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背后的信心、耐心和决心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5.2%的GDP增速成功占据话题榜“C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初步核算,2023年中国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去年初5%的预期目标。

殊为不易。多项综合指标呈现积极变化,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6.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2%、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

“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

评价2023年国民经济数据时,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用了这样一句话。他判断,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2023年,中国经济所处环境异常复杂,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内部周期性、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5.2%的增长绝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相反是来之不易甚至难能可贵的。

而在如此多变且充满挑战的情况下依然取得5.2%的成绩,恰恰证明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强劲韧性,仍能有效支撑、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开年半个月,政策已持续发力。PSL重新启动,再通过“麻辣粉”实现216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净投放,不仅释放了稳经济的耐心和决心,也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政策工具箱仍有不少牌。

数据背后是信心的修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市场经济的信心,本质是“预期”。预期稳了,扩大国内需求、优化供给结构才有着力点,外贸外资的提振才有基本盘,纽带坚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的压力将持续存在,CPI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价格低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

但市场足够大、韧性足够强、政策足够给力等强有力的现实,已经证明市场信心在逐渐修复,波浪和曲折是过程,前进和增长才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

放眼世界,横向对比,又能发现些新“门道”。康义说,2023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30%的贡献率,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另一种诠释,证明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这正是全球层面的“稳预期”。

“有欧洲朋友告诉我,要想领略阿尔卑斯山的雄浑壮阔,一定要把视野放宽,把目标投远。”李强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上说,看待中国经济也同样如此,只有我们打开视野的纵深,进行全景式的观察,才能做到客观和全面,才能看到整体和全貌,真正了解中国经济当下之情和长远之势。