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公分瘜肉竟是癌!50岁妇女定期筛检捡回一命
大肠癌是国人第二大常见癌症和第三大致命癌症,医师许钰铨16日表示,大肠癌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患者直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后检查发现,却已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定期筛检非常重要。(长安医院提供/陈淑芬台中传真)
大肠癌是国人第二大常见癌症和第三大致命癌症,医师许钰铨16日表示,大肠癌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患者直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后检查发现,却已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定期筛检非常重要。台中50岁林姓妇人定期筛检发现粪便潜血,经大肠内视镜检查有1.5公分瘜肉,经切片送验竟是原位癌,所幸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林妇因为在定期粪便潜血筛检中呈现阳性反应,到长安医院肝胆肠胃科就诊。医师许钰铨说,经询问病史及理学检查,患者并无异状,但阳性反应意味着大肠内可能存在瘜肉或肿瘤,经安排大肠内视镜检查,在乙状结肠处发现一个1.5公分瘜肉,经手术切除、切片送验,并安排后续回诊。
瘜肉切片病理报告在两周后出炉,确认为黏膜内腺癌(俗称大肠原位癌)。许钰铨说,经检查显示,术后瘜肉边缘无残存癌细胞,代表已清除干净,病患6个月后再接受大肠内视镜追踪即可。
许钰铨说,原位癌的细胞仅存在于表层黏膜,尚未侵入其他组织,只要及早发现、切除,就能避免后续的开刀、化疗等复杂治疗。因此,定期筛检非常重要,呼吁50岁以上的民众不要错过每2年一次的免费粪便潜血检查,尤其是有大肠癌家族史的民众,更应注意。
此外,许钰铨提醒,要维持均衡饮食,多摄取蔬菜水果,减少摄入高温油炸及红肉类食品,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都有助于降低大肠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