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暗结将领

第393章 暗结将领

一加一,效果不一定是小余二,也可能是小余一。

崔澈听说杨广给杨素安排了一位御史监军,好不容易才憋住了笑,他与众将说道:

“杨广以文御武,杨素不得自由,战机只怕就应在了此处。”

崔澈成竹在胸的模样感染了众人,诸将无不对即将到来的决战满怀信心。

也许刘士龙这位御史监军干涉不了杨素排兵布阵,但崔澈相信,有这么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桎梏杨素,总比放开手脚的杨素容易对付。

毕竟杨广一朝的御史监军,放眼整个历史,也还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西河县与晋阳相距五百余里,杨素当然不可能一直维持每日二十里的行军速度,否则光是走到晋阳城下,就得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

到时候杨广怪罪起来,刘士龙可吃罪不起,故而在放任杨素缓慢行军三天,让将士多多少少得到些许休息时间以后,刘士龙再一次找到了杨素,催促他快速行军。

杨素能得到这宝贵的三天,已然是心满意足,也没再与刘士龙爆发争执,北上的第四天,便加快了速度,每日行军达到六十里,沿途还是布置了大量的哨骑,以免步入崔澈的埋伏圈。

只是崔澈根本就没有半道伏击的意图,他在耐心等待杨素北上的同时,也在私底下暗中结交杨谅麾下的将领,譬如乔钟葵的副将王拔。

先是远征关西大败,又在西河县丢了部众,只跟随乔钟葵领了百余骑逃回晋阳,王拔大受打击,终日流连于城中酒肆。

而他也是在酒肆之中‘偶遇’的房彦藻。

房彦藻数次作为崔澈的使者,来往晋阳,谒见杨谅,但与王拔却是不熟的,毕竟王拔只是一名小小的副将。

不过在房彦藻有心结交下,二人还是很快熟络起来,偶尔房彦藻还会找王拔一起耍钱,但也不知道房彦藻是点背,还是脸黑,他总是可持续性地输给王拔银钱。

一次两次还能归结为运气,但次次如此,哪怕王拔是个武夫,也多少察觉到了房彦藻别有意图。

因此,当房彦藻再一次邀请王拔赌钱的时候,王拔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大敌当前,房兄不在营中辅佐燕王,却每日入城与我博戏,所为何事?”

房彦藻见王拔捅穿了窗户纸,也不藏着掩着,他笑着坦诚道:

“非房某有事相求,而是燕王喜爱王兄之才,故而命我与兄台欢乐。”

王拔瞠目结舌,他诧异道:

“王某官职卑微,贱名何以入燕王之耳。”

房彦藻笑道:

“王兄莫要过谦,素闻兄台在河东军中,负有无敌之名,又怎可妄自菲薄。”

原来这王拔虽然只是乔钟葵的副将,但凭着一身武艺,也在河东军中闯出了骁勇无敌的名头。

杨谅西征之际,王拔时常手执长矛,领着几名骑兵冲锋陷阵,让隋军吃尽苦头。

甚至有一次,在战场上斩将之后,王拔仅凭十余名骑兵,就将杨素的先锋吓退了几十里。

颇有当年东魏名将高敖曹,仅凭十余骑杀败尔朱羽生五千大军的风范。

虽然崔澈麾下已经有了秦琼、程咬金等后世名将,但像王拔这样的猛将,又怎么会嫌多。

房彦藻劝说王拔不可妄自菲薄,但王拔却摇头叹息道:

“自圣人(杨谅)起兵以来,先败沙苑,再败西河,哪还有什么无敌之名,说出来,不过是惹人发笑而已。”

只是房彦藻并不认同王拔的说法,他反驳道:

“燕王曾道:‘英雄豪杰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方可展布其材。’

“燕王将王兄比之高敖曹,然而庸主不能识人,以王兄家门不显,仅授副将,安能尽用王兄之才。

“猛士怀才不遇,是上位者之过,又怎能为此自惭形秽。

“燕军之中,有一人名为程咬金,此人年少,未有盛名,但燕王深知此人才干,故而不拘一格,越级提拔,使之为大将。

“自举兵南下以来,程咬金随燕公征战四方,名声渐起。

“王兄扪心自问,以君之勇猛,何逊于此人,然而今日处境天差地别,无非便是燕王所言:‘欲有作为,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王兄不受庸主重用,却有燕王赏识,倾心结交,如今便是王兄见机行事之时也!”

房彦藻一席话,对于王拔来说,无异于是当头棒喝,将他点醒。

正如房彦藻所言,王拔出身贫寒,否则也不会以擅使长矛而闻名。

就因为家世不显的缘故,只得给远逊于自己的乔钟葵当副将,难有出头之日,平日里,王拔对此便早有愤慨,只不过是生在这样一个重视血统的年代,对于这种不公,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只得忍受。

但如今有了崔澈作为对比,王拔却不愿意再受这份气,他认真道:

“房兄一语惊醒梦中人,王拔微末之辈,却能得燕王赏识,又怎敢不尽心竭力,以报知遇之恩,还请房兄转告大王,王拔当效犬马之劳!”

房彦藻大喜,他勉励王拔重新振作,将来必有大用。

王拔不过是被崔澈暗中拉拢的并州将领之一,杨谅在关西惨败,如今并州局势危在旦夕,对他不满的,大有人在。

谋逆是重罪,投降朝廷也难以保全自身,面对崔澈暗中抛来的橄榄枝,又有几人能够拒绝。

毕竟杨谅虽然僭越称帝,但由于河东主力覆灭在沙苑,没有了相应的实力,这位天子便是秋后的蚂蚱,当崔澈与杨素决出胜负之后,他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当然了,对于崔澈来说,准备与杨素的战事才是重中之重,因此他才会派遣房彦谦等文士替他拉拢,而不是自己出面,为此事分心。

哪怕杨素身边多了一个刘士龙作为御史监军,但崔澈也不会掉以轻心。

当杨素小心翼翼来到晋阳城外二十里,在此安营扎寨,他与崔澈之间的这场战斗,也将一触即发。

还有两章,应该都在凌晨。

(本章完)

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204章 旧人之心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170章 都蓝来访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132章 131大索貌阅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296章 弃疾从军第523章 其人性情请假第97章 结发夫妻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379章 呼唤家人第576章 体验生活第586章 以诗明志第398章 激敌出战第76章 突厥消息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72章 一场好戏第372章 举兵南下第535章 重回关中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548章 小试牛刀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85章 相士纳贿第403章 屯兵岭下第201章 初访李府第603章 疑兵之计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320章 赎买妇孺新章在审核第618章 父子合谋第94章 突厥分裂第120章 将士归心第403章 屯兵岭下第499章 大战将启第47章 献策平陈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472章 出兵准备第594章 半道伏击第177章 贵妃入彀新章节被屏蔽了第296章 弃疾从军第488章 展现财富第564章 各有封赏第621章 歪曲事实第350章 全据辽东第335章 夺取小城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565章 地方分权第70章 击鼓鸣冤第194章 亲友重逢第432章 洛阳易帜第484章 军队整编第621章 歪曲事实第41章 吃瓜群众第5章 封家六子第468章 盘剥索贿第540章 九锡之礼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172章 南下襄阳第425章 屯驻邙山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301章 杖毙名将第142章 赵穆为间第566章 来来往往第515章 议定婚事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522章 和亲之议第10章 少年出游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476章 一计不成第300章 四贵不存第251章 重义轻财第161章 刎颈之交第36章 天元驾崩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53章 挥师西进第466章 铺张浪费第573章 目标敦煌今晚没有第584章 东宫失窃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59章 为友尚义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332章 心怀忧虑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462章 组建水师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352章 汉燕为盟第339章 入城为使第347章 变故突发第22章 求学之心大家不要等第205章 储位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