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槽头肉后,预制菜板块低开高走,专家:需防范“劣币驱逐良币”

“3.15”曝光槽头肉后,预制菜板块低开高走,专家:需防范“劣币驱逐良币”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晚会中,一则关于某预制菜生产企业采用低劣品质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的报道再度将公众对预制菜产业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推向焦点。

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

除了以“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为代表的专注预制菜生产的专业企业之外,更有一系列涵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化企业纷纷竞逐这片新兴蓝海。

诸如涉足渔业养殖与加工的大湖股份、粮油巨头金龙鱼、知名餐饮品牌同庆楼、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大型连锁超市永辉超市,乃至传统老字号陶陶居等均在此赛道上崭露头角。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市场中共有103只预制菜概念股,其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也并非传统的食品加工类公司,而是拥有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化物流设备、高端冷冻冷藏设备等业务,可以为预制菜工厂提供技术支持的电器品牌——格力电器。

众多上下游企业的集体涌入预制菜赛道背后的逻辑在于,预制菜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迅猛发展的市场前景。

据《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到2026年有望超过10720亿元。

事实上,在今年春节期间,预制菜也掀起过一阵抢购热潮。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预制菜首次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有26.91%的受访用户选择购买预制菜作为年货。同期春节全国预制菜销售额约1307.53亿元,同比增长约43.6%,占全年的20%。而今年除夕不放假给了预制菜更大的发挥余地,据行业预测,2024年春节预制菜的销售还将再攀高峰。

专家:需防范预制菜“劣币驱逐良币”

一方面,预制菜产业确实在近几年的市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断掀起投资热潮,但与此同时,这一新兴产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频繁触动市场的敏感神经,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在“3·15”曝光槽头肉被做成预制菜后,许多股民也涌进拥有预制菜业务的上市公司股吧,纷纷担忧起预制菜板块的周一行情。

3月18日周一A股开盘后,预制菜板块正如股民预期般低开,并迅速领跌大盘。但盘中预制菜板块突然发力,完成低开高走行情。截至收盘,同花顺预制菜板块指数大幅拉升,涨幅达到1.25%,板块个股上涨家数达到85家。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近期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预制菜行业的投资回报前景确实可能变得更加不确定。这类事件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行业的信心下降,从而影响投资回报。

柏文喜强调,预制菜企业必须在生产和重建市场信心两方面双管齐下。具体而言,企业需在原材料筛选、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寻找并坚守平衡点,同时强化内部质量管理,提高透明度,并积极配合监管机构,以此来稳固并增强市场的信心。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则向潇湘晨报记者提出,预制菜行业亟需防范“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现象发生。

袁帅认为,构建行业自律机制至关重要。“这包括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行业内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化。此外,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也是关键。通过构建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可以保障整体行业的形象和声誉,促进预制菜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潇湘晨报记者郝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