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挨轰宣扬台独 史观错乱

文化部耗资8600万元打造户外大型「歌仔音乐剧」《1624》,挨批内容争议多、史观错乱。(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为庆祝台南建城400周年,耗资8600万元与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长达1年、集结国内众多戏曲大咖,打造户外大型歌仔音乐剧《1624》。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痛批,该剧花费有层层猫腻,且内容争议多,直指台湾被殖民统治,却大肆庆祝,有史观错乱的问题。

文化部表示,《1624》从海洋史观出发,由西拉雅人、汉人、荷兰人、日本人共构多声部的历史视角,呈现台湾早于17世纪就已成为「世界史」的场所。剧本发展过程,邀请史学顾问吴密察、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翁佳音等人协助参与剧本拟定。

陈学圣强调,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南建城,是台湾第一次被殖民统治,被殖民者竟耗费大量公帑大肆庆祝,真不知台湾「主体性」何在?而剧中的滨田弥兵卫事件,被强调是台湾首次登上国际舞台,但台湾任列强宰割的事实,值得「引以为荣」吗?

立委高金素梅则痛批,在《1624》中看不到文化部对殖民历史的反省,这是对原住民族历史转型正义的挑战和破坏,根本就是在宣扬「台独理念」,花纳税钱去美化殖民者的罪行、去打造虚假的史观。

至于8600万经费,陈学圣表示,他翻遍预算书,找不到这笔预算科目,质疑是临时动支预备金或各单位凑出来,没按规定编列,没经过国会审查。

他指出,该案甚至采限制性招标,由高雄爱乐文化基金会执行。文化部理由是,国家两厅院、卫武营的意愿不高,高雄爱乐有承作意愿。

他痛批,2天烧光8000多万,只为服务意识型态,沦为政治正确的大拜拜宣传戏,许多优秀演员竟成跑龙套,演出费加总不到700万元;反观负责执行的高雄爱乐及梦中人文创公司却各领超过3000万元,真的很离谱。

文化部则表示,经费除幕前幕后500多位演出人事成本外,并涵盖筹备、排练与演出期间的硬软体、人员费用,3场演出现场观众计7万人次,线上观看逾62万人次,目前持续于YouTube频道播出,成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