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休整与否

第392章 休整与否

萧摩诃败亡,杨素越过高壁岭,兵临晋州西河县(今山西临汾北)城下。

西河县守将乔钟葵连忙向晋阳求援,这一突发变故,也终结了崔澈与杨谅一方的分歧。

晋阳城里的杨谅坐不住了,杨素都杀进了太原盆地,已经不是与崔澈相互猜忌的时候了,杨谅匆匆赶来崔澈的帅帐,说道:

“杨素来势汹汹,有人向朕建议,邀燕王领军入晋阳,依托坚城固守,燕王可有意乎?”

崔澈否决道:

“晋阳虽是坚城,但假若杨素围而不攻,有杨广为他调运物资,补给兵力,晋阳的粮食迟早有吃光的一天,届时我们都将被困死在城中。”

杨谅闻言,心中不禁一阵后怕,他向崔澈询问道:

“燕王又准备如何御敌。”

崔澈态度坚决道:

“唯野战耳!”

人力终有尽时,杨素一路攻城拔寨,打到现在,麾下将士也已经是人困马乏。

常言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又何况是在晋阳城下以逸待劳的十万燕军精锐步骑。

杨谅感受到了崔澈满满的自信,也终于放下了恐惧,他紧紧握住崔澈的手,动容道:

“社稷安危,皆系于燕王一人之身!还望燕王努力!”

西河城外,隋军大营。

杨素却在帅帐之中与御史监军刘士龙爆发了激烈争吵。

崔澈领十万精锐抵达晋阳的消息,已为杨素所知。

他也清楚,在夺取西河县后,便不能再继续北上了,需得给予将士们喘息之机。

此前杨素向御史监军刘士龙请示,希望能够暂时止步于西河县,却被刘士龙搬出杨广的诏书。

杨谅称帝,惹得杨广震怒,曾下令让杨素直驱晋阳,将杨谅捉去大兴问罪。

于是杨素在由蒲坂渡河后,除非是不能越过的险隘,必须夺取。

否则沿途如同绛州、晋州等城池,杨素都是分兵两千围困。

此前杨谅领十余万大军入关,落得惨败,也导致如今河东空虚,将士们都布置在险隘,这些城池反而没有多少兵力,两千人便足以困住。

如今杨素打算在西河县暂时休整,自然是违反了杨广速速兵围晋阳的命令,刘士龙又怎么会同意。

隋朝过去是没有监军的,当初韦孝宽受命平定尉迟迥的叛乱,忧惧功高震主,于是主动向杨坚请求派遣监军,才奠定了高颎在开皇年间显赫地位的根基。

但那也是在杨坚建国以前的事了。

也许就是以为放开了对武将的种种限制,不再设置监军,以文御武,才有了开皇年间对外战争的辉煌战绩。

杨素在杨坚手下打了这么多年仗,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要换了以前,就算皇帝不许他在西河县稍作休整,从河东往大兴报信,一来一回的时间,也足以让将士们缓过来。

如今监军就在军营之中,哪还有这样的好事。

别看杨素官拜尚书令,既是百官之首,又是行军元帅,但偏偏就是对这小小的从七品御史监军无可奈何。

换了在朝堂上,杨素有的是手段整治刘士龙,但现在刘士龙作为御史监军,代表的便是杨广,杨素拿这个对行军作战一无所知的文人,实在是没有一点办法。

此前,杨素也想过变通的办法,便是放缓对于西河县城的攻势,采取各部轮休,攻城之余,也能让将士们喘口气。

然而刘士龙虽然对军事不甚了解,但将士们有没有卖力攻城,究竟出了几分力,他还是能够分辨,岂是那么容易糊弄。

方才刘士龙就找到杨素,催促他全力攻城,莫要在西河城下迁延时日,需知道,天子还在大兴等着献俘。

而杨素早就对刘士龙心存不满,他忍不住冷眼喝道:

“你何人也!安能干涉杨某行军布阵,战场之事,杨某自有决断,不劳你来费心!”

刘士龙毫不示弱:

“我虽官职卑微,但受圣人差遣,监领军队,如今越公不顾圣人诏令,敷衍其事,难道就不怕圣人怪罪么!”

这可把杨素气得够呛,但也只能忍气吞声,耐心为刘士龙解释道:

“如今将士疲惫不堪,崔澈却在晋阳养精蓄锐,若冒然北上,于战事不利。”

刘士龙却油盐不进,对于他来说,北上之后,战事如何,自然是杨素应该操心的事情,他所要做的便是尽到自己的职责,确保杨素依照杨广的吩咐,迅速北上。

二人闹得不欢而散。

只是次日一早,杨素便开始全力攻打西河县,一连猛攻三天,将士疲惫之余,也终于夺取了西河县城。

西河守将乔钟葵与副将王拔领着百余骑,匆匆逃回了晋阳。

杨素在占据西河县城后,只是在城中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便下令拔营北上,直驱晋阳,将士们无不叫苦连天。

杨素见状,便对麾下将士道:

“大军即将北上,我将挑选三百人留守西河。”

崔澈驰援晋阳的消息,早就为隋军将士所知,众人本就疲惫不堪,又畏惧崔澈以及他麾下的燕军精锐,于是纷纷争抢这三百人的名额。

杨素好不容易将留守将士挑选出来,随即一声令下,将这三百人尽数斩首。

三百颗人头落地,使得隋军将士们惊恐不已,随杨素北上,或许还有生机,若是留守西河,必死无疑,至此,军中再也没有留守西河的呼声,将士们只得跟随杨素趋向晋阳。

好在杨素以预防崔澈半路伏击为由,放缓了行军速度,每日行军不过二十里,一路上走走停停,也多多少少能让将士们在路途中恢复些许体力。

刘士龙倒也不是不通情理,他也知道以疲兵御敌的危险,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合适的借口,将来自己对杨广也能有个交代。

与此同时,崔澈也对杨素所为大感不解,毕竟在他看来,与其一路上走走停停,倒不如留在西河县休整一些时日,等将士们完全养足了精气,再北上也不迟。

直到他听说杨广还给杨素增派了一位御史监军,这才明白杨素此举,实在是身不由己。

(本章完)

第478章 功过相抵(4000)第452章 长孙无忌第612章 收缩兵力番外发不出来第524章 群众力量第606章 镇守巴东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85章 儿女亲家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4章 初入崔府第610章 约定举义第391章 重返并州第511章 忠臣义士第285章 营州之围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16章 德彝同行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337章 平壤妇人(水)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2章 时来运转第173章 大战开启第141章 刘焯师徒第473章 三部骑兵第387章 议论纷纷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378章 攻占魏州第266章 东巡泰山第24章 为报君恩第12章 少年咏鹅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64章 再别长安第467章 谋身之法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审核)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562章 各方来客第248章 妄人妄语第440章 宫闱秽事第258章 崔澈助学第463章 重定租调第616章 兵临成都第505章 渡河西进第592章 偷渡汉水第467章 谋身之法第278章 入宫辞行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60章 孝子贤孙第154章 大兴献俘第141章 刘焯师徒第45章 赏功罚罪第285章 营州之围第461章 净身修行第108章 苏威问案第211章 江南叛乱第107章 相互攻讦第330章 骑卒张桢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审核)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561章 受禅让诏第111章 离开前夕第371章 士族来投第49章 婚姻之言第87章 姻缘已定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545章 恢复爵位第197章 药师同乘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378章 攻占魏州第520章 恩师留书第396章 诸将争先第329章 托付家事第463章 重定租调第197章 药师同乘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26章 希望落空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538章 恢复漕运第563章 大燕开国第336章 分兵策应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381章 两军列阵第573章 目标敦煌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138章 回乡省亲第29章 孝子阿赟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451章 出兵随州第477章 再生一计(4000)第441章 重设商税第62章 裴秀来京第65章 屠戮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