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能买上千张人脸照!央视揭AI黑产!真相远不止于此

(原标题:2元能买上千张人脸照!央视揭AI黑产!真相远不止于此)

新闻一出立刻引起一阵热议网友直呼“太可怕了”、“没有隐私而言”,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身图像信息泄露亲身经历

近年来,随着刷脸支付、人脸打卡等应用进入各种手机App及现实生活场景,背后的人脸信息泄露、人脸图像滥用、AI换脸等现象和黑产陆续被爆出,引起人们的担忧。尽管相关部门不断传出消息打击黑产,但仍然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AI技术神通,技术落入不法分子之手的代价就越惨烈。

一、5000张人脸照片不到10元

隐私暴露无遗

有人连忙分享出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爆料自己的朋友因为相信不法商给出的大学室友个人信息,和真的一模一样,而被骗了小10万元。

有人强烈呼吁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而且一并把那些类似“刷脸算命”等看起来漏洞百出的应用查一查

有人则从用户自身角度,给出了“定期清理头像相册”、“不在不同社交平台用相同昵称”等应对策略,提升自身防范素质,获得了大量点赞。

可见,随着AI进入广大老百姓们的生活,数据隐私担忧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一根“倒刺”。一旦有类似的事件爆发,就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刺激反应

二、套路利用非法获取的照片AI换脸,骗倒“人脸识别”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全球范围内AI技术的落地都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包括在美国总统大选、国际大牌亚马逊Ring家用摄像头设备使用等场景中都出现了数据隐私泄露、AI换脸造假等事件。(《亚马逊谷歌家用摄像头频频暴雷,看娃神器是怎么成了“恶魔之眼”?》、《美国总统竞选“假视频满天飞!人脸技术攻防战大起底》)

三、AI黑产技术门槛不高,产业链已十分完整

四、数据存储很关键,需要技术、法规等多管齐下

为了封堵漏洞,专家提出了分层授权、分布式存储的数字脱敏加密方式。同时,人脸识别应用行业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行业规范来应对风险。各运营方、技术开发方不能成为一个个孤岛,只求技术更迭,不注重隐私风险,需要更严格行业规范和法律监管

五、结语:人脸识别市场需要规范

2元可买上千张人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