人不来那是意料中的事情。苏泰福晋接着举行会盟讨伐他们,说到底就是大明的主意。讨伐喀尔喀,那就等同于削去女真人的护翼。大明跟女真人才平静了两年,皇上要想跟他们开战了嘛?!

徐子文正思虑间,斡赤伦哈哈一笑出声道:“宋老弟说得对,察哈尔是我们蒙古人的共主,喀尔喀人竟然不来那就是对额哲汗的不敬,我朵颜部出四千骑兵交由额哲汗统率前去讨伐!”

苏泰福晋见有朵颜部出兵支持,面上方露出微笑道:“顺宁王果然是忠贞之士,我儿登位尚浅,讨伐的事情自然还要顺宁王多多出力!”

“那是,战场厮杀的事情就交给我好了!”斡赤伦得到苏泰福晋的夸奖满面放光。

既然朵颜部都表了态,达来台吉坐不住了。他能在归化入住,全靠上回朵颜部放他一马,于是他有些尴尬的站起身道:“这是我们草原的一件大事,我喀喇沁部自然不会不管。宋先生、斡赤伦台吉、苏泰福晋你们也知道,我刚刚在归化落下脚,不知有多少散勇盗马贼在打我族人的主意,这次出征,我喀喇沁出五百精骑!额仁沁兄弟,你呢?”

全场就剩下他,额仁沁济农自然不好不意思下,他瞪了眼达来台吉后,道:“为了避开女真人,我鄂尔多斯部现在都迁到了大河上边的草滩。那里已经靠近漠北喀尔喀人的领地,我的部众人虽多点,但防御的地方也多,不过讨伐喀尔喀人是件要紧的事,我鄂尔多斯也出五百精骑。”

宋献策知道西边的两个部落不愿意出力,不过他们肯抽一千骑兵也就算了。他一拍手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各位汗王齐心协力,讨伐之师必然会凯旋而归。大明是三家同盟的盟主,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驻守在锦州的关宁铁骑也将调出五千骑兵,由满桂总兵官率领,共同讨伐喀尔喀部。我家皇上说了,这是作为察哈尔部出动的兵力!”

宋献策的话让众人又吃了一惊,连苏泰福晋也没有想到皇帝会为她们母子出头。她想起了去年冬天自己引诱皇上的情景,脸上不由得一红。

宋献策见众人没有说话,又接着道:“现在有一万骑兵,分由斡赤伦跟满桂将军率领前去讨伐,所获得的战利品按出兵多少划分,不知各位有没意见?”

“既然各位都没有意见,咱们就杀马盟誓,约定好汇合的时间、地点!”

这些话自然是皇上一早就想定好了,是以宋献策可以丝毫不作考虑的决定下来。宋献策说完,继而转身向还有点在发楞的苏泰福晋道:“现在就请太妃写好一封诏书,遣使通知女真人,我们将去讨伐喀尔喀人,要他们不要生事!”

斡赤伦不解道:“宋老弟,你上回你不是跟我说打战就要什么‘攻其不备’,现在我们去打喀尔喀人,你怎么还去通知人家?!”

宋献策笑道:“斡赤伦兄弟,通知是肯定要通知的,咱们现在是因为喀尔喀人对额哲汗陛下不尊敬,所以才去讨伐他们。这是我们蒙古兄弟的家事,他女真人插手的话,那就是挑起战端,到时我大明也会下书警告他们!况且,我们这封书信,那是要我们开始打喀尔喀了才送过去,就算女真人要来救,也来不及了!”

“哈哈,宋先生果然好计策!”

主要的事情决定下来后,众人商议兵马将九月底在朵颜部的青龙城集结。集结完毕后,满桂率领的五千铁骑将作为察哈尔的人马跟斡赤伦分两路进剿。崇祯皇帝将铁骑调出来,一方面是想能以优势兵力对付喀尔喀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上次广宁会战关宁铁骑损失严重,新组建出来的骑兵具体怎样都是需要经过战火的考验,所以这一次也是有实战训练的目的。

额仁沁济农跟达来台吉虽然小气倒很守信用,一千骑兵在约定的时间前赶到了朵颜部,他们混编入了斡赤伦的人马中。满桂的人更是一早就到了朵颜,他原本就是汉化的蒙古人,对于这次出征他是全力支持的。在战前,五千铁骑做了动员指示,他们这次深入草原境内,为了避免泄漏消息,统一实施‘三光政策’,带不走的一律烧光、杀光!战争没有仁慈可言!他们这些边军身有体会!为了这个,所以才派满桂为将领,不作妇人之仁。

随着讨伐兵马的出发,察哈尔的信使也慢悠悠的前往沈阳!

第78章 假红毛番子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146章 辽东换帅第93章 歃血第238章 条件第185章 明荷战争(中)第311章 乱子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1章 夜看明书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211章 战意第11章 年前第302章 手段(上)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53章 血战遵化第61章 援兵第143章 女真踪迹第162章 运粮第313章 观望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116章 最后人选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300章 转变第77章 皇后理事第97章 广宁之失(一)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38章 朕是校长第42章 独断专行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120章 另起炉灶第156章 出发赤峰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140章 有点意外第242章 劝说(下)第36章 角逐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156章 出发赤峰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32章 没事瞎转第7章 突生横变第8章 南粮北调(中)第123章 红袖不添香(下)第111章 -兵部渎职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293章 发明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79章 朝议第233章 敌酋之死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197章 屠戮(中)第289章 官商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60章 损兵折将(下)第181章 风平浪静第301章 意第206章 暗含杀招第311章 乱子第313章 观望第21章 勇者为胜第19章 大同会盟(上)第90章 收与不收?!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59章 归来辞去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43章 西回第60章 损兵折将(下)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34章 兵围大凌河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124章 身份悬殊第135章 再议条件第6章 再回宫中第166章 苦等第42章 南退第171章 听案(上)第267章 远图布局第131章 家事国事第266章 时机第246章 远征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120章 另起炉灶第239章 整顿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260章 召回第18章 皇权造势(下)第47章 惊惶失措第158章 商讨第259章 独角戏第141章 发配东南第274章 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