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秦母求死

陈贵妃早有预料流光亭的那场闹剧不是重点,顶多就是开场曲目,却怎么也没料到戏幕再度揭开时,竟是大皇子死于非命,后来得准进来旁观,听说大皇子并非嫡出才恍然大悟,她这时有孕在身,心肠慈软,暗暗抚着尚未突起的小腹,心下却惊惧着天子竟是这般狠绝。

从前她不是没有见过天子,印象当中也属气质翩翩,因为皇子之尊,当然有些高不可攀的架势,却绝非暴戾之辈,更何况两人这时恩爱正浓,贵妃从天子那里得到的只有温情。

突地发生这桩,大皇子就算非嫡,生母位卑,可张选侍颇受宠幸贵妃也是晓得的,万万不想大皇子竟然死得这么凄惨。

没有天子纵容,皇后无论如何也不敢对唯一皇嗣下手。

陈贵妃更想不到的是楚王妃自辩脱罪后,矛头忽然就对准自己!

脸色越发苍白,眼睛里全是不敢置信,僵直着腰身死盯向殿中宝座上,那一抹明黄。

她知道,眼下情势天子定然不会舍弃妻族,而陈家却是天子母族,只要太后还在,祖父不会与天子离心。

那么,为了给皇后退路,就要把自己做为牺牲?

那些海誓山盟恩爱缱绻可仍在耳边!

一声低叹,有若拂尘扫落薄埃。

陈贵妃怔怔侧面,却与邓妃那哀怨怅惘又满含同情的目光相遇。

这一刹那陈妃就懂得了,她自负*机心,不过是蹈人覆辄罢了,邓妃或者还有白嫔,应当一早就看穿了薄情负心的收场。

陈贵妃略微的跑神,错过天子分外短促地怒视——朝向皇后。

显然,这不是天子预先安排。

皇后也没有这般机心,一切都是秦子若为自身打算,为了让此局更加完美,待苏妃入罪被赐死,再找个适当的时机——原定是在陈贵妃生产后,倘若得子,正好陷她于死境,将那孩子记在皇后名下。另一方面,也可洗清秦家在此一事上的嫌疑,让陈家背这黑锅,虞沨才不会记恨于她,大有机会让她以情动人彻底把苏妃取而代之。

多么两全其美的事。

可惜竟然让苏妃从陷井突围,皇后自己个儿陷进了坑里,秦子若才受“痛击”无力支援,采薇护主心切,就这么开启了退路模式。

贵妃这时可还怀着身孕呢,尽管不知是男是女,但地位无疑显重,更别说正与天子如胶似膝。

这不是把天子架在火上烤吗?

不过皇后也的确被旖景逼到绝境,若不找人背黑锅,今日当着史官朝臣诸多命妇之面,太皇太后又不肯敷衍,天子也保不住她。

情势急转,攻防调位,旖景成了清白无辜的受害者,完全可以袖手旁观。

是以她干脆又归座,悠哉游哉地听着采薇唱念出自秦子若一手编排的剧本——没错,旖景笃定此时此境,天子决不可能让贵妃挡箭,皇后又难成大器,接下来的阴谋势必是秦子若主导。

但结果早已注定。

唯一的变数是天子会如何取舍,而这才是关键。

旖景知之不详的是采薇与采莲的区别——采莲虽也是相府旧仆,并非家生子,此婢自从被父母卖给人牙子,与自家亲朋再无瓜葛,靠着伶俐讨好,才成了皇后陪嫁,这回被委以重任,确是得了帝后担保,只要事成,便让她更名易姓成个官宦养女,配给大族子弟为正室,就此尊荣,再非奴婢之身,殊不想,其实帝后早有灭口之心,她绝不可能趁愿,至于皇后考虑得更深一层,非但要让她死,甚至还要让她的家人陪葬,达到嫁祸陈贵妃的目的。

而采薇不同,采薇的确是皇后“心腹”,盖因父母兄妹一家老小皆被相府掌握,她虽知道把矛头对准贵妃或者会被天子迁怒,没有活路,但若不遵皇后之令行事,一家子都会死绝,两权相衡,唯有“忠心不二”孤注一掷,但愿能逃出性命,又能为家人争取一个富贵前程。

所以,这时是由她出面“破釜沉舟”。

不惜自认自己当年便与私邸亲兵有私,眼下情郎调为宫廷侍卫,幽会时被采莲撞见,以此为协,逼她演这一出戏嫁祸楚王妃的好戏,采薇深知大皇子为妓子所出,圣上无论如何也不会立他为储,又以为楚王妃与相府矛盾不可调和,倘若楚王妃入罪,皇后也觉趁愿,竟一口答应。

但这忠心耿耿的宫女为了不牵涉皇后,处心积虑从采莲口中套出阴谋的全部——是陈贵妃以采莲家人为协,让采莲趁着皇后芳辰宴,寝宫人手疏少,哄骗大皇子悄悄翻窗而出到后院莲池边,采莲将其扼杀沉塘,这边厢,采薇瞅准机会泼了楚王妃一身酒水,引她来案发地,两个宫婢行嫁祸之事,好让楚王妃背这黑锅。

至于沈氏盛赞王妃锦帕,也是采薇假借皇后授意叮嘱在前。

原本关于苏氏三娘的供辞也有一番话说,因为原本陷害贵妃的计划不急于一时,等苏妃获死,将来苏氏三娘又被灭口,供辞还不由着捏造,但这时既然苏氏三娘并未作供,采薇便没再提起。

陈贵妃当然有动机,即使知道大皇子并非嫡出,但这事始终关系天子而不能揭露,大皇子的存在对陈贵妃仍是威胁,那么她收买皇后心腹将其溺杀还嫁祸于苏妃好让自己脱罪,倒也不算牵强。

但情势于此,这番说辞不乏漏洞,因此秦子若焦灼不已,奈何她这时也是回天乏力,唯有将希望寄托在天子身上,且看姐夫如何取舍。

倒也不是没有胜算,毕竟天子离不开秦家这支臂膀,而陈家,无论陈贵妃是死是活,只要有太后在,必须站在天子立场,区区女儿,不能影响大局。

可率先惊慌失措者当然是采莲——楚王妃入罪,她能享荣华,可要换成了陈贵妃……天子事后能饶得过她?但她这时总不能把帝后招供出来,也是死路,唯有连连叩首,咬牙不认是被贵妃指使,却也没有牵涉帝后。

但采莲的供辞已经无关紧要,就算她不承认,也是“心牵家人”之故,不能证明陈贵妃清白无辜。

一时间正殿里只有刚才还“携手合作”的两个宫婢这时争先恐后的哭诉,一个指控,一个申冤,那叫一笔糊涂帐。

而天子始终黑沉着脸。

皇后豁出去了:“圣上,臣妾当真无辜,既然采薇有此供辞,莫若扣审陈氏细察,倘若采莲的家人真被她把控,必能察明,不是在陈家,便是在姜家!”

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毫无畏惧。

倘若天子胆敢为陈氏出头,置秦家于绝境,皇后也敢当众撕破脸皮,大不了一拍两散,看天子如何收场。

已经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天子今日信心十足本来运筹帷幄,哪曾想自己成了左右为难?贵妃还怀着身孕,又正合圣心,再说到底是母后的亲侄女,怎能陷她于死罪?但只不过,倘若舍秦家不顾,将来处境越发艰难,更不可能与太皇太后抗衡。

秦氏党羽中,也有不少中等勋贵,在地方享有少数兵权,这时不能舍弃。

更何况部份文臣,仍以秦氏为首,治国治政还离不得他们支持,否则更会被太皇太后支配,手头无人可用。

这下子天子便生敷衍之意:“这事还待细察,并非今日就能审断,以朕之见,楚王妃却属无辜。”天子难免咬牙切齿:“皇祖母,莫若先将贵妃禁足……”

话没说完,太后先就不服:“圣上!区区宫婢之言,怎可信以为真?贵妃决不可能加害大郎,分明就是!”太后两道冷厉的目光直向皇后:“这宫婢是皇后心腹,而皇后今日当众维护秦七娘,又有秦相鼓动言官构陷楚王妃失贞在先,分明就是意在让秦七娘取而代之,这才打算借着这个机会,一来嫁祸楚王妃,再来嫁祸贵妃,摆明就是皇后心怀妒恨!”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竟成为陈、秦两家你死我活。

而贵妃却已垂眸,心里一片冷沉。

“母后,朕并未断定贵妃之罪,但这事必须细察……”

“不需细察了。”太皇太后干脆利落地打断纷争,冷冷看向“激愤不已”的皇后:“这个什么采莲的家人,的确暂居姜家名下田庄。”

“母后!”太后蓦地侧面,指掌扶紧椅柄。

太皇太后镇定自若:“不过此事与姜家无关,而是相府总管收买姜家庄头暗中操作,那庄头本欲脱身,已经被哀家扣留,早将实情供出,皇后,倘若你还不服气,那么哀家立即下令逮捕相府总管入狱,而这二婢,立即当众施刑逼供,不怕他们铁齿钢牙死不供罪!”

这话一出,秦子若刚刚恢复的体力又再崩溃,彻底匍匐。

皇后也险些坐立不稳,脸上一片苍白。

就连天子,脸上也呈死灰之色。

楚王妃轻易从陷井脱身,太皇太后竟然早知相府私下动作,这说明什么,说明苏、楚早有防范,并且已经呈启慈安宫!天子原以为自己这个陷井密不透风,足能引苏妃入瓮,哪知被埋在坑里而不能翻身的却成了他自己!

天子甚至不知哪个环节打草惊蛇,才导致一败涂地。

他哪儿能想到,早在他拖延虞沨赴藩、重用黄陶收买京卫意图架空卫国公,强逼虞沨另娶秦氏之时,这环环相扣的陷井已经由楚王殿下亲手持铲布下,而今日,还远远不是填土的时候。

天子仍在惊怔,却听太皇太后徒然沉声——

“今日之事昭然若揭,皇后与秦七娘本欲陷害楚王妃谋害皇嗣不遂,却早安排好退路,倘若揭穿,便推贵妃顶罪,都是出于皇后妒恨与秦家不臣!圣上,你欲如何处置。”

这是逼他要自断其臂,可是却百口莫辩。

一问之后,正殿攸然死寂。

旖景微抬眼睑看了一眼龙椅上的天子,再瞄了一眼烂泥般瘫软在地无力挣扎的秦子若,收回之时,又遇身旁人颇为赞许的目光,澄静如水,映着殿外远天上已经浅浅一画的霞色,微有涟潋。

若说今日的胜局离不开虞沨两年来的步步谋划,但能反击得这般漂亮,当然也有旖景今日自辩脱罪的关键功劳,否则也不可能逼得皇后姐妹自乱阵脚,无知无觉就步入陷井,王爷当然是要付之嘉许。

如此紧肃的气氛下,这对夫妻尚有闲睱眉目传情。

而秦氏姐妹已经完全陷入了惊惧,不说本就有勇无谋的皇后,便是自诩智计无双的秦子若也心如死灰——事到眉睫,便是天子执意相保,太皇太后也不会放过,更有陈家虎视眈眈!

不能善了,功败垂成!

皇后甚至已经听到了自己牙关颤抖的响声,刺在血脉里,锐痛森冷。

可是又有人挺身而出振救她们。

是她们的母亲。

秦夫人踉跄出列,跪倒堂前,叩首之时已是眼角深红。

“娘娘容禀,圣上容禀,今日之事与皇后无关,臣妾才是罪魁祸首,一切皆是臣妾主导,是臣妾怨恨苏妃苛待折辱七娘,怨恨卫国公府给予难堪,才心生毒计,欲陷苏妃于死罪,采莲、采薇二婢皆是受了臣妾授意,一切都是臣妾的罪行,皇后并不知情,请圣上、娘娘明鉴。”

“母亲!”皇后蓦地扑上前来,仪态尽失,说不清是跪倒还是摔倒,总之匍匐在秦夫人身边。

“娘娘莫要为臣妾求情,臣妾也知一旦事败必是死罪,娘娘,今后好生保重。”

旖景看着秦夫人的背影,也感觉到她的决然与凄怆,又见皇后真情显露,是真不忍让秦夫人代她受过,母女俩紧紧握牢的手掌,青突的指节不断颤栗,泪眼对着泪眼。

摒弃私怨仇恨,旖景心头不免也有不忍。

可是她却看见秦子若在一刹时放松的肩脊,却似乎重新积蓄了力气,而不再呈瘫软之势。

这姑娘,没救了。

与天子当真是一对——唯利是图,狠绝果辣。

怎么就没进后宫呢?倘若秦子若身在后位,的确更难对付。

“秦夫人,你好大的胆子。”天子紧咬牙关,却忽地起身,向太皇太后一揖:“祖母,此案已经水落石出,朕以为皇后确是无辜,都是秦夫人因私欲妄为,该当死罪。”

“圣上!不行,圣上!”皇后语无伦次。

但她却被秦夫人紧紧拽住:“娘娘,臣妾自知难逃死罪,娘娘休为臣妾求情……”

但太皇太后显然不肯甘休,直盯了天子好一阵,才淡然说道:“即使皇后与此事无关,但哀家认为,秦氏身为中宫却不能公正礼法,一昧护私,失尽贤良,秦怀愚身为国相,持家无方,才引这桩滔天恶行,当受处责,不能置身事外。”

“祖母,皇后到底是孙儿结发元配,为先帝当年赐婚,还请祖母宽恕。”天子一掀黄袍,竟跪地恳求。

好一副情深意重的模样。

旖景不无讽刺地想,却在移开目光时,瞧见对面的陈贵妃唇角轻卷,那不是笑意,而是难以言说的讽刺与凄凉。

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五百六十六章 无情内斗,棋子已动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真相!同道中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为赠第十章 先发制人,小胜一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计试探,莫名好友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见殷氏,得证实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三百八十三章 顺利落毒,自行揭发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说旧事,渐明祸因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问责,除族离家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谁更“诸葛”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离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彻底摧毁,一笔勾销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三百四十八章 嫌疑既生,再施恩威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说旧事,渐明祸因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试探,将要团圆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计”,入宫“和离”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汉,江薇婚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四百零一章 宫宴之上,各怀心思第十二章 早生死结,一朝爆发第两百二十八章 天灾难避,人祸可防第七百五十八章 杨秦互掐,辽王不愚第两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两难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两百三十四章 戏已开演,各归各位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并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两百九十章 村落遇险,“一箭中的”第三十六章 烟花坊里,疏梅楼外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险为夷,线索联成第两百三十四章 戏已开演,各归各位第四百七十九章 虽动杀意,仍有顾忌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三百七十章 仗势欺人,欺得彻底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训言,秦妃居丧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愿达成,一变突生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丧心病狂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两情无猜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五百三十九章 没有渔翁,皆是蚌鹤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谣言,留下凭证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四百三十三章 墙还未倒,避之不及第两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变之前,引燃后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六百八十二章 顺哥护母,旖辰决断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当初,爱恨无涉第五百二十章 拒绝妥协,公主驾到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筹谋第两百八十二章 筹资赈灾,悍妇下场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刚平,烦恼又至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发第三百三十三章 剑伤小五,言及谋划第两百零三章 各凭手段,谁主沉浮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时习务,闲来踏歌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七百二十二章 陈妃得宠,秦家获恩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争取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枣,俱都给之第五百二十九章 两国贵女,礼教之争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争端升级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布局,一方收网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后,并非添花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五百六十六章 无情内斗,棋子已动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对手,劝人纳妾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圆场,各人计量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并非无患第四百四十四章 纳妾之争,姑姑说教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