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长三角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 不低于66%
2035年长三角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66%。图为朱家角古镇。(人民视觉资料照)
澎湃新闻报导,上海21日举行长江三角洲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画新闻发布会,邀请大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画局、上海市规画资源局、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至2035年,长三角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66%、同时布局3处双一流大学校区。
示范区总规由沪苏浙两省一市共同组织编制,自然资源部全程指导,从2019年7月启动,到2023年2月获得大陆国务院批准,历时3年多,是中国跨省域统一规画管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创新成果,是首部经大陆国务院批准的跨省域法定国土空间规画,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画纲要(2021-2035年)》后,首部由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土空间规画。为其他地区编制和实施区域性国土空间规画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示范区总规共8章、65条,并包含了23张图集,58个近期重点专案。规画重点明确了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城乡布局、历史人文与特色风貌、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策略、管控底线和区域协同事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目标与战略。一是指导思想上,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二是目标定位上,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三是空间战略上,按照国土空间规画改革要求,凸出「四个坚持」。
第二,空间布局和规画策略。一是强化底线约束,锚固「三区三线」国土空间基底。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严格遵循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75%的原则,到2035年,规画建设用地总面积不高于164.7平方公里。
二是打破行政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强化核心带动,以虹桥商务区为发展动力核,以环淀山湖区域为创新绿核,建设世界级湖区,形成「两核、四带、五片」的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形成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的生态格局(即打造淀山湖、元荡生态绿心,建设太浦河、京杭运河两条清水绿廊,构建三条联通示范区主要湖荡的蓝色珠链)。
三是凸出生态绿色,全面落实「双碳」战略要求。到2035年,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66%。到203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22吨标准煤以下。
四是强化创新功能,构筑「研-学-产」共进的空间载体。推进国际性、开放型的研学机构落地,加快将示范区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示范区制造业与研发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为22%左右,产业基地内制造业用地占比不低于70%。
五是深化互联互通,打造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构建由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构成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强化示范区与虹桥枢纽的轨道链结,建设「轨道上的示范区」,力争实现水乡客厅至虹桥枢纽30分钟可达,至浦东机场90分钟可达。
六是强化优质共用,统筹推进公共服务高品质发展。到2035年,争取在示范区布局6处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布局3处双一流建设大学校区。
第三,规画实施保障。一是落实「一张图」全过程管理。二是实现规画土地一体化管理。建立建设用地流量计划、机动指标等「一个指标库」。统一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在两区一县现有规画建设用地总规模中各预留2平方公里(共约6平方公里。
三是推动示范项目建设。按照集中示范和分类示范两大类谋画近期示范专案。重点抓好「1+3」集中示范,两省一市共建一处水乡客厅,合力打造「江南庭院、水乡客厅」,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用的发展理念。在先行启动区内发挥三地优势,加快建设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等三处示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