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少年总「握拳狂打头」 竟是「高功能自闭症」未被诊断
▲医师指出,国内「神经多样性」族群多达数万人,但却很少被及时发现。(示意图/达志影像)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18岁的东东在2、3年前确诊「高功能自闭症类群障碍症」,常觉得自己脑子快爆炸,不断握拳用力敲打着自己头部,还多次用美工刀自残,手腕留下骇人的伤疤,所幸靠着情绪治疗,状况才终于好转。医师指出,该症状是一种脑神经发展性障碍,属于「神经多样性」范畴,目前欧美医界已将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候群等疾病列入。
国内神经内科权威、台湾认知功能促进协会理事长甄瑞兴分享该名案例,东东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高功能自闭症类群障碍症,不知如何是好,当时父亲担心儿子走到阳台跳楼,夜里将沙发靠背顶着儿子房门的喇叭锁,连续好几个月睡在门口,期间陪同就医,持续用药,接受心理咨商,但状况仍未获改善。
在东东父母束手无策之际,友人告知在美国行之多年的「荒野治疗」(Wilderness Therapy),父母决定将儿子送至美国,短短几年内花了一两千万元,幸好东东获得妥善治疗,即将成为大一新鲜人。
甄瑞兴说,1998年澳大利亚社会学家朱迪辛格提出「神经多样化」概念,近年愈来愈多学者认为「神经多样性」不应视为一种「疾病」或是「异常」,而是脑部发育比一般人还要慢,而家长也应有正确认知,小朋友不可能痊愈的,因为这是一种状况,而非疾病。
甄瑞兴进一步解释,「神经多样性」是指人脑与认知的特性,包括社交、学习、情绪、注意力、心理功能等,在社会行为、学习能力、注意力、心境与其他心理功能的多元性,台湾每年约有14万名新生儿,以较严格标准来看,估计「神经多样性」盛行率 2.5%,则每年约有3500名宝宝有特殊教育需求。
但甄瑞兴直言,近几年政府积极推展早疗,估计约有三分之一(1500人)接受早疗协助,其余2000人则被「漏接」,无法在正规教育体系下学习,往往在升上国中后成为家长、师长眼中的坏孩子,拒学、抽烟、参加帮派,或整天窝在家里,想不开时就自残,甚至自裁,造成了严重家庭及社会问题。
由于国内「神经多样性」族群多达数万人,但能像「东东」如此幸运者是少之又少,原因在于语言能力不佳以及绝大部分家长难以支付如此昂贵学费。对此,亚东医院也将在10月举办「2024年台湾青少年情绪障碍国际研讨会」,邀请美国专家分享「荒野治疗」及住宿型治疗中心的执行经验,希望未来有机会让此治疗模式本土化,提供众多国内家长更多的选择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