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8章 蒸汽机车与再观察

“臣格致院主簿张学熙,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学熙走进屋子,一眼瞧见一位身穿皇帝常服之人,忙跪下行礼道。

“免礼平身。”允熥笑道。

张学熙又行了一礼,起身站起来。他这时发觉文垣也在,又赶忙行礼道:“臣见过太子殿下。”

在对文垣行礼的时候,他扫了一眼周围。这是一间面积不大的屋子,屋子中间有一张桌子,桌上有许多盘子,里面盛着菜,香飘四溢;允熥文垣父子坐在桌旁,似乎正在用膳。

‘竟然在用膳时接见大臣,这未免对臣下太过轻慢了。’张学熙顿时有些气愤的想着。

“不必多礼。”文垣看他并不顺眼,但强忍着不高兴的心情说道。

“学熙,你这么客气做什么?你已被赐婚为驸马,就是一家人了,不论对我或是对文垣,都不必客气。”允熥站起来走到他身旁,笑着说道。

“陛下,臣,”张学熙又要说什么,但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你该自称为小婿才是。称呼我为岳父即可,可将文垣称为郎君。”就连某些宗室见到文垣都叫郎君,而不是依照辈分称呼,让张学熙这样称呼更好些。

听到这话张学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是驸马了,虽然尚未正式成婚,但赐婚的旨意已下,除非发生巨大变故不然皇家绝不会反悔,士人也都以驸马来看待他。‘我真是太紧张了,头一次被陛下召入宫中觐见,一时竟然都忘了我已被赐婚为驸马。’张学熙心想。

“你在琢磨什么?”允熥又道。

“启稟陛下,泰山老大人,小婿,适才因头一次被召入宫中,十分激动,一时忘了自己已被赐婚为驸马。”张学熙老老实实的说道。

允熥马上大笑起来,笑了一会儿才说道:“你呀,这都能忘了?你到底有多激动?”

“臣,小婿也难以形容自己有多激动,只是知晓从未这样激动过。”张学熙说道。

“哈哈,以后多进宫几次就不会这样激动了。好了不多说了,再说饭菜都凉了。学熙,你坐在我右侧,文垣左侧的椅子上。碗筷已经为你预备好了。”允熥拉着他来到桌旁。

“我岂敢与陛下并坐而食!”张学熙马上又道,而且换了自称。

“已经说过了,都是一家人,你坐在我身旁用膳又有何妨?况且即使你不是这样的身份,就算一般官员与朕一起用膳也是常事。你不必担心,坐下便是。”允熥说道。

文垣侧头看了父亲一眼。父亲早年与臣下一起用膳的时候还多些,但近十年来,除正旦晚宴外,他极少同大臣一起用膳了,根本算不上常事。不过文垣也不会揭穿父亲的话,只是站在一旁盯着张学熙的表情。

“可是,”张学熙又犹豫了一番,这才坐下,但也只是半边屁股挨着椅子,不敢坐实了。

允熥笑呵呵的也坐下了,命下人为他盛菜盛饭。张学熙这才注意到桌上的盘子十分奇怪,这盘子不仅是长方形,而且分成一块一块的,足有十来块,就好像将许多小碟子镶在了一副架子上。他正看着,一个小宦官端起他面前的盘子,在小碟子内盛菜,将十来块小碟子都盛上菜后端回来放在他面前。

“我喜欢分餐制,但一家人在一起用膳,如同正旦宴饮与文臣武将吃饭时那样分开吃又显得十分疏远,于是命内官监造了这样的盘子,每样菜放一点,若是哪一样菜不够再命宦官添菜。这样一来虽是分餐,但也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允熥见到张学熙有些疑惑的神情,解释一句。

之后也可以称之为一家三口的三个人开始吃饭。允熥边吃边与张学熙闲聊。他们二人聊了一会儿,允熥问道:“这两日研究蒸汽机可又有进展?”

“没有。”张学熙摇头道:“这几日因赐婚之事,我心中十分忐忑,无心研究蒸汽机。”

“这有什么好忐忑的?莫非你不愿成为驸马?”允熥的声音马上冷了下来。

“陛下,广陵殿下年轻貌美,又对臣有恩,臣岂会不愿成为驸马?只是臣毕竟不知广陵殿下的性情,不知以后如何与殿下相处,是以有些忐忑。而且臣还有些不知所措。臣从未想过会迎娶一位公主殿下,就算梦中也不敢这样想,臣家中的亲人也从不敢做这样的白日梦,是以被宣读圣旨后,臣家中上下都不知所措。”张学熙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勉强流利地说了下来。他此时非常害怕。允熥刚才那冷冷的声音差点儿没将他吓尿,他用了绝大的毅力才忍住跪下请罪的冲动,说出这番话。

“原来如此。”允熥的表情又重新变得和煦,说话的语气也温和起来。“你不了解广陵,所以心中忐忑,这确实十分正常。但你不必这样担心。广陵虽与寻常闺阁女子不同,但性情温良,与你十分相配,将来成婚了,你们定会琴瑟和谐。”

“面对陛下不敢说谎话,即使陛下这样说了,臣与家人仍然免不了心中忐忑。”张学熙又道。

“哈哈,这也是人之常理,毕竟你没有与广陵相处过,对旁人的话自然半信半疑。不说这个了,你怎么又变了称呼?应当叫我岳父才是。”允熥笑道。

“是,小婿知晓了。”张学熙忙道。

“适才咱们说到了什么?哦,说起你无心研究蒸汽机了。学熙,这可不行,你们的婚事至少要在十一月份才会举行,难道这八个月你都不研究蒸汽机?蒸汽机是于国于民都大有好处之物,能早一日将其改进,能拉动更重的物什,能用于更多的地方,对朝廷、对百姓都是好事。所以你这几个月也要认真研究蒸汽机,继续改进,让朝廷与百姓都受益。”允熥道。

“是,我,小婿知晓了,小婿一定努力改进蒸汽机。”张学熙忙说道。

允熥点点头,又道:“蒸汽机将来能用于许多地方这不必多提,很多工场将来都会因蒸汽机使得效率大大提高。不过我前日又有了一个想法,要与你说一说看看是否能够实现。将蒸汽机用于有轨马车上,代替马匹驱使车辆,你认为是否可行?”

“将蒸汽机用在有轨马车上,代替马匹驱使车辆?”张学熙下意识重复一句,之后半晌没有说话,但眼睛越来越亮,过了好一会儿大声说道:“好!”

“什么?”适才张学熙思索的时候允熥一直没有说话,这时出言问道。

“陛下不仅文韬武略,对科学也有这般敏锐的直觉,真乃千古第一全才。”张学熙却没有立刻解释自己为什么说‘好’,反而起身站在允熥身前,一脸郑重的说道。

允熥本想笑着说几句话,但被张学熙的神情所影响,本要说的话竟然说不出来,脸色也十分郑重的说道:“不敢当。”

“是臣孟浪了,臣岂能点评陛下,请陛下治臣的罪过。”张学熙回过神来,又慌张的说道。

“这算什么,不必请罪。”允熥也回过神来,笑着说了一句,又道:“不说这个了,看你的样子,将蒸汽机用于有轨马车上代替马匹驱使车辆能够做到?”

“启稟陛下,此事将来必定能够做到。”张学熙道:“蒸汽机能拉动槓桿,只要将车辆的轮子改动一番,与蒸汽机连在一起,就能驱动车辆前行。不过现下蒸汽机个头不小、重量不轻,又要在车上装充作燃料的煤,无法做到。但臣必定能够将蒸汽机改进至足以驱使车辆。”

“好!”允熥道:“若是能用蒸汽机驱动车辆,对朝廷用处极大。这段时日你就专门研究如何将蒸汽机装进车里。若是你能在婚礼之前研究出能驱动车辆的蒸汽机,而且车辆之速度在十里地内不比马车慢,朕就加封你为伯,而且让全天下都知晓,这是你自己挣来的伯爵之位,并非是因驸马的身份得来。”

“臣多谢陛下恩典,定然努力研究能驱动车辆的蒸汽机。”张学熙躬身说道。

“好。”允熥又说了一句。

之后的下半顿饭,允熥一直在与张学熙讨论蒸汽机车的问题,允熥不时将后世研究出的火车的一些构造貌似无意的说出来,屡屡让张学熙眼前一亮。文垣彻底沦为陪衬,坐在一旁聆听父亲与姐夫说话。

等饭吃完了,张学熙也离开皇宫后,文垣同允熥说道:“父亲,今日召见张学熙,就是为了让他研究驱动车辆的蒸汽机?”

“这只是目的之一。”允熥道:“在蒸汽机被研究出来后,为父最早想到的就是用于驱使车辆。虽然蒸汽机车在初期多半不如有轨马车,不仅速度比不上,耗费也未必就小,但有轨马车跑动之速度已经无可加快、拉动之货物重量已经无可增加,可蒸汽机车随着未来能拉动的物什越来越重,运转的速度越来越快,早晚会超过有轨马车,耗费也会降低。”

“而更快、更大的运输有多大的用处,文垣你应当能够明白。这代表大明能用更短的时间将许多将士连同粮草、军械运到远方,而且这些将士下了蒸汽机车就能打仗,不会因长途行军而疲惫不堪,不论是出征外国,亦或是平定叛乱,都有极大的用处;重内轻外的军队安排最大的弊端也将得以解决。更不必提能够节省下来的人力和粮食。”

“所以为父一定要大力支援张学熙改进蒸汽机,造出用于驱动车辆的蒸汽机。文垣,若是为父这一代见不到速度、载重超过有轨马车的蒸汽机车,你继位后决不能放弃研究,定要继续支援。”

“父亲放心,儿子一定支援改进蒸汽机。”文垣答应道。

“这就好。”允熥笑着说了一句。

他又说道:“至于为父宣张学熙入宫的另一个目的,则是再相看他一番。虽然在赐婚的圣旨下发前张学熙是一位老实本分、除沉迷于研究外吾任何嗜好、十分洁身自好之人,但人是会变的,为父宣他入宫,又几次提到你长姐,就是想亲眼瞧瞧他是否因成为驸马而变化,变成为父厌恶之人。现下看来,他尚未改变,不过圣旨才下发两日,他或许还来不及变化。之后这几个月为父会时常召他入宫,也命锦衣卫派人盯紧了他,若是他变成为父厌恶之人,为父定然不会让你长姐与他成婚。”

“父亲,赐婚的旨意都已宣读,即使张学熙变了,如何不让大姐与他成婚?难道要退婚?”文垣问道。

“不会退婚。”允熥说道:“让他出个意外,死了就是了。望门寡虽然名声不好听,总比退亲强些。”

“害死张学熙?可是,这,父亲,这样做万一被人查出,岂不会影响父亲的名声?而且张学熙若是死了,何人继续研究蒸汽机?”听到父亲的话,文垣愣了一下,说道。

“为父当然不会亲自下令,即使被人查出,也会有人将此事承担起来,你不必担心。至于研究蒸汽机,为父打算让张学熙带几个学徒,跟着他学习。”

“当然,这些做法都只是为了预防万一,为父也不会非要将他处死;而且最要紧的是你长姐的意思,只要你长姐仍然愿意嫁给张学熙,为父就不会对他如何;但如果你长姐不愿再嫁给他,为父就会立刻将他处死。”允熥又道。

“父亲,即使如此,也不必非要处死张学熙,只要让其受伤变成残疾,而后主动提出解除婚约即可。”文垣道。他虽然将来想要做一位仁君,但一个外人的身体健康显然没有自己亲姐姐的幸福重要。

“这也不错。不过仍然会影响你长姐的名声,最好是将他处死。不过此事现下也无需多说,等真的发生后再议论。”允熥又说了两句,终止了这个话题。

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汉洲局势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338章 南洋风雨——分析第767章 大案——冲着谁来第400章 齐王女第140章 战——死战第1493章 苏州惊变——狮子林的方向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481章 改任第353章 徐南青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1455章 如何劝说一个商人——当然是用钱砸他啦第70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误事第510章 清查与汇报第1371章 吉哈诺与克拉维约的对话(下)第1298章 薛熙扬的任用(五千字章节)第1018章 两个文明的战争第529章 喜脉第771章 大案——继续第62章 二十八日第1333章 汉洲攻略(五)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108章 伊吾庆功宴——军之脊梁第92章 讲武堂——最后的准备第664章 攻缅——火器的胜利第1268章 科举漏洞第166章 新一年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504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64章 新的开始第1389章 教徒与意外的点评第874章 要再大赚一笔第1685章 行刑第1109章 伊吾庆功宴——为什么厚赏第1686章 总督府第569章 扶桑船队第1125章 傅安(二)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943章 两个嘱咐第219章 技术发明第1512章 供词第239章 海外华国第24章 重阳节——最后:蓝常密会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145章 接见宗喀巴(二)第1013章 离京坐船第146章 卡廷——反转第1525章 见面第1095章 更加疯狂的计划第1028章 最虚弱之时第106章 婚礼第682章 威信和武艺课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汉洲局势第632章 甘州城内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传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918章 对战程朱理学——结束第846章 安南士绅(二)番外3:分封制的变化第1493章 苏州惊变——狮子林的方向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667章 攻缅——受卓蒲勃第1736章 留下成功号第235章 做什么买卖第377章 两地的变故(三)第1095章 更加疯狂的计划第217章 为何读书第479章 科举(完)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289章 生擒第808章 战安南——商议第294章 四国使臣第1537章 很想当一次月老第1271章 教子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688章 商议与后患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与自己的想法第671章 经纬西南——回师田地与佛第1685章 行刑第1531章 产业第626章 好马第100章 后续第1052章 最终决战——永明左卫第40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允熥及其他第504章 黄淮奏报第1422章 朱赞仪的遗嘱与十年前的诏书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785章 大案——发现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1288章 传授两门技术的缘故和西学课(六千字章节)第1780章 格致院视察——对张学熙的赏赐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番外18:一分两半的拂菻第1743章 神秘的汉人第434章 对于他们的处置第699章 说第243章 朝鲜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