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南巡(三)

站在船舷之上,胤禛眺望两岸,远远的,似乎有一抹淡红,那是几株有些残了桃花,已有一些被没在了水中。胤禛心里砰的一动,忆起了两句诗:勿笑此时少颜色,争奇斗艳又一春。这是自己的师傅顾八代附在回赠给自己的桃花酒的酒坛泥封之上的。

当初得知顾师傅休致,胤禛颇有些意外,打听了一番,竟听说顾师傅是为了帮自己争王位才让康熙不喜,当即勒令休致,这着实让胤禛酸楚不已。朝臣们知道顾八代的事儿,有些人借机落井下石,上了折子参劾,却被康熙留中不发,只是下了旨意,要顾八代回府读书。晓得顾师傅冬春交替之际常发肺热之症,胤禛特意备了上好的冬虫夏草、黄芪等几味滋补药材,亲自送到顾师傅府上,不料却吃了个闭门羹。

顾府的管家去通报后不久,便带着歉然的神色返回了来,告诉胤禛道:“贝勒爷见谅,我家大人既是奉旨读书,就不便再见客。贝勒爷送的几样补品我家大人收了,特意命小的回赠这坛大人亲酿的桃花酒。”言罢把一小坛酒双手捧给了胤禛。伺候在胤禛身旁的秦顺本想接过来,但胤禛看到管家的郑重,心意一动,自己亲手接过。

为胤禛压轿之时,秦顺还嘟囔了一句:“桃花还未开呢,光秃秃的,哪里来的什么桃花酒?怕不是顾师傅拿了去年的陈酒送给爷吧?那味道中的花香可就淡得多了。”胤禛虽说也有些生疑,却还是责了秦顺多嘴。待坐在暖轿之中,胤禛才发觉,酒坛的红泥封纸之上,还有两行蝇头小字,便是‘勿笑此时少颜色,斗艳枝头又一春’两句。读了两遍,竟发现有藏头之意:勿争,勿争!这便是顾师傅留给自己的忠告吗?细细咀嚼着十四个字,胤禛仿佛又有了新的认识,蛰伏一时算得了什么。譬如桃花一般,即便此时看着枝杈空虚,待到春风拂过,那盛放的光景,岂是旁的花能比拟的吗?

“四哥,皇阿玛到底应你了吗?”胤禛的思路被十三阿哥胤祥这突如其来的一句打乱了去。看着身后凑上来有些猴急的胤祥,胤禛有些无奈地一笑,道:“皇阿玛猜透了你们几个心思,但还是应了。”胤祥现出雀跃之色,刚想说话,便被胤禛一头冷水浇了上去:“只是,办差就得有办差的样子,可不准摆出皇阿哥的排场压着底下做事的臣子们。否则,你们就得给我乖乖的回船上来继续憋着。”胤祥见胤禛说的严肃,倒也不敢再嬉皮笑脸,郑重道:“小弟记下了,必不让皇阿玛、四哥失望就是。”胤禛点了点头,问道:“八弟、十四弟何在?”胤祥究竟还是绷不住,露出些坏笑,道:“八哥和十四早就候着呢,他们两多少有点怕着四哥。您总是一副不苟颜色的样,他们哪敢像小弟我一样没脸没皮地催着四哥?”这句话把胤禛引得忍俊不禁,道:“你们怕我,天可怜见,我怕了你们这群总在背后算计我的弟弟才是。”

听说河道诸臣齐聚淮安府议事,胤禛四人带着十几名侍卫乘小船便直趋淮安府所在,继而又弃船就马,匆匆奔了府衙。落鞍下马之时,前后两任河督,于成龙、董安国,漕运总督桑额、工部侍郎徐廷玺已接先行侍卫的传报,候在了府衙门口,后面还跟着一个淮应道和一个淮安知府。此刻,于成龙领先打下了马蹄袖,众官员齐齐打下千道:“臣(奴才)等请皇上圣安,请雍贝勒、廉贝勒、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安。”胤禛居首,面南而立道:“圣躬安。”之后便宣了康熙旨意。

旨意宣毕,胤禛虚扶了一下,道:“诸位大人请起。我和三位阿哥除了宣旨,便只是奉着皇上的口谕来瞧瞧河工的进展。大人们不必误会,咱们不算是正牌子钦差,除了和你们说说皇上拿下的章程,便就是看看,听听,不替你们拿主意。”于成龙和胤禛打过交道,知道这位阿哥的脾性,凡事只在乎实在,便将手一让,道:“四阿哥、三位阿哥请进三堂上叙话。下官等正在议论挑浚引河之事。”胤禛向前走了两步,这才看清楚跟在几个一品大员身后的淮应道竟也是个熟人,“十不全”施世纶,胤禛微微朝他点头一笑,施世纶却好似没看见一般,只半躬着身立着。胤禛想起他的书生傲骨,倒也心中生出些敬意。

进了三堂,阿哥们分长幼之序居中坐了,于成龙及以下打偏陪着。于成龙一拱手,道:“四阿哥,黄河之水高涨,似有夺淮之势。臣等早几日时急召了上千民夫筑堤于黄河南岸之处,已初见了些成效,正也合着皇上的旨意。皇上所命之加深河底、弯道改直数策,臣以为,乃至善至明之策。想皇上距水情百里之远,却能圣断如此,倒教于河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臣下们惭愧。”胤禛听罢一面点头,一面心中暗想,于成龙这两年在京畿任事,言辞怎么也开始带了谄媚之意。

这边董安国满面愧色地接着道:“于大人所言甚是。罪臣一介腐儒,得皇上深恩,奉河督之职,却至河工蔽坏。黄河春汛亦未能及时应对,举措失当,以致水情如斯,不但连累皇上为水情忧心,更陷七府县子民于险境,罪臣已上了请罪的折子,只待皇上发落。”

胤禛注意到董安国的顶子已被他自行卸了去,正欲开口,胤禩已然插道:“董大人也不必过于自责。大人任事以来,便是功劳不计,还是有几分苦劳的。而今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董大人只要能奋勇任事,赎过亦非不可为。若能为河务立下几分功劳,皇阿玛处自有四哥和我为董大人去说。”

胤禛稍稍皱了皱眉,原本按康熙的意思,是要好生申斥董安国,着其带罪奉差,如今胤禩那一番话,却是有意为他开拖,甚至将自己也装了进去。

第135章 二征葛尔丹(二)第17章 围猎(一)第326章 万寿(三)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08章 南山遗恨(七)第327章 万寿(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42章 麻烦(二)第196章 风雷涌动(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12 郊迎二第214章 惊变(十)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171章 南巡(二)第170章 南巡(一)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75章 从军(六)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77章 从军(八)第41章 麻烦(一)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275章 督抚之争(一)第60章 何去何从(一)第382章 问鼎(六)第285章 督抚之争(十一)第208章 惊变(四)第46章 麻烦(六)第384章 问鼎(八)第364章 风云渐起(十)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38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304章 南山遗恨(三)第252章 议储(五)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24章 万寿(一)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59章 谁言寸草心(三)第365章 风云渐起(十一)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393章 完结篇第227章 浑水(八)第1节 我来了 布鲁塞尔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12 郊迎二第253章 议储(六)第393章 完结篇第24章 兄弟(二)第184章 科举弊案(六)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380章 问鼎(四)第38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82章 出征(五)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57章 议储(九)第78章 出征(一)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24章 万寿(一)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221章 浑水(二)5 诤臣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136章 二征葛尔丹(三)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59章 谁言寸草心(三)第232章 浑水(十三)11 郊迎一第168章 封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