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擎推动 中山区助力翻转西区
乡林将在台北市中山区新生北路、民权东路、民族东路与松江路之间,共11万坪土地,启动台北建城百年以来最大的都更案。(乡林提供/王莫昀台北传真)
乡林建设日前宣布将投入2200亿元,启动台北建城百年最大都更案,估计要拆迁1.1万户,推动11万坪中山区土地都更,加上一殡的拆迁,高力国际业主代表服务部董事黄舒卫表示,当嫌恶设施等影响房价的条件一一排除,又有都巿「新陈代谢」的机会,不但有助建案产品塑造,更可赢得消费者认同。这也意味,继台北双星后,中山区的蜕变,将成为另一个翻转西区的新引擎。
交通便捷 房价有望上冲
黄舒卫表示,回顾台北城巿发展,中山区与中正区是以前商业发展与公共建设的核心。与中正区不同的是,中山区商业氛围浓厚,中山北路上沿线更是许多传统股票发行公司的落脚地,且公司设立数也是最多的。区内捷运线之多,在台北巿也名列前茅,包括文湖线、淡水线、新芦线、松山线等都行经之处,前往台北车站、松山机场也很快,机能优异下,像日本等外籍人士若被派驻台北,大多落脚中山区。
过去几年除大直,在巿区并无重划区,国有地释出量也远低于大安、信义、中正等地,所以推案都靠都更为主,要改善区域风貌只能靠民间的力量,也因此,在台北巿蛋黄五区中,中山区是最晚有豪宅单价突破200万元的行政区。黄舒卫直言,就其公共建设、商业条件来说,房价相对委屈,未来透过大面积都更,确有迎头赶上、后发先至的机会。
值得注意是,除大面积都更外,中山区近来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一殡的拆迁,当嫌恶设施等影响房价因素一一被排除,又有都巿新陈代谢的机会,不但有助建商形塑产品,更可赢得消费者认同。
中山北路除是官道也是台一线,商业机能佳,当国宾饭店更新为住宅,成交单价即跳空、一举登上200万元大关。排除一殡这个包袱后,建商投资意愿增强,定会进一步推升周边老旧社区都更速度。
重金投资 估15年完成
对于推动台北建城以来最大都更案,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表示,计划起源区内整合了十多年的「乡林中山赋」,周边居民看到重建后,房价翻了2、3倍以上,纷纷开始询问如何加入更新,原本坚持不参与「乡林中山赋」都更的住户也后悔了,回过头来请乡林帮忙,加上品牌力挹注,成就了这项台北百年来最大都更案。
赖正镒指出,此案命名为「中山.新松町新城计划」,在中山区新生北路、民权东路、民族东路与松江路之间,范围横跨40多个街廓、共11万坪土地,预计投资2200亿元,将打造总楼地板面积逾60万坪的精品纯住宅区,会分为6阶段、15年完成,初估都更拆迁户数逾1.1万户,总销达1.4兆元。第一期的「吉林4案」预计2年左右推出,预期每坪单价在120至150万元间。
「这里为老城区,居民多属郭氏家族!」他透露,几乎手指向外指,多会有郭姓人家居所。
赖正镒说,他到过世界各国去考察,包含日本、大陆及美英法等先进国家很早就启动都更计划,不仅改变城市风貌,也可迎来国际级的宏观建筑规画,他希望让中山区能够成为台北市最重要的国际都更示范区。但是台北多数都更案坪数都不大,且建案点状分布,因未能作整体性的规画而显得凌乱,以都更案最多的中山区来看,多数都更案整合土地多在300至500坪左右,虽然地段优越,但受限于基地面积,在社区整体规画以及与周边环境串联方面几乎是没有,重建后只有自身建筑,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感觉很可惜。
他认为,信义区或大安区的大楼林立,大楼参差不齐,很多高达30几楼,不论是居住或走在街道,高密度的大楼让人压迫感十足,但这个区域在法令规定只能盖15楼左右,建筑物的天际线相近,户数也刚好,绝对是纯住区的优势。
他描绘擘划的「中山.新松町新城计划」,将全方位整合中山区的都市机能,除了便捷的快速道路与捷运之外,更具备休憩功能与艺文建设、一改过去小巷小弄的老旧印象,将导入国际级酒店的高规格与前瞻性落实到文化生活圈,并带入涵碧生活美学与建筑美学。
巿场人士指出,这项计划翻转原有零乱、老旧面貌,大面积更新,塑造一个新城区的概念,加上定位为精品宅,在资金潮纷纷回台下,区内发展后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