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技术路线图:203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过半
宋体">以六大总体目标为指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设立了产业总体发展里程碑。预计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占比达到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将实现氢动力转型,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延续了总体技术路线图+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框架,并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的“1+9”总体布局。
“预计到2035年,我国汽车年产销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绿色成为人们出行消费需求升级的主要方向。届时,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面转化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5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表示。
昨日(10月27日),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召开,李骏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并对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愿景与目标,以及技术路线等加以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
汽车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面向2035年提出六大目标
李骏开门见山地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硕果累累。当前,我国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持续下降;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动力电池技术和规模都进入世界前列,驱动电机与国外技术水平同步发展;自主品牌车企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持续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进入示范导入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基础依然是薄弱环节。”李骏直言,首先汽车研发用设计与模拟的软件平台、车规级计算芯片等基础软件、器件短板尚未补齐;其次高品质电工钢、非晶合金铁芯等关键材料尚待突破;第三是基础工艺尚有缺陷,影响技术创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实施;第四是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等关键部件对进口的依赖仍然严重,难以达到产业化水平。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了能源环境友好共生,安全高效智慧出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和谐健康汽车社会等四个方面的社会愿景;以及汽车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核心环节安全可控,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产业生态构建完成,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等五个产业愿景。
李骏表示,基于汽车技术发展的社会愿景和产业愿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提出面向2035年的六大总体目标。
第一,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峰,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第二,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第三,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基本成熟,产品大规模应用;第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汽车产业链;第五,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第六,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完善,原始创新水平具备全球引领能力。
以六大总体目标为指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设立了产业总体发展里程碑。李骏表示,预计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占比达到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将实现氢动力转型,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形成“1+9”总体布局 新能源车将成主流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延续了总体技术路线图+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框架,并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的“1+9”总体布局。
节能汽车领域,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的新车平均油耗要分别达到百公里4.6升、3.2升和2.0升。传统能源乘用车不含新能源汽车的新车平均油耗分别达到百公里5.6升、4.8升和4.0升。
新能源领域,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将占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2030年到2035年,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的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可达到100万辆左右,同时未来将从电堆基础材料、控制技术、储氢技术等方面实现根本的技术突破。
智能网联领域,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将切入市场;到2030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广泛应用;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将具备与其他交通参与物和其他车辆的混合运行。
技术领域,预计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总体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形成完整、自主、可控的动力电池产业链;电驱动系统产品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乘用车电机比功率达到7.0千瓦/千克,乘用车电机控制气功率达到70千瓦/升,纯电驱动系统比功率达到3.0千瓦/千克。
基础设施领域,预计到2035年将建成慢充桩接口达到1.5亿端以上,含自有桩及公用桩。公共快充端口含专用车辆域达到146万端,支撑1.5亿辆以上的车辆充电运行,同时实现城市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换电模式的大规模应用。
此外,到2035年,预计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35%;设备OEE接口综合效率比2020年提高10%,劳动生产率比2020年提高50%以上。
李骏表示,到2035年,我国将实现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产业完成智能化转型、产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形成有利于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建立综合性、立体化的人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